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圣策(聖策)
對皇帝謀略或策書的尊稱。《漢書·元后傳》:“ 孝成皇帝 深惟宗廟之重,稱述陛下至德以承天序,圣策深遠,恩德至厚?!?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仰齒金璽,俯執(zhí)圣策,皇恩過隆,祗承怵惕?!?/div>
《漢語大詞典》:徽策
策書的美稱。宋書·武帝紀中:“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彫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此蓋播諸徽策,靡究其詳者也?!?/div>
分類:策書
《國語辭典》:策勛(策勛)  拼音:cè xūn
把功勛記錄在簡策上,且定其次第。《左傳?;腹辍罚骸阜补校嬗谧趶R;反行,飲至,舍爵策勛焉,禮也?!鼓铣?。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彊。」
《漢語大詞典》:金繩(金繩)
(1).黃金或其他金屬制的繩索。(1)用以編連策書。后漢書·方術傳序:“然神經(jīng)怪牒,玉策金繩,關扃于明靈之府,封縢于瑤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span id="5li2gkj" class="book">《南齊書·高帝紀上》:“披金繩而握天鏡,開玉匣而總地維?!?唐 楊炯 《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繩?!?span id="jbru0s5" class="book">《舊唐書·禮儀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繩連編玉簡為之?!?2)用于一般拴束。 唐 韓愈 《石鼓歌》:“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br />(2).佛經(jīng)謂 離垢國 用以分別界限的金制繩索。 唐 李白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王琦 注引《法華經(jīng)》:“國名 離垢 ,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證果》:“看金繩寶筏相招,何須慮永劫沉身不可撈?!?清 吳偉業(yè) 《贈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嵐光浮翠黛,塔勢界金繩?!?br />(3).借指地平線。 唐 劉長卿 《龍門八詠·退公龕》:“閒云隨錫杖,落日低金繩?!?康有為 《八月十四夜香港觀燈》詩:“空濛海月上金繩,又看秋宵 香港 燈。”
《漢語大詞典》:策免
帝王以策書免官。漢書·孔光傳:“后數(shù)月遂策免 光 ?!?span id="rng5k35" class="book">《后漢書·徐防傳》:“凡三公以災異策免,始自 防 也?!?span id="aulnimr" class="book">《舊唐書·張行成傳》:“策免之科,義乖罪己。”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公卿列侯,卒于位者,皆以印綬賜葬,致仕策免者,始上印綬?!?span id="khzdxzs"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六回:“臣聞古三公有因水旱策免,有不待策免而自行引退者?!?/div>
《國語辭典》:策命  拼音:cè mìng
除官授爵的命令。《周禮。春官。內(nèi)史》:「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三國志。卷六二。吳書。胡綜傳》:「凡自權統(tǒng)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也?!?/div>
《漢語大詞典》:朝策
朝廷的策書。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必效須臾之捷,以滅終身之愧,使名掛史筆,事列朝策。”
分類:朝廷策書
《漢語大詞典》:恭館(恭館)
古代帝王收藏策書之處。《文選·班固〈典引〉》:“啟恭館之金縢,御東序之秘寳,以流其占?!?蔡邕 注:“恭館,宗廟金縢之所在?!?/div>
《漢語大詞典》:賜策(賜策)
賜予策書。漢書·齊懷王劉閎傳:“ 齊懷王 閎 與 燕王 旦 、 廣陵王 胥 同日立,皆賜策,各以國土風俗申戒焉。”后漢書·鄧訓傳:“ 元興 元年, 和帝 以 訓 皇后之父,使謁者持節(jié)至 訓 墓,賜策追封,謚曰 平壽敬侯 。”
分類:賜予策書
《漢語大詞典》:印策
官印和授爵的策書。《陳書·高祖紀上》:“其以相國總百揆,除録尚書之號,上所假節(jié)侍中貂蟬、中書監(jiān)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綬、 義興公 印策?!?/div>
《漢語大詞典》:策拜
謂帝王以策書命官。 唐 康駢 劇談錄·命相日雨雹:“ 崔相國 、 豆盧相國 同日策拜?!?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宿直者,離家獨宿,人情所貴,其人初蒙策拜,故以此相處。”
《漢語大詞典》:策贈(策贈)
以策書封贈官爵謚號。漢書·孔光傳:“及 霸 薨,上素服臨弔者再,至賜東園祕器錢帛,策贈以列侯禮,諡曰 烈君 ?!?/div>
《漢語大詞典》:委策
指辭官不仕。策,策書,古代命官受爵的符信。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赫赫圣皇,仍獲其聘。委策辟國,守此玄靜?!?/div>
《漢語大詞典》:策戒
天子策書上的警戒之言。漢書·梁孝王劉武傳:“ 哀帝 建平 中, 立 復殺人,天子遣廷尉 賞 、大鴻臚 由 持節(jié)即訊,至,移書傅、相、中尉曰:‘王背策戒,誖暴妄行,連犯大辟,毒流吏民?!?顏師古 注:“初封時,策書有戒勅之言。”后漢書·清河孝王慶傳:“上遵策戒,下免悔咎?!?/div>
《漢語大詞典》:誥策(誥策)
誥令策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逮 明帝 秉哲,雅好文會,升儲御極,孳孳講藝,練情於誥策,振采於辭賦?!?/div>
分類: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