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1分類詞匯 12
《國語辭典》:帖子  拼音:tiě zi
1.應(yīng)酬的名片或書柬。《儒林外史》第四○回:「蕭云仙拿了一張紅帖子要武書開名字去拜?!埂独蠚堄斡洝返谒幕兀骸咐蠚堃幻娼胁璺縼斫o了挑盒子的四百錢,一面寫了個(gè)領(lǐng)謝帖子,送那人出去。」
2.布告、告示?!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五回:「我家店里后面一進(jìn),有六七間房子空著沒有用,前幾個(gè)月,就貼了一張招租的帖子?!?br />3.議親的庚帖?!毒┍就ㄋ仔≌f。西山一窟鬼》:「教授既是要這頭親事,卻問乾娘覓一個(gè)帖子?!挂沧鳌柑麅骸埂?/div>
《國語辭典》:封條(封條)  拼音:fēng tiáo
封閉房屋或器物的簽條?!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竷晒幼哌^船來,看見貼著『翰林院』的封條。」《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誰知門已鎖了,貼上一張正堂的封條,進(jìn)去不得?!挂卜Q為「封皮」。
《國語辭典》:燈謎(燈謎)  拼音:dēng mí
元宵節(jié)時(shí)黏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的謎語。有時(shí)亦貼在墻上或掛在繩子上,猜中者多可獲致獎(jiǎng)品?!都t樓夢(mèng)》第二二回:「忽然人報(bào),娘娘差人送出一個(gè)燈謎來,命你們大家猜。」亦稱「燈虎」、「文虎」。
《漢語大詞典》:系帶
主要用于捆扎包裝物的窄形織品(如粘貼在帶狀物之上的薄紙或紡織纖維)
海員吊床上的幾根系繩之一,可用它將吊床捆成一卷;泛指各種繩索
一種作為支持或限制用的連接性的膜皺襞(例如舌下面的)
將兩個(gè)邊(如服裝的或機(jī)器皮帶的)系結(jié)在一起的細(xì)索或線帶
《漢語大詞典》:封鎮(zhèn)(封鎮(zhèn))
粘貼符箓鎮(zhèn)魔驅(qū)邪。 漢 蔡邕 《廣東珠》:“臣聞目瞤耳鳴,近夫小戒也;狐鳴犬嗥,家人小妖也,猶忌慎動(dòng)作,封鎮(zhèn)書符,以防其禍?!?/div>
《漢語大詞典》:敷貼
敷布粘貼。例如:敷貼膏藥。
分類:粘貼
《國語辭典》:漿糊(漿糊)  拼音:jiāng hú
用番薯粉或太白粉所煮制而成的黏糊狀物,常用來黏接兩物品。
《漢語大詞典》:粘合
(1).粘貼膠合。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將光二字相連續(xù),將字只有上半,殆由鉤摹上石,紙本粘合,故不分晰耳?!?br />(2).引申為聚合。 沈從文 《如蕤集·生》:“有一圈沒事可做的閑人,皆為一件小小熱鬧粘合在那里。”
《國語辭典》:糨糊  拼音:jiàng hu
用面粉和水調(diào)成的糊狀物,用以黏物。也稱為「糨子」。
《漢語大詞典》:封簽(封簽)
粘貼在器物上表示封閉或封存的字條。《歧路燈》第六七回:“我方才過來見門兒鎖著,門屈戌上邊有你一個(gè)小紅封簽兒,自是閒房無用。我要賃下,住一家小人家兒。”
《漢語大詞典》:訪牌(訪牌)
舊時(shí)官府發(fā)出的粘貼有緝捕罪犯的公文的牌子。用作緝捕的憑證。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刑房拿出款單來,這單就黏在訪牌上。那訪牌上寫道:訪得 潘自業(yè) (即 潘三 )本市井姦棍……如此惡棍,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為此,牌仰該縣,即將本犯拿獲,嚴(yán)審究報(bào),以便按律治罪?!?span id="2a7b2nf" class="book">《九尾龜》第五十回:“當(dāng)下不露風(fēng)聲,密密的下了一個(gè)密札,給那馬路工程局的委員 李蘭生 ,札內(nèi)還附了一個(gè)訪牌,話頭説得十分厲害?!?/div>
《漢語大詞典》:面糊鬼
指紙牌。因?yàn)榧埮剖怯妹婧迟N而成的。鏡花緣第七四回:“你説這麪糊鬼令人恨不恨!教人氣不氣!再頑半天,我還氣成鼓脹病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