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7
典故
2
詞典
16
分類詞匯
5
其它
4
共2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典故
紫微天(又作:紫微)
紫微郎
詞典
紫微
紫微垣
紫微郎
紫微宮
杜紫微
紫微省
紫微令
秀出紫微
紫微斗數(shù)
紫微舍人
紫微降光
合在紫微
步歷紫微
典故
紫微天
紫微
《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居處部二·殿〉~25~
《德陽殿銘》曰: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則,弘誕彌光。大漢體天,承以德陽。崇弘高麗,苞受萬方。內(nèi)綜朝貢,外俟遐荒。
《昭明文選》第二十四卷·贈答·陸士衡·〈詩丙·答賈長淵〉~4~
祗承皇命,出納無違。往踐蕃朝,來步紫微。
典故
紫薇郎
紫微郎
薇垣
《全唐詩》卷四百二十二〈紫薇花〉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新唐書》卷四十七〈百官志二·中書省〉~2~
注:「武德三年,改內(nèi)書省曰中書省,內(nèi)書令曰中書令。龍朔元年,改中書省曰西臺,中書令曰右相。光宅元年,改中書省曰鳳閣,中書令曰內(nèi)史。開元元年,改中書省曰紫微省,中書令曰紫微令。天寶元年曰右相,至大歷五年,紫微侍郎乃復(fù)為中書侍郎?!?/span>
《國語辭典》:
紫微
拼音:
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天區(qū),不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終年可見,所以包含對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一。天道類》:「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也稱為「紫宮」。
分類:
紫微
帝王
紫微垣
帝王宮殿
王宮
宮殿
星官
官名
三垣
開元
元年
年改
中書省
紫微省
張載
《漢語大詞典》:
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國 古代為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若干顆恒星多少不等地組合起來,一組稱一個星官。眾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顆,分兩列,以北極為中樞,成屏藩狀。見 唐 丹元子
《步天歌》
。
《
史記·天官書
》
中亦有與之相當(dāng)?shù)男枪?,惟名稱、星數(shù)不同。
《
宋史·天文志二
》
:“紫微垣東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環(huán)列,翊衛(wèi)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div>
分類:
紫微垣
星官
官名
三垣
中國
認識
星辰
觀測
測天
天象
《漢語大詞典》:
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國 古代為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若干顆恒星多少不等地組合起來,一組稱一個星官。眾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顆,分兩列,以北極為中樞,成屏藩狀。見 唐 丹元子
《步天歌》
。
《
史記·天官書
》
中亦有與之相當(dāng)?shù)男枪?,惟名稱、星數(shù)不同。
《
宋史·天文志二
》
:“紫微垣東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環(huán)列,翊衛(wèi)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div>
分類:
紫微垣
星官
官名
三垣
中國
認識
星辰
觀測
測天
天象
《漢語大詞典》:
紫微郎
亦作“ 紫薇郎 ”。 唐 代中書舍人的別稱。 唐
白居易
《紫薇花》
詩:“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前蜀
韋莊
《寄右省李起居》
:“已向鴛行接雁行,便應(yīng)雙拜紫薇郎?!?清
趙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貽》
詩:“紫微郎剩白衣身,萬里從戎歷重譯?!眳⒁姟?紫微 ”。
分類:
中書舍人
《國語辭典》:
紫微
拼音:
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天區(qū),不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終年可見,所以包含對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一。天道類》:「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挂卜Q為「紫宮」。
分類:
紫微
帝王
紫微垣
帝王宮殿
王宮
宮殿
星官
官名
三垣
開元
元年
年改
中書省
紫微省
張載
《漢語大詞典》:
紫微宮
即紫微垣。
《
周書·武帝紀下
》
:“是夜,虹見於 晉州 城上,首向南,尾入紫微宮,長十餘丈。”
《水滸傳》
引首:“端的是 玉帝 差遣紫微宮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清
梁章鉅
《
歸田瑣記·洪文襄公
》
:“太白星與日爭光,流星入紫微宮……紫微宮者,人君之位,流星敢於突入,上天垂象,誠宜警惕。”參見“ 紫微垣 ”。
分類:
紫微垣
引首
《漢語大詞典》:
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國 古代為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若干顆恒星多少不等地組合起來,一組稱一個星官。眾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顆,分兩列,以北極為中樞,成屏藩狀。見 唐 丹元子
《步天歌》
。
《
史記·天官書
》
中亦有與之相當(dāng)?shù)男枪伲┟Q、星數(shù)不同。
《
宋史·天文志二
》
:“紫微垣東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環(huán)列,翊衛(wèi)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div>
分類:
紫微垣
星官
官名
三垣
中國
認識
星辰
觀測
測天
天象
《漢語大詞典》:
杜紫微
指 唐 杜牧 。 杜牧 曾官中書舍人, 唐 中書省又稱紫微省,故名。 唐
鄭谷
《高蟾先輩以詩筆相示抒成寄酬》
詩:“ 張生 故國三千里,知者唯應(yīng) 杜紫微 。”
分類:
杜牧
官中
中書舍人
中書省
紫微省
《漢語大詞典》:
紫微省
唐 開元 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義,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省中種紫薇花,故亦稱紫薇省。 宋
陸游
《寄張真父舍人》
詩之二:“天上紫微省,鶯花繞直廬?!?明
顧大典
《青衫記·劉白謁元》
:“紫薇省自直通宵, 未央宮 漫憶同朝?!眳㈤?span id="bhmes09" class="book">《
舊唐書·職官志二
》。
分類:
開元
元年
天文
紫微垣
中書省
紫微省
《漢語大詞典》:
紫微令
唐代中書令的別稱。
《
新唐書·百官志二
》
:“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姚崇 為紫微令?!?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初學(xué)記》卷十一“中書令”:“ 唐 初又為內(nèi)史令, 武德 三年復(fù)為中書令…… 開元 初改為紫微令,五年復(fù)舊?!?/div>
分類:
中書令
《分類字錦》:
秀出紫微
左貴嬪萬年公主誄:秀出紫微,日輝月朗。
《國語辭典》:
紫微斗數(shù)(紫微斗數(shù))
拼音:
zǐ wéi dǒu shù
一種算命方法。利用以紫微星為首的一百一十五顆星曜,代表各種不同意義,來闡釋人生命運萬千現(xiàn)象。紫微斗數(shù)的算命方法出于道家,最早記載于唐朝呂純陽所著的《后道藏經(jīng)》。
分類:
算命
紫微
為首
一百一
十五
《漢語大詞典》:
紫微舍人
唐 宋 中書舍人的別稱。 宋
范仲淹
《祭謝舍人文》
:“謹致祭于故紫微舍人 希深 謝公 之靈?!?宋
蔡絳
《
鐵圍山叢談
》
卷一:“有 孫宗鑑 者,時為紫微舍人。”
分類:
中書舍人
《分類字錦》:
紫微降光
抱樸子仲尼春秋成紫微降光
分類:
星
《分類字錦》:
合在紫微(合在紫微)
白居易
見于給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諸郎官詩因以戲贈詩
云彩誤居青瑣地,風(fēng)流合在紫微天。
分類:
風(fēng)流
《分類字錦》:
步歷紫微(步歷紫微)
李中
獻徐舍人詩
秩參金殿峻,步歷紫微深。
分類:
貴盛
《漢語大詞典》:
紫薇郎
見“ 紫微郎 ”。
《漢語大詞典》:
紫微郎
亦作“ 紫薇郎 ”。 唐 代中書舍人的別稱。 唐
白居易
《紫薇花》
詩:“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前蜀
韋莊
《寄右省李起居》
:“已向鴛行接雁行,便應(yīng)雙拜紫薇郎。” 清
趙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貽》
詩:“紫微郎剩白衣身,萬里從戎歷重譯?!眳⒁姟?紫微 ”。
分類:
中書舍人
《漢語大詞典》:
薇垣
(1). 唐 開元 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 元 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時常以薇垣稱相當(dāng)于中書省的中樞機構(gòu)或布政司。 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
:“昔年蘭省,已頒錦軸之榮;今日薇垣,又捧綸音之盛?!?清
趙翼
《戲為迭字體寄邵耐亭》
詩:“憶昔與君初結(jié)交,儤值薇垣情最密?!?br />(2).紫微垣的省稱。 明
王猷定
《軍山看日出》
詩:“長鯨鼓浪吼天門,北斗薇垣辨不得?!?清
吳偉業(yè)
《思陵長公主挽詩》
:“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div>
分類:
紫微垣
微垣
開元
元年
年改
改稱
中書省
紫微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