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52
詞典
11
分類詞匯
9
其它
32
共52,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詞典
維新
維新運動
維新政府
戊戌維新
咸與維新
明治維新
偽維新政府
維新圖強
鳳歷維新
昌歷維新
百日維新
分類詞匯
維新
霸府
長素
明醫(yī)
《國語辭典》:
維新(維新)
拼音:
wéi xīn
本指施行善政而新獲天命,主宰天下?!对娊?。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购笥靡灾父锍f法而行新政?!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否往泰來,共睹維新之化;上作下應,永臻丕乂之風?!?/div>
分類:
更新
維新
傳疏
舊法
推行
新政
《國語辭典》:
維新運動(維新運動)
拼音:
wéi xīn yùn dòng
革除舊有的弊端,推行新措施的運動。如清末的百日維新、日本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
分類:
改革
舊法
推行
新政
《漢語大詞典》:
維新政府(維新政府)
抗 日 戰(zhàn)爭初期, 日本 侵略軍占領 上海 、 南京 后組織的漢奸傀儡政權。參加的有 梁鴻志 、 溫宗堯 、 陳群 、 任援道 、 傅筱庵 等。1940年并入 汪 偽政權。
分類:
戰(zhàn)爭
日本
侵略
占領
上海
《高級漢語詞典》:
戊戌維新
拼音:
wù xū wéi xīn
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變法活動。亦稱“百日維新”,戊戌變法。改良派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工商業(yè)等。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維新派遭捕殺或逃亡國外。歷時僅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終于失敗
《漢語大詞典》:
咸與維新(咸與維新)
《
書·胤征
》
:“天吏逸德,烈於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惟新?!?孔 傳:“言其餘人,久染污俗,本無惡心,皆與更新。”后因以“咸與維新”謂對一切受惡習影響或犯罪的人都準予改過自新或革故圖新。 南朝 梁
沈約
《赦詔》
:“隆平之化,庶從茲始,宜播嘉惠,咸與維新,可大赦天下。”
《
舊唐書·昭宗紀
》
:“宜覃渙污之恩,俟此雍熙之慶,滌瑕盪垢,咸與維新?!?清
林則徐
《會奏銷化煙土已將及半情形折》
:“俾中外咸知震讋,從此洗心革面,庶幾咸與維新矣。” 魯迅
《吶喊·阿Q正傳》
:“這是咸與維新的時候了,所以他們便談得很投機?!?/div>
分類:
惡習
影響
犯罪
人都
準予
改過自新
《國語辭典》:
明治維新(明治維新)
拼音:
míng zhì wéi xīn
西元一八六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改年號為明治,德川幕府將大政歸還天皇。明治天皇自即位后,一八六九年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明治天皇在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xiàn)代化和西方化,史稱「明治維新」。對外方面曾借中日、日俄戰(zhàn)爭勝利,占領琉球、臺灣、澎湖、朝鮮及庫頁島南半等地。
分類:
明治維新
十月
年號
明治
公元
《國語辭典》:
偽維新政府(偽維新政府)
拼音:
wèi wéi xīn zhèng fǔ
抗戰(zhàn)期間,日本在中國所設偽組織之一,轄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及南京、上海二市,民國二十七年成立,梁鴻志為行政院長,二十九年取消。
分類:
抗戰(zhàn)
日本
中國
《國語辭典》:
維新圖強(維新圖強)
拼音:
wéi xīn tú qiáng
革舊布新,以謀求強盛。如:「公司在年后將發(fā)布新的人事命令,藉以維新圖強?!?/div>
分類:
布新
謀求
強盛
《分類字錦》:
鳳歷維新(鳳歷維新)
晏殊
元日詩
人正肇屆時多祜,鳳歷維新景載陽。
分類:
元日
《分類字錦》:
昌歷維新(昌歷維新)
李嶠上神龍皇帝冊文:鴻猷載肇,昌歷維新。
分類:
登極
《國語辭典》:
百日維新(百日維新)
拼音:
bǎi rì wéi xīn
清末自甲午戰(zhàn)敗后,中國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維新變法,其領導人物康有為以著書立論,發(fā)行中外公報主張變法,亦曾數(shù)次上書德宗,要求改革。其學生梁啟超則于上海主編時務報,鼓吹變法圖強。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詔變法,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反對變法,于是發(fā)動政變,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歷時僅一百零三天,故稱為「百日維新」。又因是年為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
分類:
戊戌變法
變法
因此
法從
頒布
布新
新政
失敗
《國語辭典》:
霸府
拼音:
bà fǔ
諸侯或藩王的府邸?!赌鲜?。卷一九。謝裕傳》:「明帝輔政,以為驃騎咨議,領記事,掌霸府文筆?!埂侗饼R書。卷三九。崔季舒?zhèn)鳌罚骸鸽m跡在魏朝,而心歸霸府。密謀大計,皆得預聞?!?/div>
分類:
日本
藩王
明治
藩臣
維新
掌握
政權
時勢
勢力
力強
強大
成王
王業(yè)
府署
《漢語大詞典》:
開府(開府)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
《
后漢書·董卓傳
》
:“ 傕 ( 李傕 )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jié)?!?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
:“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 宋
周煇
《清波別志》
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br />(2).指有權開府的官員。 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
詩:“清新 庾開府 ,俊逸 鮑參軍 。” 宋
周煇
《
清波雜志
》
卷九:“ 無咎 ( 晁無咎 )云:‘疑 宋開府 鐡石心腸?!?br />(3).特指 庾信 。 宋
歐陽修
《答判班孫待制見寄》
詩:“惟恨 江淹 才已盡,難酬 開府 句清新。”
(4).府兵軍職。 西魏 和 北周 時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
《
北史·李弼等傳論
》
、
《
新唐書·兵志
》
。
分類:
府兵
軍職
庾信
高級官員
開府
官員
西魏
三公
北周
大將軍
將軍
全國
成立
府署
《漢語大詞典》:
長素(長素)
(1).長年素食。 茹志鵑
《關大媽》
:“也從這時候起,她就吃了長素?!眳⒁姟?長齋 ”、“ 長蔬 ”。
(2). 中國 近代維新派領袖 康有為 的號。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 長素 亦知種族之必不可破,於是依違遷就以成其説。”
分類:
長年
中國
素食
維新
新派
領袖
康有為
近現(xiàn)代
《漢語大詞典》:
明醫(yī)(明醫(yī))
(1).通曉醫(yī)學。
《
遼史·蕭胡篤傳
》
:“曾祖 敵魯 ,明醫(yī)。人有疾,觀其形色即知病所在?!?br />(2).高明的醫(yī)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
:“書凡一卷, 金 易州 明醫(yī) 張元素 所著?!?span id="cbql53b"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十八回:“若請個明醫(yī)來看,或者還有救星,也不可知?!?br />(3). 清 末維新派提出的考試科目名。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科舉》
:“明醫(yī)一科,以能通全體學,識萬國藥方,知中西病名證治者為及格?!?/div>
分類:
通曉
高明
醫(yī)學
醫(yī)生
維新
新派
提出
考試
科目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