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牽車(牽車)
(1).即羊車。古代的一種以羊駕御的車。南齊書·輿服志:“漆畫牽車,御及皇太子所乘,即古之羊車也……今不駕羊,猶呼牽此車者為羊車云?!?span id="rj5e505" class="book">《魏書·吐谷渾傳》:“遣使通 劉義隆 求援…… 義隆 賜以牽車?!?span id="a5hvf2x" class="book">《南史·王華傳》:“ 華 出入乘牽車,從者不過兩三人以矯之?!?br />(2).水車。 清 黃六鴻 《?;萑珪そ甜B(yǎng)·修水利》:“若夫山壟之田,于下流筑大壩,寸寸而壅之,引以牽車,使不傷于大旱?!?/div>
《國語辭典》:羊車(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駕的小車?!稌x書。卷三一。后妃傳上。武悼楊皇后傳》:「時帝多內(nèi)寵,平吳之后復(fù)納孫皓宮人數(shù)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之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div>
《漢語大詞典》:三車(三車)
(1).佛教語。喻三乘。謂以羊車喻聲聞乘(小乘),以鹿車喻緣覺乘(中乘),以牛車喻菩薩乘(大乘)。見《法華經(jīng)·譬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 《緣覺聲聞合贊》:“誘以涅槃,救爾生老。肇元三車,翻乘一道?!?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 ,有時與我論三車。” 王琦 注:“三車,謂羊車、鹿車、牛車也……當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三車之所載有多寡,喻三乘諸賢圣道力之深淺耳?!?明 唐順之 《山行即事》詩:“相期 白社 里,共聽演三車。” 清 錢謙益 《仙壇唱和詩》之二:“《妙華》已悟三車法,臺教今為繼別宗?!眳⒁姟?三乘 ”。
(2). 唐 窺基 博通釋典,嘗至 太原 傳法,以三車自隨,前車載釋典,中車自乘,后車載妓仆食饌。路遇一老父點化,頓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為法相宗大師。見 宋 贊寧 《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詩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贈》詩:“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錢謙益 箋:“此詩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雙樹聽法,亦應(yīng)許我如 慈恩 三車自隨,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div>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xiàn)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洞蟪饲f嚴經(jīng)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游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div>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span id="yohm5wp" class="book">《西游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br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div>
《漢語大詞典》:三駕(三駕)
(1).三次興兵。《左傳·襄公九年》:“三駕而 楚 不能與爭?!?杜預(yù) 注:“三駕,三興師?!?br />(2).指 北魏 時皇帝外出的三種車駕;大駕、法駕、小駕。魏書·禮志四:“ 太祖 天興 二年,命禮官桾採古事,制三駕鹵簿。”北史·魏本紀:“﹝ 拓跋珪 ﹞始制三駕之法?!?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望專委博學(xué)之士,檢尋前代儀注及鹵簿,令於三駕諸仗內(nèi),參定今來乘輿出入名件而嚴設(shè)儀衛(wèi)之禁?!眳㈤?span id="9ybz5jt" class="book">《魏書·禮志四》。
(3).佛教以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稱三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六舟三駕,運載群生。”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四門幽闢,顧非相而遲迴;三駕晨嚴,臨有為而出頓?!?/div>
《漢語大詞典》:衛(wèi)玉(衛(wèi)玉)
晉 衛(wèi)玠 少時,風(fēng)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后名士 樂廣 嫁女于 衛(wèi)玠 ,時人有“婦公冰清,女婿玉潤”之語。事見晉書·衛(wèi)玠傳。后因以“衛(wèi)玉”為贊譽人文辭華美或風(fēng)姿秀異之典。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崔長史啟》:“鬱文條而擢彩,藻逸 潘 花。曄詞鋒而衒奇,光浮 衛(wèi) 玉?!?唐 黃滔 《祭先外舅》:“將仰止于 樂 冰,冀參差于 衛(wèi) 玉。”
《漢語大詞典》:牽子(牽子)
(1).車之一種,即羊車。隋書·禮儀志五:“羊車,一名輦,其上如軺。小兒衣青布袴褶,五辮髻,數(shù)人引之,時名羊車小史。 漢 氏或以人牽,或駕果下馬。 梁 貴賤通得乘之,名曰牽子?!眳⒁姟?牽車 ”。
(2).上眼皮上的疤痕。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二十:“這時候,一位年紀有三十來往,左眼皮上有個牽子的堂客,扎腳勒手,從后門進來?!痹ⅲ骸盃孔?,上眼皮上的疤痕?!?/div>
《漢語大詞典》:牽車(牽車)
(1).即羊車。古代的一種以羊駕御的車。南齊書·輿服志:“漆畫牽車,御及皇太子所乘,即古之羊車也……今不駕羊,猶呼牽此車者為羊車云?!?span id="8pgzvvy" class="book">《魏書·吐谷渾傳》:“遣使通 劉義隆 求援…… 義隆 賜以牽車?!?span id="8d5ppnv" class="book">《南史·王華傳》:“ 華 出入乘牽車,從者不過兩三人以矯之?!?br />(2).水車。 清 黃六鴻 《?;萑珪そ甜B(yǎng)·修水利》:“若夫山壟之田,于下流筑大壩,寸寸而壅之,引以牽車,使不傷于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