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字子淵,成都府雙流縣人。紹興三十年梁克家榜進士及第,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
全宋文·卷五四二一
宋若水(一一三一——一一八八),字子淵,雙流(今四川雙流)人。紹興三十年登進士第,主龍游、仁壽簿,知神泉、犍為縣。淳熙七年為太常主簿,歷國子監(jiān)丞、太常博士、吏部兵部考功郎官。十年,除秘書丞,復(fù)提舉江東常平,湖南提點刑獄公事。十五年,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旋卒,年五十八。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三《運判宋公墓志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二、二一之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2 【介紹】: 宋延安人,字子師。韓世忠子。歷官將作監(jiān)丞,知嚴(yán)州、臨安府。孝宗淳熙二年,以敷文閣待制知平江府,有士人持吏短長,投狀以占能否,彥古洞察其狀系屬吏所為,捕而杖之,人皆服其神明。官至戶部尚書。
全宋詩
韓彥古(?~一一九二),字子師(《癸辛雜志》前集),延安(今屬陜西)人。世忠第四子(《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七)。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直秘閣(同上書卷一五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以居家不檢,由知嚴(yán)州罷,奉祠(《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一四)。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平江府。五年,以凌辱官吏,送臨江軍居住(同上書職官七二之五)。九年,再奉祠(同上書職官七二之三六)。光宗紹興三年卒(同上書職官七三之一○)。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韓彥古(?——一一九二),字子師,延安府(治今陜西延安)人,世忠第四子。歷官將作監(jiān)丞、太府寺丞、權(quán)大理少卿,知婺州、嚴(yán)州、平江府、臨安府,終敷文閣待制、戶部尚書,紹熙三年卒。見《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水心先生文集》卷二八《祭韓子師尚書文》,《咸淳臨安志》卷四七,《宋會要輯稿》禮一二之五、食貨六四之七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5—1218 【介紹】: 宋宗室,字安卿。初調(diào)溧陽尉,累官知興國軍。所至以懲奸革弊為務(wù)。遷湖南運判,招降瑤族起事首領(lǐng)羅孟傳。知紹興府,筑捍海石塘,歲旱,舉緡錢四十萬以助荒政,民賴以濟。改知太平州,終江西轉(zhuǎn)運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英仲。孝宗乾道八年進士。淳熙末召為國子監(jiān)簿。光宗立,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講。遷軍器少監(jiān),出使江東。寧宗朝歷起居舍人,除侍講。嘗講《尚書·無逸篇》,喻小人在朝君子在野之意,為孝宗所嘉。未幾卒。
全宋詩
陳士楚(?~一一九五),字英仲,莆田(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調(diào)臨江軍戶曹參軍,攝知新喻縣,調(diào)侯官縣。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為樞密院編修官。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權(quán)孝功郎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之四二),兼嘉王府直講。歷軍器少監(jiān),提舉江南東路茶鹽。寧宗慶元元年,召為起居舍人兼侍講(同上書職官六之七一),尋卒。明弘治《興化府志》卷三四有傳。
全宋文·卷六二一二
陳士楚,字英仲,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早從林光朝學(xué)。乾道八年進士及第。淳熙末,為國子監(jiān)簿。紹熙中,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講,樞密院編修官,權(quán)考功郎、江東提舉,吏部郎官。慶元初官起居舍人兼侍講。見《永樂大典》卷三一五五引《氏族類稿》,《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七一、選舉二二之九、食貨六八之九五,《止齋集》卷一七,《萬姓統(tǒng)譜》卷一八,《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7—1213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退翁,號退齋。劉夙子。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知臨川縣,入為太常寺丞。時韓侂胄為相,使彌正行兩淮議用鐵錢,返極議其非,侂胄怒而不聽。官終吏部侍郎。有《退齋遺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0—1219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履常。趙汝愚長子。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歷官監(jiān)饒州贍軍酒庫、撫州軍事推官、江西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等。因父被貶死,闔門自處數(shù)年。父追復(fù)故官,起知南昌縣。改監(jiān)都進奏院,請昭雪父冤,改正誣史。出知江州,蠲和糴,修陂塘。提舉江西常平兼權(quán)隆興府事,修復(fù)養(yǎng)濟院,更張社倉。官至直秘閣、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
全宋文·卷六七○三
趙崇憲(一一六○——一二一九),字履常,居馀干(今江西余干西北),汝愚長子。淳熙八年以取應(yīng)對策第一,越三年擢甲科,為保義郎、監(jiān)饒州贍軍酒庫,累官江西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父貶死,闔門自處。父復(fù)故官職,起知南昌縣,升藉田令,改監(jiān)行在都進奏院。歷秘書郎、考功郎,出知江州。提舉江西常平兼權(quán)隆興府及帥漕司事,遷轉(zhuǎn)運判官仍兼帥事,以直秘閣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嘉定十二年卒,年六十。見真德秀《趙華文墓志銘》(《真文忠公集》卷四四)、《宋史》卷三九二《趙汝愚傳》附《趙崇憲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6 【介紹】: 宋溫州樂清人,字立之。王十朋子。由太學(xué)以恩補承務(wù)郎。累官知黎州,平定邊亂。移知常州,以明義、厚俗、省爭訟為本。后為江東轉(zhuǎn)運判官。凡居官遇事有法理不順者,皆直前疏治,面折無諱,以果敢激烈稱。
全宋文·卷六三九四
王聞禮,字立之,溫州樂清(今浙江樂清)人,十朋子。以父恩補承務(wù)郎,監(jiān)湖州烏青鎮(zhèn),徙泉州惠安丞。辟為四川鈐轄干官兼制司,再辟機宜文字。歷知常州、德安府。改太府丞,除考功郎。出任江東轉(zhuǎn)運判官。加直秘閣,提舉沖佑觀。開禧二年六月以疾卒。見葉適《運使直閣郎中王公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一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0—1217 【介紹】: 宋隆州井研人,字貫之,一字仲貫。李舜臣子。寧宗慶元二年進士。為蓬州教授。吳曦叛宋,拒降,棄官歸。嘉定初,歷太學(xué)博士、著作郎,憤賄賂成風(fēng),求補外。知真州,除提舉江東路常平茶鹽公事,攝宣州守,嚴(yán)劾貪吏,言楮鈔之弊、賦斂之苦,行社倉法。入為兵部郎官,復(fù)出知果州,道卒于九江。謚文節(jié)。研二程朱熹之學(xué)。有《江東十考》。
全宋詩
李道傳(一一七○~一二一七),字貫之,井研(今屬四川)人。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進士,調(diào)利州司戶參軍。秩滿,移蓬州教授。嘉定二年(一二○九)召為太學(xué)博士,累遷著作郎。六年,知真州。七年,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入為兵部郎官。十年,出知果州,道死九江,年四十八。事見《勉齋集》卷三八《知果州李兵部墓志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六有傳。
全宋文·卷六九三七
李道傳(一一七○——一二一七),字貫之,一字仲貫,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心傳仲弟。慶元二年進士,調(diào)利州司戶參軍。開禧間吳曦欲叛,道傳以義折其黨,竟棄官歸。嘉定初召為太學(xué)博士,歷秘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進對論廢除偽學(xué)之禁,言頗激烈。出知真州,徙宣州,多有治績。嘉定十年赴果州任,至九江得疾卒,年四十八。著有《江東十考》等,其家裒其遺稿定為五十卷。見黃干《知果州李兵部墓志銘》(《勉齋集》卷三八),《宋史》卷四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三山人,字巖老,號白石。孝宗乾道五年進士。寧宗嘉定中累官直秘閣、知靜江府。工詩,時人與姜白石并稱,號“雙白石”。有《白石叢稿》。
全宋詩
黃景說,字巖老,號白石,福州閩清(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主管官告院(《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三)。嘉泰四年(一二○四),除秘書丞。開禧元年(一二○五),為廣東運判。嘉定元年(一二○八)知靜江府(清雍正《廣西通志》卷五一)。三年,召為國史院編修兼軍器監(jiān)丞。與姜白石并稱,有《白石叢稿》(《緣督集》卷一八《白石叢稿序》),已佚。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6—1236 【介紹】: 宋臨安于潛人,字舜俞,號平齋。寧宗嘉泰二年進士。薦歷成都通判。累官監(jiān)察御史,上書理宗,請權(quán)歸人主,政出中書。劾罷樞密使薛極及其他得罪清議者,朝綱大振。擢殿中侍御史,遷吏部侍郎、給事中。史嵩之入相,進刑部尚書,拜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卒謚忠文。有《平齋集》、《春秋說》等。
全宋詩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號平齋,于潛(今屬浙江)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士,授如皋簿。繼中教官,調(diào)饒州教授。崔與之帥淮東,辟置幕府。后隨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龍州。理宗朝,召為秘書郎,以言事忤史彌遠(yuǎn),罷。彌遠(yuǎn)死,以禮部員外郎召,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給事中。官至刑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傳?!『樽少缭?,以《四部叢刊》影印宋刻《平齋文集》為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語口號、帖子詞等及從《詩淵》等書輯得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六九八四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號平齋,臨安府于潛(今浙江臨安西)人。嘉定二年中進士第,授如皋主簿,歷饒州教授、南外宗學(xué)教授。嘗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直院莊夏舉自代。出為淮東幕僚,歷成都通判、知龍州。入朝,為秘書郎,遷金部員外郎。直言政事,忤權(quán)臣史彌遠(yuǎn)意,罷職而歸。彌遠(yuǎn)死,召拜監(jiān)察御史。力請權(quán)歸人主,政出中書,復(fù)劾罷樞密使薛極等,一時朝綱大振。端平初,擢殿中侍御史,遷中書舍人,俄兼直學(xué)士院,復(fù)遷吏部侍郎、給事中,進刑部尚書,拜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三年卒,年六十一,謚忠文。著有《春秋說》三十卷(存)、《平齋文集》三十二卷(存)、《兩漢詔令》(存)。見《宋史》卷四○六本傳,《咸淳臨安志》卷六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六一
丁端祖,字夢閒,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治《》經(jīng),登紹熙四年進士第。開禧三年監(jiān)榷貨務(wù)都茶場。累官秘書丞,嘉定四年知秘書省著作郎兼權(quán)尚左郎,出知蘄州。九年,任考功郎中。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之一○○、選舉二一之一○、選舉二一之一四,《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宋史》卷八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嗣古,宜春(今屬江西)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除秘書省正字,嘉泰元年(一二○一)遷著作佐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三年為起居舍人(以上《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四年,充賀金生辰副使。嘉定二年(一二○九),由知泉州任罷,六年,由知安慶府任罷(以上《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三四、七四之三三、七五之二)。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衡州,尋除湖南路轉(zhuǎn)運判官(《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圖經(jīng)志》)。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張嗣古,字敏則,本貫寧州真寧(今陜西正寧西南)人,南渡后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紹熙元年進士。慶元、嘉泰間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嘉泰三年擢起居舍人。嗣古乃韓侂胄姻親,而不附韓侂胄;及史彌遠(yuǎn)專政,又自甘屏退。嘉定初為福建提刑,歷知泉州、安慶府、建康府。端平初為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以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三三、七五之三八,選舉二一之七,方域三之二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吳郡志》卷一一,《平齋文集》卷一九、二○,《西山文集》卷一七,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及所撰諸文署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敘州宣化人,字季與,一字希穎,號滄洲。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歷知崇寧縣、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遷秘書少監(jiān),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官至權(quán)刑部尚書。立朝剛正,奏論時政得失,先后忤宰相史嵩之、鄭清之,屢被排擠。為文有才氣,著述多散佚,今存《滄洲塵缶編》。
全宋詩
程公許(一一八二~?),字季與,一字希穎,人稱滄洲先生(《恥堂存稿》卷五《滄洲先生奏議序》)。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寄籍?dāng)⒅菪ń袼拇ㄒ速e西北)。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歷華陽尉,綿州教授,知崇寧縣,通判簡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遷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遷秘書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著作佐郎召,兼權(quán)尚書左郎官,累遷將作少監(jiān),兼國史館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遷秘書少監(jiān),兼直學(xué)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薦,召拜宗正少卿,為權(quán)倖所格,退處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學(xué)士院,累官中書舍人,禮部侍郎。鄭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寶慶府改建設(shè)廳記》),官終權(quán)刑部尚書,卒年七十馀。有《塵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滄洲塵缶編》十四卷,其中詩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傳?!〕坦S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殘本《永樂大典》。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十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三六
程公許(一一八二——?),字季與,一字希潁,號滄洲,敘州宣化(今四川宜賓西北)人,一云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定四年進士。歷任華陽縣尉,知崇寧縣,通判簡州、施州。端平初授大理司直,遷太常博士,歷尚左郎官兼直舍人院,遷著作郎。淳祐元年遷秘書少監(jiān),拜太常少卿,為言者論罷,知袁州。召為宗正少卿,遷起居舍人。累官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忤鄭清之,退居湖州。起知婺州,權(quán)刑部尚書,授寶章閣學(xué)士、知隆興府。卒,贈宣奉大夫。有《塵缶文集》?!?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4—1251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元邃。王晞亮曾孫。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授潮陽尉,歷知梅州、肇慶府,有治績。進考功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嘗論太學(xué)文體冗繁,宜以變之,為理宗所納。后以風(fēng)聞去職,需次汀州卒。
全宋詩
王太沖(一一八四~一二五一),字元邃,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歷潮陽尉,湖北、浙東提刑檢法官,知梅州、肇慶府,官至禮部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理宗寶祐十一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五《禮部王郎中墓志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二
滕強恕,字仁伯,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登紹熙四年進士第二。嘉定間歷秘書郎、著作郎、軍器少監(jiān)、宗正少卿。出知袁州,造平政橋,置州儲倉。秩滿,除江西轉(zhuǎn)運判官。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正德《袁州府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