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耳目聰明(耳目聰明)  拼音:ěr mù cōng míng
形容腦筋靈敏,聽覺既好,視力也強(qiáng)?!肚f子。知北游》:「思慮恂達(dá),耳目聰明。」《戰(zhàn)國策。秦策三》:「夫人生手足堅(jiān)強(qiáng),耳目聰明圣知,豈非士之所愿與?」也作「耳聰目明」。
《國語辭典》:耳目昏?! ?span id="lbnjjth" class='label'>拼音:ěr mù hūn xuàn
耳朵聽不清,頭昏眼花。形容感覺昏亂?;?。如:「她從懸崖上探身俯看,感到耳目昏眩,連忙閉目縮身?!?/div>
《國語辭典》:耳目之欲  拼音:ěr mù zhī yù
耳朵所欲聞,眼睛所欲見。指對聲色的欲望。《文選。枚乘。七發(fā)》:「縱耳目之欲,恣支體之安者,傷血脈之和。」《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務(wù)快耳目之欲,以茍容為度?!?/div>
《分類字錦》:耳目開覺(耳目開覺)
左思魏都賦世業(yè)之所日用耳目之所開覺注謂樂以防淫和元?dú)饪梢蚤_發(fā)耳目之聰明也
分類:作樂
《分類字錦》:耳目咸革
王起賀登極表鼓萬物而耳目咸革感人心而天下太平
分類:卦名
《國語辭典》:耳目一新  拼音:ěr mù yī xīn
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所見所聞都有一種新奇、清新的感覺?!端逄蒲萘x》第七三回:「立心既異,亦覺耳目一新,在宇宙中雖不能多,亦不可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六回:「雖不是甚么心曠神怡的事情,也可以算得耳目一新的了?!?/div>
分類:視聽新鮮
《漢語大詞典》:豁人耳目
開擴(kuò)眼界,使耳目清新。 王國維 人間詞話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國語辭典》:股肱耳目  拼音:gǔ gōng ěr mù
比喻得力的助手。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出:「作股肱耳目,豈敢邊用。」
《國語辭典》:避人耳目  拼音:bì rén ěr mù
隱藏起來,避免引起別人的注意。如:「他長久不露面,必定是有意避人耳目!」
《分類字錦》:澄清耳目
許敬宗小池賦:足以澡瑩心神,澄清耳目。
分類:
《分類字錦》:驚動耳目(驚動耳目)
見上注。
分類:游覽
《漢語大詞典》:亂人耳目
指故意去迷惑人。例如:我倒疑惑那是吳蓀甫他們故意造的謠言,亂人耳目!——茅盾《子夜》
《國語辭典》:聰明(聰明)  拼音:cōng míng
1.耳目敏捷。如:「那老翁年逾七旬,仍是耳目聰明,真是令人羨慕。」
2.天資靈敏,理解力高,心思細(xì)巧。《三國演義》第三回:「今上雖幼,聰明仁智,并無分毫過失?!埂都t樓夢》第五回:「惟嫡孫寶玉一人,秉性乖張,生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div>
《漢語大詞典》:觀聽(觀聽)
(1).看和聽。 漢 揚(yáng)雄 《太玄·釋》:“次二,動于響景。測曰:動于響景,不足觀聽也?!?清 厲鶚 《三月十三日游清華寺》詩:“置身萬松顛,心曠肅觀聽?!?br />(2).專指聽。后漢書·馬援傳:“﹝ 援 ﹞閑於進(jìn)對,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 三輔 長者,下至閭里少年,皆可觀聽?!?br />(3).借指耳目。 清 唐甄 潛書·權(quán)實(shí):“譬之優(yōu)偶之戲,衣冠言貌,陳事辨理,無不合度,而豈其實(shí)哉!以娛人觀聽也?!?br />(4).看到和聽到的;看的和聽的人。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觀聽不參則誠不聞,聽有門戶則臣壅塞?!?晉 左思 《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fēng)流雨散,漫乎數(shù)百里間,斯蓋宅土之所安樂,觀聽之所踴躍也?!?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變革因循,號令必信,使海內(nèi)觀聽,莫不震動?!?span id="bnz7jtd" class="book">《好逑傳》第十八回:“行查若此,似無可議;但縣臣后任,只係耳聞,未經(jīng)目擊,不足服觀聽之心,一時難以定罪?!?br />(5).引申為輿論。后漢書·陰識傳:“富貴有極,人當(dāng)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 宋 蘇軾 《賀楊龍圖啟》:“伏審新改直職,擢司諫垣,傳聞邇遐,竦動觀聽。”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徒以尊事 孔子 ,奉行儒術(shù),崇飾觀聽,斯乃不得已而為之。”
分類:耳目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