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子順(1510年—1565年),字聚甫,號褡庵,直隸德州衛(wèi)官籍河南唐縣人。先世姓陳,始祖某明初以軍功授德州右衛(wèi)副千戶,至曾祖陳紀(jì)入贅德州衛(wèi)千戶張純家,遂改姓張。嘉靖癸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進(jìn)士。二十六年授戶部主事,二十八年督蘇州漕運(yùn),次年北虜入寇京師,奉命赴邊關(guān)犒賞。三年滿考,進(jìn)階承德郎,督餉太原。三十二年升潞安府知府,擢密云兵備副使,三十九年十二月與密云管糧戶部郎中劉廓互行攻訐,二人俱逮下錦衣衛(wèi)詔獄,坐奏事詐不以實(shí),俱黜為民。嘉靖四十四年卒于家,享年五十六。

人物簡介

維基
高克謙(1513年—1573年),字廷益,號聚川,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灶籍。治《詩經(jīng)》,正月初十日生,行二十五,由國子生中式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四十四名,年四十三歲中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三百一十一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隆慶元年(1567年)十二月授工部屯田司主事,提督易州山廠,三年十二月升員外,四年八月升山東僉事,六年九月調(diào)廣西左江道,萬歷元年(1573年)十二月卒。
李景萃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景萃(1523年—?),字德聚,直隸順德府任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聯(lián)捷丁未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七名,登第二甲第七十五名進(jìn)士。初授戶部主事,歷升郎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任浙江杭州府知府。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晉陜西布政司參政,四十年十二月丁父憂,四十一年正月考察以貪酷黜職。
周聚星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周聚星,字文卿,浙江金華府永康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二甲第五十六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8—1581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汝海,號聚所。鄒守益孫,鄒善子。隆慶五年進(jìn)士。歷刑部員外郎。張居正方禁講學(xué),德涵求友愈急。出為河南僉事,為御史所劾,貶秩歸。德涵師事耿定理,發(fā)憤深思,自覺有得,以悟?yàn)樽?,變其祖及父所傳陽明之學(xué)。有《鄒聚所文集》。
維基
鄒德涵(1538年—1581年),字汝海,號聚所,江西吉安府安??h人,民籍,陽明學(xué)者。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九十四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會試第二十八名,二甲第七十五名進(jìn)士。歷官刑部山西司署員外郎,萬歷四年(1576年)九月出為河南僉事,為御史劾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jìn)人,字伯明,號聚岡。貢生。隆慶中,知善化縣。捐俸筑邑南堤,人稱陸公堤。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一二
袁應(yīng)文,字仲奎。一字聚霞。東莞人。明神宗萬歷元年(一五七三)舉人,授福建沙縣知縣,擢御史,出為貴州僉事,歷仕貴州按察使。年八十二卒。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漢陽人,字仲默,一字因應(yīng)。萬歷二十九年進(jìn)士。授績溪知縣,調(diào)吳江,為官頗貪虐。升刑部主事,坐事革職閑住。天啟間起順天府丞,升府尹。觸怒魏忠賢,奪職歸。崇禎時累薦不起。卒年七十五。有《勿忘集》、《與還齋稿》、《聞見錄》。
維基
秦聚奎(1553年—1627年),字仲默,湖廣漢陽府漢陽縣人。萬歷二十九年辛丑科進(jìn)士,授江西績溪縣知縣,調(diào)吳江,入為刑部山西司主事。萬歷三十八年大計京官,吏部尚書孫丕揚(yáng)黜落祭酒湯賓尹、諭德顧天埈為首的宣黨、昆黨多人,其黨大嘩。于是刑部主事秦聚奎力攻丕揚(yáng),為賓尹等人分辯。孫丕揚(yáng)因發(fā)聚奎前知績溪、吳江時貪虐狀,遂被革職閑住。熹宗時起授順天府府丞,升府尹。魏忠賢子魏良弼封侯開府,欲廣其居。秦聚奎抗疏不予其他。魏忠賢怒,奪職罷歸。天啟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后,征為太常寺卿,未赴任卒。卒年七十五。有《勿忘集》、《與還齋稿》、《聞見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蘭溪人,字敬輿。萬歷十一年進(jìn)士。授浮梁知縣。官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有《兩浙名賢錄》、《國朝典匯》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敬輿,蘭溪人。萬歷癸未進(jìn)士,歷知浮梁吉水二縣擢禮科給事中出為山東提學(xué)副使歷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贈右副都御史
維基
徐學(xué)聚(1556年—?),字敬輿,號石樓,浙江蘭溪人,同進(jìn)士出身。嘉靖三?五年(1556年)年?。工部屯田司郎中徐用光之子。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七名,后參加會試第九十九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授江西浮梁縣知縣,調(diào)吉水縣,十七年十月擢禮科給事中,十九年二月出任湖廣按察司僉事,二十一年十二月升江西左參議管糧,二十三年六月升山東提學(xué)副使,二十六年七月升本省右參政,二十八年三月升河南按察使、兵備汝南,二十九年四月升福建右布政使,三十二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地方,所到之處,皆有政績。萬歷三十年(1602年)七月,明神宗誤信稅使閻應(yīng)龍、張嶷妄言呂宋多產(chǎn)金銀,派海澄縣丞王時和、百戶干一成等人偕張嶷前往勘金,引起西班牙殖民者的恐懼,于次年大規(guī)模屠殺當(dāng)?shù)厝A人,先后死者二萬五千人。慘案發(fā)生后,徐學(xué)聚雖奉朝命移檄呂宋,數(shù)以擅殺罪,令送死者妻子歸,竟不能討。萬歷三?五年(1607年)二月南京科道糾拾,六月令回籍聽用,歸里不久卒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仙游人,字廷奎。萬歷十四年進(jìn)士。知信陽州,改調(diào)崖州,教化邊民,恩威并用,擢刑部員外郎。左遷贛州通判。捕殺水盜,保障民船通航。公余喜讀文史。以乞養(yǎng)歸。
維基
鄭瑞星(1557年—?),字廷奎,號聚井,福建興化府仙游縣人,民籍。癸酉鄉(xiāng)試八十七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九十二名,登二甲第三十名進(jìn)士。
李文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文奎,字聚五,福建侯官縣人。福建乙酉科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六十九名進(jìn)士。授東莞縣知縣,擢戶部主事,晉郎中。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任浙江杭州府知府。歷仕至廣東按察司副使、廣東右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5—1633 【介紹】: 明云南寧州人,字伯舉,號聚洲。萬歷二十九年進(jìn)士。由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進(jìn)工科。居諫垣四年,力持清議。巡廠庫,極言惜薪司官多之害。疏言時事,謂輔臣有三年未得一見帝者。又請罷礦稅,抨擊輔臣申時行等。忌者誣以奸贓,乃盡出其筐篋,置于國門,縱吏士簡括,慟哭辭朝而去。思宗即位,將召用,為尚書王永先所阻。乃流寓南京而卒。
維基
王元翰(1565年—1633年),字伯舉、橫空,號聚洲,云南寧州(今云南華寧縣)人。明代東林黨政治人物。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九月九午時出生,十四歲補(bǔ)諸生,二十四歲,中萬歷十六年戊子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jìn)士,選庶吉士。萬歷三十四年,任吏科給事中,升工科右,以敢言聞名,極言時政敗壞,他的奏疏寫道:“云南大害,莫甚于貢金、榷(征)稅二事。民不堪命,至殺稅使而征榷如故。貢金請減,反增益之。眾心憤怒……”“舉朝咸畏其口?!辟H為刑部檢校,后因皇帝不理政務(wù),遂罷去。天啟初年(1621年),由吏部尚書趙南星 奏起湖廣按察司知事,升任工部主事。時奸宦魏忠賢專權(quán),又遭罷免。崇禎元年恢復(fù)官職,不久病卒于白門。《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五
大奎,字子聚,號澹滄,嘉善人,萬歷初明經(jīng)官教授有澹滄集
喬若雯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8 【介紹】: 明真定府臨城人。萬歷四十七年進(jìn)士。授中書舍人,遷禮部主事。崇禎初出為兗州知府,在任剔除積弊,抑制豪強(qiáng)。以疾歸。崇禎十一年,清軍南下攻臨城,城陷,若雯端坐堂上,遂遇害。
維基
喬若雯(1578年—1638年),字章甫,直隸真定府趙州臨城縣人。生于萬歷六年戊寅二月初一日,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jìn)士,初授中書舍人,天啟五年遷禮部祠祭司主事,六年,以殿工敘升本司員外郎,加一級,仍管主事事。七年二月,送瑞王之國漢中。崇禎元年(1628年)復(fù)命,時廷臣爭擊魏忠賢黨,若雯亦兩疏劾兵部侍郎秦士文、御史張訥、智鋌,備列其傾邪狀,尋上《巨奸始禍?zhǔn)琛罚怨瘦o魏廣微罪惡滔天,致先帝冒桓靈之名,罪不下忠賢;其徒陳九疇、張訥、智鋌為鷹犬,專噬善類,罪不下彪虎,乞死者削其官階,生者投之荒裔,帝責(zé)其詆毀先帝,而九疇等下所司行遣。二年,調(diào)吏部稽勛司主事,調(diào)驗(yàn)封司,調(diào)考功司,調(diào)文選司,崇禎三年主考陜西,遷升考功司員外郎,秉銓政,無所瞻徇。四年出為兗州知府。至府,剔除積弊,豪猾斂手,尋以疾歸,士民遮道泣送。里居課子讀書,不預(yù)戶外事。撫按四舉地方人才,終不出。崇禎十一年冬,清軍南下入關(guān),畿輔諸郡悉被兵,失城四十有八,兵及臨城,同知縣蕭時勉繕守御諸務(wù),十二月初四日,城陷,若雯按劍端坐堂中以待,遂被害,同死者有太恭人高氏及庶母沈氏、弟若霞、子婦魏氏,以及內(nèi)外家人十六人,追贈太常寺少卿,謚曰“恭肅”,蔭一子入監(jiān)讀書,祀鄉(xiāng)賢。父喬璧星,字文見,號聚垣,官至四川巡撫。元配張氏(1578—1599),早卒,繼室李氏(1586—1647),封安人。子喬己百(1609—?),字百一,增生,秉家學(xué),有文章,與魏裔介交??滴跞荒曛h楊寬續(xù)修邑志,聘己百主稿,時年已八十有三。弟己千,亦知名。

人物簡介

維基
曹煃(1580年—?年),字在魯,號聚垣,河南南陽府新野縣人。丙午河南鄉(xiāng)試三十三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庚戌科會試二百八十八名,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四十年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因科考賄買案被御史凌漢翀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