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全部 7分類詞匯 7
《國語辭典》:末學(末學)  拼音:mò xué
1.沒有根底的膚淺學識。漢。張衡〈東京賦〉:「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弧箷x。范寧《春秋谷梁傳。序》:「釋《谷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购笠嘀钢螌W不求根本,學識淺薄之學者。《后漢書。卷三○上。蘇竟楊厚列傳。蘇竟》:「世之俗儒末學,醒醉不分,而稽論當世,疑誤視聽。」
2.后學。多用作自謙之詞。如:「得聞先生雅教,末學受益匪淺?!埂蛾悤>砣?。儒林列傳。沈不害》:「臣末學小生,詞無足算,輕獻瞽言,伏增悚惕?!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讀墨子〉:「余以為辯生于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說?!?br />3.非正統(tǒng)主流之學。《抱樸子。外篇。自敘》:「晚又學七尺宏趫,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學。知之譬如麟角鳳距,何必用之?」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七。九流緒論上》:「儒主傳統(tǒng)翼教而碩士名賢之訓附之,雜主飾治救偏而傍蹊末學之談附之?!?/div>
《國語辭典》:末學膚受(末學膚受)  拼音:mò xué fū shòu
學問不求根本,淺嘗即止,僅得皮毛。漢。張衡〈東京賦〉:「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弧?/div>
《國語辭典》:榛蕪(榛蕪)  拼音:zhēn wú
1.雜草叢生。晉。潘尼火賦〉:「榛蕪既除,九野謐清?!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262' target='_blank'>王勃 〈梓州飛烏縣。白鶴寺碑〉:「林院榛蕪,軒堂委寂?!?br />2.繁冗雜亂。唐。劉知幾《史通。卷九。煩省》:「夫論史之煩省者,但當要其事有妄載,苦于榛蕪,言有闕書,傷于簡略,斯則可矣?!?br />3.自謙之詞。唐。杜甫贈韋左丞丈濟〉詩:「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乖?。柳貫三月十日觀南安趙使君所藏書畫古器物〉詩:「南唐常侍六書學,凌轢斯邈開榛蕪?!?/div>
《漢語大詞典》:不揆
自謙之詞。不自量。 宋 岳飛 《御書屯田三事跋》:“用屯田以足兵食,誠不為難。臣不揆愿遲之歲月,敢以奉詔?!?元 白樸 《滿庭芳》詞序:“僕不揆狂斐,合三家奇句,試為一首,必有能辨之者。”
《漢語大詞典》:竭愚
自謙之詞。謂盡其愚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竭愚寫情,不飾其過,所以為信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樂恢傳》:“臣壽命垂盡,臨死竭愚,惟蒙留神?!?/div>
《國語辭典》:丑末(醜末)  拼音:chǒu mò
自稱鄙陋的謙詞?!赌鲜?。卷二三。王誕傳》:「天恩所覃,庸及丑末?!?/div>
《國語辭典》:不揣冒昧  拼音:bù chuǎi mào mèi
向人表示事前對自己行為是否得宜有欠考慮的謙辭?!段拿餍∈贰返谖灏嘶兀骸赣诮駮缘媚阈∥滔壬莻€大豪杰,所以不揣冒昧,請小翁在制軍的公子面上吹噓一二,兄弟就受惠于無窮了。」
《漢語大詞典》:不揆梼昧(不揆檮昧)
自謙之詞。謂不自量,愚昧無知。 晉 郭璞 《〈爾雅〉序》:“ 璞 不揆檮昧,少而習焉。” 邢昺 疏:“揆,度也。檮,謂檮杌無知之貌。昧,闇也。 郭氏 言己不度其無知闇昧,自少小而習此書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