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上德
(1).至德;盛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span id="figdvtm" class="book">《韓非子·解老》:“德盛之謂上德?!?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揚州牧表》:“自非上德橫乎天地,高績格於區(qū)宇,烈譽馥於一時,茂名鬱乎當(dāng)世者,豈有降今日而莫先哉!” 元 耶律楚材 《題萬壽碑陰》詩:“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br />(2).指帝德。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br />(3).借指帝王。 明 徐渭 《代被論乞免得溫旨謝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br />(4).崇尚德行。上,通“ 尚 ”。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dāng)身,故不以物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二月, 晉 郤縠 卒, 原軫 將中軍, 胥臣 佐下軍,上德也?!?span id="832vzwr" class="book">《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國語辭典》:南京  拼音:nán jīng
1.地名。位在江蘇省西南部。東有鐘山,西、北臨長江,依山面水,中間為秦淮河和長江的沖積平原,形勢險要。戰(zhàn)國時稱為「金陵」,三國時吳國于此建都,改稱為「建業(yè)」。后東晉、宋、齊、梁、陳皆以南京為首都,改稱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稱為「應(yīng)天府」。后明成祖遷都北京,以應(yīng)天府為南京,為「南京」名稱的由來。
2.城市名。參見「南京市」條。
《漢語大詞典》:元良
(1).大善,至德。書·太甲下:“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孔 傳:“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span id="wkcwt8u" class="book">《書·泰誓中》:“剝喪元良,賊虐諫輔。” 蔡沉 集傳:“元良, 微子 也;諫輔, 比干 也?!?span id="8hgvrgb" class="book">《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剝喪元良,凌辱神主?!?清 黃遵憲 《三哀詩·哀唐韨臣明經(jīng)》:“今當(dāng) 堯 舜 朝,益宜簡元良?!?董必武 《挽陳毅同志》詩:“久被病魔折,元良竟喪生?!?br />(2).太子的代稱。禮記·文王世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世子之謂也?!?南朝 梁 沈約 《立太子恩詔》:“元良之寄,有國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儲樹嫡,守器承祧。”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一:“ 太宗 以元良未立,雖意在 真宗 ,尚欲遍知諸子。”清史稿·世祖紀二:“元良儲嗣,不可久虛。朕子 玄燁 , 佟氏 所生,岐嶷穎慧,克承宗祧,茲立為皇太子。”
《漢語大詞典》:兩川(兩川)
東川 和 西川 的合稱。 唐肅宗 至德 二年, 劍南道 置 東川 、 西川 兩節(jié)度使,因有 兩川 之稱。 唐 白居易 《同夢得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詩:“ 兩川 風(fēng)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屬一家?!?宋 韓駒 《次韻參寥》:“君今振錫歸千頃,我亦收身入 兩川 ?!?span id="axfysni"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至今 兩川 風(fēng)俗,女人自小從師上學(xué),與男人一般讀書?!?/div>
《國語辭典》:含光  拼音:hán guāng
1.蘊藏光采。比喻人蘊含美德。東周戰(zhàn)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jié)h。崔瑗〈座右銘〉:「在涅貴不緇,曖曖內(nèi)含光?!?br />2.一把造于殷商的寶劍。相傳舞動時看不到劍,殺人時也一閃即逝,所以稱為「含光」。見《列子。湯問》。
《漢語大詞典》:仁形
至仁至德的象征。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騶虞承獻,素質(zhì)仁形?!?/div>
分類:至德象征
《漢語大詞典》:結(jié)綺閣(結(jié)綺閣)
南朝 陳后主 至德 二年,起 臨春 、 結(jié)綺 、 望仙 三閣,閣高數(shù)丈,并數(shù)十間,窗牖、壁帶之類皆以沉檀香木為之,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窮極奢華,近古所未有。 后主 自居 臨春閣 , 張貴妃 居 結(jié)綺閣 , 龔 孔 二貴嬪居 望仙閣 ,并復(fù)道交相往來。見《陳書·皇后傳·后主張貴妃》。 唐 歐陽詢 《道失》詩:“不下 結(jié)綺閣 ,空迷 江令 語?!币嗍∽鳌?結(jié)綺 ”。 唐 劉禹錫 《金陵五題·臺城》:“ 臺城 六代競豪華, 結(jié)綺 臨春 事最奢。” 宋 王安石 《金陵絕句》之二:“ 結(jié)綺 臨春 歌舞池,荒蹊狹巷兩三家?!?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73235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剪燈馀話·秋夕訪琵琶亭記》:“ 結(jié)綺 臨春 萬戶空,幾番揮淚夕陽中?!?/div>
分類:至德二年
《漢語大詞典》:神武軍(神武軍)
唐 至德 年間所設(shè)置的北衙禁軍之一,護衛(wèi)宮城內(nèi)外。通典·職官十:“﹝ 唐 ﹞ 至德 中,分置左右神武軍,各置官屬,如羽林之制?!?span id="xiie3jv" class="book">《新唐書·兵志》:“ 至德 二載置左右神武軍,補元從,扈從官子弟,不足則取它色,帶品者同四軍,亦曰‘神武天騎’,制如羽林,總曰‘北衙六軍’?!?/div>
《國語辭典》:至人無夢(至人無夢)  拼音:zhì rén wú mèng
至德之人,沒有妄想貪念,故不做夢?!肚f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箷x。郭象。注:「其寢不夢,神定也,所謂至人無夢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含一之德
謂純一的至德。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太尉蔣濟》:“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jù)上臺之位。英豪翹首,俊賢抗足?!?唐 顏真卿 《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非夫含一之德,格于皇天,不二之心,形于造次,則何以異是乎?”
分類:至德
《國語辭典》:內(nèi)圣外王(內(nèi)聖外王)  拼音:nèi shèng wài wáng
內(nèi)備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風(fēng)。指內(nèi)外兼修,學(xué)術(shù)、德行二者具備?!肚f子。天下》:「是故內(nèi)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宋史。卷四二七。道學(xué)列傳一。邵雍》:「堯夫,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也。」明。李贄《四書評。大學(xué)》:「真正學(xué)問,真正經(jīng)濟,內(nèi)圣外王,具備此書?!?/div>
《漢語大詞典》:射生軍(射生軍)
由射生手組成的軍隊。 唐肅宗 至德 二年擇射生手千人組成,稱供奉射生官,亦稱殿前射生手,分左、右?guī)?,總號左右英武軍?代宗 寶應(yīng) 年間,調(diào)動射生軍入禁中平亂,賜名 寶應(yīng) 功臣,故又號 寶應(yīng)軍 ,成為禁軍之一。 德宗 貞元 五年,改稱左右神威軍。參閱新唐書·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