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潼川府安泰人,字子舟。黃斌老弟。初非今名與字,黃庭堅以其尚氣,故取二器以規(guī)之。自后折節(jié)為純?nèi)?,舉八行科,官終朝奉郎。善畫竹,文同自以為不及。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字文叔。范祖禹后。孝宗淳熙五年進士。為國子博士。后以著作郎知彭州。師承張栻,晚年講學二江之上,栻教遂大行蜀中。學者稱月舟先生。全宋詩
范仲黼,字文叔,雙流(今屬四川)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除秘書郎。四年,遷著作佐郎。五年,除著作郎,出知彭州。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補金史》彥舟,字巨濟,相州林慮人。亡命為盜,后為宋招。捉使走之齊,從劉麟伐宋。齊國廢,從宗弼取河南。累官工兵部尚書,河南尹。封廣平郡王,正隆例降金紫光祿大夫,改南京留守。
人物簡介
俁,字子玉,太原人。正隆二年進士,仕至河東北路轉(zhuǎn)運使。子居簡,字仲寬,進士不第,有詩名太原平陽間。居中,字仲純,樞密院令史出身,嘗刺坊州,人物楚楚,所謂文獻不足,猶超人群者也。正大末,除鳳翔治中、南山安撫使,詩亦有功。子玉自號虛舟居士,有集行于世,如云:勞生雖可厭,清景亦自適。殊有古意也。
人物簡介
釋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號虛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寧寺,繼事東堂院龍溪祖信,后參無得通禪師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報寧禪寺。歷住鎮(zhèn)江府金山龍游禪寺、潭州鹿苑褒忠禪寺、撫州疏山白云禪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禪寺、臨安府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靈隱景德禪寺,終于徑山興圣萬壽禪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凈伏等編《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元釋行端撰《行狀》,《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一有傳?!♂屍斩仍姡暂嬜浴墩Z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字虛舟,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史氏子。出家郡之天寧寺,繼事武林東堂院祖信,后參無礙通公得法。出主金陵半山,潤之金山;潭之鹿苑,撫之疏山,蘇之承天。景定間住臨安中天竺、靈隱。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詔住徑山。十七年卒,年八十二。著有《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存)。事跡見該書卷末所附《行狀》。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普度。字虛舟。維揚江都史氏子。稍長雖習世書。絕無處俗意。母識其志。俾依郡之天寧出家。畢將軍與語。大奇之曰。此兒短小精悍。音吐如鐘。他日法中向上爪牙也。攜歸武林。禮東堂院祖信。為受業(yè)師。執(zhí)侍五年。奮志參方。初見鐵牛印于靈隱。已而江東西。河南北。悉遍歷焉。時無礙通。唱道饒州薦福。師決志叩請。其遷福嚴華藏。亦與之俱。入室次。通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師曰。金香爐下鐵昆崙。通曰。將謂這矮子。有長處見解只如此。師曲躬作禮曰。謝和尚證明。若天童晦巖光。大慈石巖璉?;⑶鹗业?。皆一見器異。留與法務。淳祐初。制府趙信庵。以金陵半山請出世。遷潤之金山。潭之鹿苑。撫之疏山。蘇之承天。景定間。賈太傅。奏補中天竺。復請旨升靈隱。至元丁丑。被命住徑山。師說法。直捷簡要。肩荷法門。老而無倦。嘗云。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又云。既無迷悟人了個甚么。無人契其機者。其住徑山。值火馀。志圖興復。將有緒俄示恙。索筆大書曰。八十二年。駕無底船。踏翻歸去。明月一天。遂寂。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
禪師普度者。出史氏??艘病?赘∪A。度不樂家居。邀正信友。出入僧伽藍。結(jié)出世緣。熏久機熟。竟斬發(fā)焉。自號虛舟。入講肆。精貫楞伽唯識。晝倦??幾假寐。夢游于俗。俗境宛然。僉有術(shù)士。相其面曰。公乃玉堂金馬中客。何墮于僧數(shù)。度唾之曰。我既登釋譜。不受你輩雌黃也。覺則汗流愧悚。于是廢卷枯坐。不言者累日。同學請入筵。度曰。此非究竟。聽之何為。且諸佛涅槃之旨。豈言詮能及哉。同學病其狂。度即負缽袋而去。遍走江南。諸有道名之社弗生怠忽。乃謁無得通禪師于常州之華藏寺。是日同謁者三十馀人。通公獨許度參堂。度得入通公之室。每求佛法大意。通每低聲曰。佛法盡有待無人處向你說。度益心疑。夜靜私抵通公榻下。哀求不已。通又低聲曰。將謂無人那。乃指度復自點胸數(shù)下。則瞑目悄然。度驚趨出。于是參究愈切。坐立如木偶人。會通公示眾曰。破一微塵出大經(jīng)。鳶飛魚躍更分別。不將眼看將心看。已見重敲火里冰。度脫然省發(fā)于座下。通乃召度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度對曰。金香爐下鐵昆崙。曰。將謂者矮子有甚長處。見解卻只如此。度拜曰。謝和尚證明。通大喜之。度于是久侍華藏。師子相契。如水乳也。通公每勉度出世。度啟曰。行道之日無窮。事師之期有限。師壽縱愈趙州。恐普度薄福。一旦填溝壑。再欲蒙師教誨。其可得乎。通公為之俛首惻然。公歿。度乃離華藏。經(jīng)行石頭城。夜宿袈裟院。適東西兩房。爭法產(chǎn)搆訟。數(shù)年不已。度釋以片言。兩僧悲泣悔過。俱以家業(yè)屬度。度發(fā)笑而去。自此隨方說法?;蚓没蚪H拍耆缫蝗?。嘗示眾曰。邪人說正法。正法悉皆邪。正人說邪法。邪法悉皆正。卓拄杖云。正耶邪耶。又卓云。說邪不說邪。向者里揀辨得出。黃金為屋未為貴。玉食錦衣何足榮。又曰。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既無迷悟。了個甚么。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值徑山燬。朝旨以度居之。度年八十。力圖興復。巨細行役。尚自董焉。其謙讓不遑。待后進如先輩。從未以老自稱。不二載。徑山落成。時元世祖庚辰也。度每逢通公忌日。必展真燒香進食垂涕。門下感之。率白首親依。故唱和妙葉。冠絕一時。竺西坦歸省于度。度大書一偈委之。俄就匡床化去。其偈曰。八十二年。駕無底船。踏番歸去。明月一天。時坦居天童。天童及門復有懷信等。而大度公之聲。蓋懷信為松源岳五世之孫也。
人物簡介
法舟,號別浦,紹定二年住持湖州道場山報恩光孝禪寺。見釋法云《虛堂智愚禪師行狀》(《續(xù)藏經(jīng)》第二編第二六套第四冊)。
人物簡介
【生卒】:1213—1298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自求,號桂舟、服耕子。寧宗時居盱江。以詩文鳴世,終身未宦。有《桂舟雜著》、《自知集》等。全宋詩
諶祜(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號桂舟,又號服耕子,南豐(今屬江西)人。布衣終身。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有《桂舟歌詠》等,已佚。事見《隱居通議》卷八《桂舟七言律擷》。全宋文·卷八○六三
諶祐(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號桂舟,別號服耕子,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幼厭舉子業(yè),終身不仕。隱居萬山中,專志古學,詩名滿江湖,尤精唐律。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著有《桂舟雜著》、《自知集》、《桂舟歌詠》、《三傳朝宗》、《史漢韻紀》、《古書合轍》。見《隱居通議》卷八,正德《建昌府志》卷一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眉州青神人,字元極,號平舟。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歷樞密院編修官,除宗正少卿。進對謂己三十年所持惟正心修身之說。遷太常少卿、起居郎,差知滁州。度宗景定間累拜參知政事。其學本于周、程,曾主上蔡書院。有《崇道集》、《平舟文集》。全宋詩
楊棟,字元極,青城(今四川都江堰東南)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四年,召試授秘書省正字,累遷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度宗即位,進簽書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有《平舟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今錄詩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