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1,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積翠
蕭颯
蟲魚
青蔥
溟濛
野火
芊芊
榛莽
林薄
根柢
山童
蔥蔥
蔥茜
草蟲
萌芽
《漢語大詞典》:積翠(積翠)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選·顏延之〈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攢素既森藹,積翠亦蔥芊?!?張銑 注:“松柏重布,故云積翠?!?唐 杜甫 《玉臺(tái)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tái)遙,上帝高居絳節(jié)朝?!?宋 范成大 《謁南岳》詩:“濃嵐忽飄蕩,積翠浮云端?!?清 金農(nóng) 《宿焦山》詩:“縹緲?biāo)闪壬?,積翠下無路?!?br />(2).指青山。 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吾欲炭鞴陰陽,鑪燃天地,鼓將邐迤之濬谷,寫破連延之積翠?!?br />(3).指春季。 唐 劉長卿 《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詩:“積翠下 京口 ,歸潮落山根。”
《國語辭典》:蕭颯(蕭颯)  拼音:xiāo sà
秋風(fēng)勁瑟。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詩:「飄飄江風(fēng)起,蕭颯海樹秋?!固啤垎?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308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宴邊將詩:「一曲梁州金石清,邊風(fēng)蕭颯動(dòng)江城。」
《國語辭典》:蟲魚(蟲魚)  拼音:chóng yú
1.蟲與魚。《金史。卷四○。樂志下》:「威震遐邇,化漸蟲魚?!?br />2.后世譏諷考據(jù)家的瑣屑考訂為蟲魚之學(xué)。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詩二首之一:「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
《國語辭典》:青蔥(青蔥)  拼音:qīng cōng
1.青翠的顏色。晉。張協(xié)〈七命〉:「云屏爛汗,瓊璧青蔥?!?br />2.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一回:「又有一坐山,雖不甚大,卻青蔥樹木,堆滿山上?!?br />3.形容人的手指像青蔥般纖細(xì)?!督鹌棵贰返谄吡兀骸冈履锵蛐淇谶咃椨裢?,露青蔥,教任醫(yī)官診脈?!?br />4.參見「蔥」條。
《國語辭典》:溟濛  拼音:míng méng
1.小雨。明。張昱 船過臨平湖詩:「船過臨平欲住難,藕花紅白水云間,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br />2.幽晦的樣子。也作「冥蒙」、「冥濛」。
《漢語大詞典》:溟蒙
亦作“ 溟蒙 ”。
(1).小雨貌。 元 張昱 《船過臨平湖》:“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四章:“余方獨(dú)行前村,天忽陰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br />(2).昏暗;模糊不清。 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被褐守山東》:“上瞻既隱軫,下睇亦溟濛?!?span id="um4e9d2" class="book">《周書·劉璠傳》:“縈回兮瑣散,暠皓兮溟濛?!?唐 鄭谷 《送許棠先輩之官?zèng)芸h》:“ 蕪湖 春蕩漾,梅雨晝溟濛?!?明 王韋 《閣試春陰詩》:“曙光溟濛露華滿,輕云閣日天沉沉。”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靜觀其臉,橫云斜月,殊勝端麗?!?阿英 《敵后日記摘抄·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六日》:“天忽溟蒙,風(fēng)大起,微有涼意?!?br />(3).引申為蒙朧。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碧窗望斷燕鴻,翠簾睡眼溟濛?!?br />(4).形容草木茂密。 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被箘簵之窈蔚,結(jié)篠蕩之溟濛?!?唐 費(fèi)冠卿 《掛樹藤》:“蔓衍數(shù)條遠(yuǎn),溟濛千朵垂。” 清 田雯 《翠微寺》詩:“詰曲歷石齒,沿溪樹溟濛?!?br />(5).指 溟海 。 明沈鯨《雙珠記·風(fēng)鑒通神》:“春融桃浪激諸賢,鯤化 溟濛 會(huì)獨(dú)出?!眳⒁姟?溟海 ”。
亦作“ 溟蒙 ”。謂天地初形成時(shí)的混沌狀態(tài)。 清 陶澄 《游香巖寺》詩:“何人開溟蒙,特具廣長舌?” 章炳麟 《五無論》:“世界初成,溟濛一氣,液質(zhì)固形皆如煙聚,佛謂之金藏云, 康德 謂之星云,今人謂之瓦斯氣,儒者則以太素目之?!?span id="cth4qu1" class="book">《詩刊》1978年第1期:“ 盤古 開天處,想當(dāng)初,天崩地裂,水云凝佇。萬里溟蒙飛巨鉞,隕石紛如急雨?!?/div>
《漢語大詞典》:溟海
(1).神話傳說中的海名。列子·湯問:“終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識(shí)池沼之褊?!?br />(2).大海。 漢 袁康 越絕書·內(nèi)傳陳成恒:“ 越王 句踐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內(nèi)不自量,與 吳 人戰(zhàn),軍敗身辱,遺先人恥,遯逃出走,上棲 會(huì)稽山 ,下守溟海,唯魚鱉是見?!?唐 高適 《同群公出獵海上》詩:“層陰漲溟海,殺氣窮幽都?!?清 顧炎武 《天津》詩:“內(nèi)以輔神京,外徹溟海際?!?br />(3).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風(fēng)卷溟海,萬里揚(yáng)砂礫。”
《國語辭典》:野火  拼音:yě huǒ
1.燐火、鬼火?!读凶?。天瑞》:「馬血之為轉(zhuǎn)鄰也,人血之為野火也?!?br />2.焚燒野草的火?!妒酚?。卷一二八。褚少孫補(bǔ)。龜策傳》:「野火不及,斧斤不至?!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詩:「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國語辭典》:芊芊  拼音:qiān qiān
1.草木茂盛的樣子。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顺觯骸钢灰婞S鶯亂囀,人蹤悄悄,芳草芊芊?!挂沧鳌盖?、「阡阡」。
2.青碧的樣子。也作「千千」。
《國語辭典》:榛莽  拼音:zhēn mǎng
雜亂叢生的草木。《新唐書。卷一五五。馬燧傳》:「燧乃令士無動(dòng),命除榛莽廣百步為場(chǎng),募勇士五千人陣而待?!固?。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一四:「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挂沧鳌篙杳А?。
《國語辭典》:林薄  拼音:lín bó
草木叢雜的地方。南朝梁。沈約 鐘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詩:「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蔥青。」《新唐書。卷一七六。列傳。韓愈》:「林薄蒙翳,下有積水?!?/div>
《國語辭典》:根柢  拼音:gēn dǐ
1.草木的根。《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詭,而為萬乘器者。」《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臣聞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br />2.事物的基礎(chǔ)?!逗鬂h書。卷四九。王充等傳。論曰》:「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歸乎寧固根柢,革易時(shí)敝也?!埂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冈瓉磉@位姚老先生,學(xué)問極有根柢,古文工夫尤深?!?/div>
《漢語大詞典》:山童
(1).山村兒童。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竇而忘歸;野老紆花,向清溪而不返?!?唐 李白 《答從弟幼成》詩:“山童薦珍果,野老開芳尊?!?元 虞集 《后續(xù)詠貧士》詩之一:“山童衣百鶉,喚之愧匆匆?!?br />(2).僧道或隱士的侍者。 唐 孫逖 《奉和崔司馬游云門寺》:“覺路山童引,經(jīng)行谷鳥隨?!?宋 陳達(dá)叟 《〈本心齋食譜〉敘》:“客從方外來,竟日清言,各有饑色,喚山童供蔬饌,客嘗之,謂無人間煙火氣?!?元 袁桷 《題巨然〈楓林雅集圖〉》詩:“山童注新泉,支鼎拾薪籜。” 清 厲鶚 《徵招·為蔣丈雪樵賦》詞:“酒熟倒葫蘆,有山童相待?!?br />(3).謂山無草木。參見“ 山童石爛 ”。
《漢語大詞典》:山童石爛(山童石爛)
謂山無草木,石頭腐爛。喻不可能有的現(xiàn)象。 宋 劉昌詩 《蘆浦筆記·歡會(huì)誓》:“侍女之席,誓不敢即;渝盟受殃,神質(zhì)於旁。山童石爛,言則可誕;山崇石堅(jiān),此言不愆。”
《國語辭典》:蔥蔥(蔥蔥)  拼音:cōng cōng
茂盛的樣子。常用以形容草木或氣象旺盛。漢。王充《論衡。吉驗(yàn)》:「與伯阿見,問曰:『卿前過舂陵,何用知其氣佳也?』伯阿對(duì)曰:『見其郁郁蔥蔥耳?!弧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詩:「日出瞻佳氣,蔥蔥繞圣君?!?/div>
《國語辭典》:蔥茜(蔥蒨)  拼音:cōng qiàn
1.形容草木青翠茂盛。唐。白行簡《李娃傳》:「中有山亭,竹樹蔥茜,池榭幽絕?!?br />2.比喻才華橫溢。明。湯顯祖〈龍沙宴作贈(zèng)王翼卿大憲〉詩:「四明山海姿,公才發(fā)蔥茜?!?/div>
《國語辭典》:草蟲(草蟲)  拼音:cǎo chóng
1.泛稱棲息草間的蟲類。南朝宋。鮑照采桑〉詩:「乳燕逐草蟲,巢蜂拾花萼?!?br />2.草螽的別名。參見「草螽」條?!对娊?jīng)。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3.《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草蟲,大夫妻能以禮自防也?!挂徽f此為婦人懷念征夫之詩。首章二句為:「喓喓草蟲,趯趯阜螽?!?br />4.以花草和蟲類為題材的國畫。
《國語辭典》:草螽  拼音:cǎo zhōng
動(dòng)物名。節(jié)肢動(dòng)物昆蟲綱直翅目。體長二寸許,綠色,頭與觸角甚長。捕食害蟲,有益于農(nóng)業(yè)。因鳴聲如織機(jī),也稱為「紡織娘」、「織布娘」、「草蟲」。
《國語辭典》:萌芽  拼音:méng yá
1.草木初生。《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古辭。孤兒行》:「春氣動(dòng),草萌芽。」
2.比喻事物的開始。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凡災(zāi)異之本,盡生于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傅悄肯逻€在萌芽時(shí)代,有學(xué)問的書翻了出來,恐怕人家不懂,反礙銷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