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著 → 著著”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著腳(著腳)  拼音:zhuó jiǎo
落腳、立足。宋。陸游〈讀史〉詩二首之一:「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我陳珩若再向花柳叢中著腳時,永遠前程不吉,死于非命?!?/div>
《漢語大詞典》:著腳(著腳)
立足;涉足。 清 費錫璜 漢詩總說五:“學詩須從第一義著腳,如立 泰 華 之巔,一切培塿,皆在其中?!?br />(1).置足,猶言親臨其地。 唐 韓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公乎真愛山,看山旦連夕,猶嫌山在眼,不得著腳歷?!?宋 范成大 《桑嶺》詩:“人言遠游好,呼來試著腳?!?宋 楊萬里 《寄題李與賢似剡庵》:“我曾著腳 勾踐 國,奉詔 昭陵 省松柏?!?br />(2).指落腳;涉足。 宋 陸游 《讀史》詩:“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span id="hebheex"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我 陳珩 若再向花柳叢著腳時,永遠前程不吉,死於非命?!?br />(3).確實的,可靠的。《西游補》第六回:“我有一個道理:逕到臺上,見了 項羽 ,把 始皇 消息問他,倒是個著腳信。”
《國語辭典》:不著腳(不著腳)  拼音:bù zhuó jiǎo
不走動、不來往。如:「兩家親戚,為了一件小事,從此不著腳。」元。馮子翼〈岐山南顯道冷香亭〉詩:「州縣不著腳,時人笑清鯁?!?/div>
《國語辭典》:著腳書樓(著腳書樓)  拼音:zhuó jiǎo shū lóu
宋趙元考博覽遍讀,無書不記,世稱為「著腳書樓」。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二:「趙元考彥若周翰之子也,無書不記,世謂『著腳書樓』?!?/div>
分類:博覽
《國語辭典》:輪鎗拽步(輪鎗拽步)  拼音:lún qiāng yè bù
耍著槍、拖著腳步。形容輕敵或漫不經心的樣子?!段饔斡洝返谒囊换兀骸秆踺嗘j拽步,也無甚么盔甲,只是腰間束一條錦繡戰(zhàn)裙,赤著腳,走出門前?!?/div>
《國語辭典》:攜手接武(攜手接武)  拼音:xī shǒu jiē wǔ
武,腳步。攜手接武是指手拉著手,腳步跟著腳步。比喻跟別人亦步亦趨的學習。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八?;叵伞罚骸甘烙袀魑嶂瘢蝗魝魑嶂?;傳吾之法,不若傳吾之行。何以故?為人若反是,雖攜手接武,終不成道?!?/div>
《國語辭典》:跣足科頭(跣足科頭)  拼音:xiǎn zú kē tóu
不戴帽子,光著腳。比喻極為隨意,不受拘束。《醒世恒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吃得性起,把巾服都脫去了,跣足科頭,踞坐于椅上?!挂沧鳌缚祁^跣足」。
《國語辭典》:指手頓腳(指手頓腳)  拼音:zhǐ shǒu dùn jiǎo
一面指著罵,一面跺著腳。形容蠻橫不講理的樣子。如:「習慣指手頓腳的人交不到朋友?!?/div>
《國語辭典》:打赤腳(打赤腳)  拼音:dǎ chì jiǎo
光著腳。如:「爺爺常常打赤腳下田工作。」
分類: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