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澠池之功
負荊請罪
璧趙
降廉
其它辭典
藺相如(世稱 藺生 )
藺相如 朝代:戰(zhàn)國趙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趙國人。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強索和氏璧,云以十五城為交換。以繆賢薦,相如奉命帶璧入秦,當庭據理力爭,終于完璧歸趙,以功拜上大夫。趙惠文王二十年,隨趙王與秦王在澠池相會,使趙王未受屈辱,升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意欲羞侮之,相如容忍謙讓,使廉頗愧悟,登門謝罪,成為刎頸之交。
《國語辭典》:澠池之功(澠池之功)  拼音:mǐn chí zhī gōng
戰(zhàn)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之會立功的故事。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國語辭典》:負荊請罪(負荊請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戰(zhàn)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相如為社稷著想,每每退讓。廉頗得知后深覺自己無知,乃袒衣露肉,背負荊條,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世用來形容向對方承認錯,請求責罰和原諒?!杜f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錢镠傳》:「敢不投杖責躬,負荊請罪?!?/div>
《國語辭典》:璧趙(璧趙)  拼音:bì zhào
物歸原主的意思。參見「完璧歸趙」條。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便得個完璧歸趙也。」也作「歸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降廉
戰(zhàn)國 時, 趙 將 廉頗 居功自大,上卿 藺相如 以國家為重,再三退避,不與之爭列。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后用以為典。 唐 柳宗元 《佩韋賦》:“ 藺 疏顏以誚 秦 兮,入降 廉 猶臣僕?!?韓醇 解:“降,謂下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