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過(不過)  拼音:bù guò
1.僅僅,只。指不超出某種范圍?!缎绿茣?。卷一五九。盧坦傳》:「坦諭縣人弟輸,勿顧限,違之不過罰令俸爾?!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赶喔舨贿^一點鐘之久,那船來得業(yè)已甚近?!?br />2.無法超越、凌駕。《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br />3.但是?!都t樓夢》第五七回:「也沒什么要緊。不過我想著寶姐姐也在客中,既吃燕窩,又不可間斷,若只管和他要,太也托實。」
4.放在形容詞后面,表示非常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一八回:「這位胡三先生雖然好客,卻是個膽小不過的人?!?br />5.放在動詞后面,指完成不了或承受不了此事?!吨熳诱Z類。卷五二。孟子。公孫丑上之上》:「公孫丑問孟子『動心否乎』,非謂以卿相富貴動其心;謂伯王事大,恐孟子擔當不過,有所疑懼而動其心也。」《紅樓夢》第六七回:「旺兒見這話,知道剛才的話已經(jīng)走了風了,料著瞞不過,便又跪回道:『奴才實在不知?!弧?/div>
《國語辭典》:天馬(天馬)  拼音:tiān mǎ
1.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產(chǎn)之良馬,后凡駿馬亦稱之?!妒酚洝>硪欢?。大宛傳》:「及得大宛汗血,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云?!埂段倪x。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br />2.天帝所乘的神馬?!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3.神話傳說中的怪獸。《山海經(jīng)。北三經(jīng)》:「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br />4.螳螂的別名。參見「螳螂」條。《呂氏春秋。仲夏紀》漢。高誘注:「螳螂,一曰天馬?!?br />5.星名。屬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div>
《漢語大詞典》:勇蟲(勇蟲)
指螳螂。《韓詩外傳》卷八:“ 齊莊公 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 曰:‘此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妒寝捾嚤苤?。”莊子·人間世、《淮南子·人間訓》亦有螳臂擋車的記載,后遂稱螳螂為勇蟲。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是以 晉文 回輪於勇蟲而壯士云赴, 勾踐 曲躬於怒鼃而戎卒輕死?!?宋 范浚 《雜興》詩之三:“高蟬蔭嘉禾,未省螗斧危。勇蟲亦何愚,不顧黃雀飢?!?/div>
分類:螳螂記載
《漢語大詞典》:織絹娘(織絹娘)
螳螂的別名。正字通·蟲部:“蜋,螳蜋,有斧蟲……翼下紅翅如裙裳,俗呼織絹娘。”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蟷螂
螳螂的別名。爾雅·釋蟲“不過,蟷蠰” 宋 邢昺 疏:“不過,一名蟷蠰,一名蟷蜋?!?/div>
分類:螳螂邢炳
《漢語大詞典》:拒斧
即螳螂。呂氏春秋·仲夏“小暑至,螳螂生” 漢 高誘 注:“螳螂…… 兗州 謂之拒斧也?!?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螳蜋:“蟷蜋兩臂如斧,當轍不避,故得當郎之名,俗呼為刀蜋。 兗 人謂之拒斧?!眳⒁姟?螳螂 ”。
分類:螳螂
《國語辭典》:螳螂  拼音:táng láng
動物名。一種昆蟲。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體長,腹部肥大,頭三角形,前胸延長如頸,前肢作鐮形,有棘刺,便于捕獲他蟲。因捕食害蟲,有益農(nóng)業(yè),屬益蟲。也稱為「刀螂」、「天馬」。
《漢語大詞典》:斫父
螳螂的別名。說文·蟲部:“蜋,堂蜋也……一名斫父?!?段玉裁 注:“堂蜋臂有斧能斫,故曰斫父?!?/div>
分類:螳螂
《國語辭典》:斫螂(斫螂)  拼音:zhuó láng
螳螂的別名。參見「螳螂」條。《通俗常言疏證。動物。斫螂》引《說文》段玉裁注:「江東呼為石螂。石即斫,今江東呼為斫螂?!?/div>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蟷蠰
螳螂的別名。禮記·月令“小暑至,螳蜋生” 唐 孔穎達 疏:“ 舍人 云:‘不過,名蟷蠰,今之螳蜋也?!?清 唐孫華 《六月初一日初聞蟬聲》詩:“蟷蠰尚未知,且免搏攫憂?!眳⒁姟?蟷蜋 ”。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蟷螂
螳螂的別名。爾雅·釋蟲“不過,蟷蠰” 宋 邢昺 疏:“不過,一名蟷蠰,一名蟷蜋?!?/div>
分類:螳螂邢炳
《國語辭典》:刀螂  拼音:dāo láng
螳螂的別名。參見「螳螂」條。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蚚父
螳螂的別名。說文·蟲部:“蜋,堂蜋也,一名蚚父?!眳㈤?明 趙宧光 《說文長箋》卷四一。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食疣
螳螂的別名。太平御覽卷九四六引 三國 魏 鄭小同 鄭志·答王瓚問:“今 沛 魯 以南謂之螳蜋, 燕 趙 之際謂之食肬。”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一·螳螂、 清 錢繹 《方言箋疏》卷十一。
分類:螳螂
《漢語大詞典》:螳斧
亦作“螗斧”。 螳螂的前足如鐮刀狀,因謂之螳斧。亦比喻脆弱的武裝。 宋 梅堯臣 《秋日詠蟬》:“虛腹曾何竟,常憂螗斧侵?!?宋 李覯 《蟬》詩:“螳斧不勞陰致害,貂冠猶可共傳名?!?span id="5feesoz"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回:“四圍礮火,中天掣 列缺 之鞭;一片刀光,半夜射 望諸 之魄。蝟蜂立折,螳斧徒勞?!眳⒁姟?螳臂當車 ”。
《國語辭典》:螳臂當車(螳臂當車)  拼音:táng bì dǎng chē
螳螂舉起雙臂,想要阻擋車子。語本《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贡扔鞑蛔粤苛?。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一出:「勸恩臺裝聾做啞,休得要螳臂當車?!埂妒幙苤尽返谒亩兀骸刚翘┥綁郝?,不須輾轉(zhuǎn)之勞,螳臂當車,豈有完整之理?」也作「螳臂擋車」、「螳臂當轅」。
《漢語大詞典》:斧螗
螳螂斧狀的前肢。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裒兇鞠頑,鋒蝟斧螗?!?/div>
分類:螳螂前肢
《國語辭典》:螵蛸  拼音:piāo xiāo
螳螂卵簇聚之囊,長約寸許,大如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