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6分類詞匯 8
《國語辭典》:肝膽(肝膽)  拼音:gān dǎn
1.肝和膽?!肚f子。大宗師》:「忘其肝膽,遺其耳目?!?br />2.比喻誠懇、忠誠?!妒酚?。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赋荚概剐模敻文懀в抻?,恐足下不能用也?!埂段倪x。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不任肝膽之切敬,因執(zhí)事以聞?!?br />3.指人有血性。《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有意氣,有肝膽,相與了這樣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國語辭典》:肝膽楚越(肝膽楚越)  拼音:gān dǎn chǔ yuè
言肝膽雖近亦猶楚越之相遠?!肚f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也作「肝膽胡越」。
《國語辭典》:血氣(血氣)  拼音:xuè qì
1.有血液、氣息的動物。多指人類。《禮記。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br />2.因一時沖動所生的勇氣?!读凶?。天瑞》:「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埂度龂萘x》第八六回:「韶倚血氣之壯,誤犯軍法,萬希寬恕。」
《國語辭典》:猩紅熱(猩紅熱)  拼音:xīng hóng rè
病名。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為溶血性鏈球菌,可藉飛沫傳染。潛伏期約為三至七天。癥狀為高燒、寒冷感、扁桃腺紅腫、舌根呈草莓狀、全身出現(xiàn)鮮紅小疹等。紅疹消失后會脫皮。嚴重者易并發(fā)腎炎或風濕熱。患者多為三歲到七歲的孩童。
《國語辭典》:心力衰竭  拼音:xīn lì shuāi jié
1.精神體力均感疲累不支。如:「他不眠不休的趕工,終于心力衰竭,病倒在床。」
2.因心臟輸血功能衰弱,而導致各部位器官、組織的血量不足,嚴重影響正常代謝的疾病。
《國語辭典》:紫?! ?span id="cn65isl" class='label'>拼音:zǐ bān
身體任何部位所出現(xiàn)的融合出血性瘀點或瘢塊。一般呈暗紅色或紫色。
《國語辭典》:風濕熱(風濕熱)  拼音:fēng shī rè
病名。因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出現(xiàn)發(fā)燒及關(guān)節(jié)痛等癥狀,易侵犯心臟。
《國語辭典》:亡血家  拼音:wáng xiě jiā
中醫(yī)上指平時患有嘔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瘡等失血性疾病的人。
《漢語大詞典》:扁桃體炎
俗稱“乳蛾”。指腭扁桃體的炎癥。大多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多在受冷、過度疲勞、煙酒過度、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發(fā)病,常見于兒童和青年。起病急,有畏寒、高熱、頭痛、四肢酸痛、咽痛等癥狀。扁桃體充血、腫大,有點狀黃白色膿性分泌物,有時融合成白膜,稱偽膜或假膜。多次發(fā)作可轉(zhuǎn)為慢性,應(yīng)考慮手術(shù)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