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8詞典 5分類詞匯 123
《漢語大詞典》:止齊(止齊)
整頓隊伍,使行列整齊。書·牧誓:“今予 發(fā) ,惟恭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鄭玄 注:“始前,既敵,六步、七步當止齊,正行列;及兵相接,少者四伐,多者五伐,又當止齊,正行列也。”
《漢語大詞典》:瓦隴(瓦隴)
亦作“ 瓦壟 ”。
(1).屋頂上用瓦鋪成的凸凹相間的行列。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度前鋪瓦隴,發(fā)本積墻隈?!?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瓦屋子,蓋蚌蛤之類也……以其殻上有棱如瓦壠,故名焉?!?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忽剌剌半空霹靂聲驚動,古都都揭了瓦隴。”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蚶:“其小者名瓦衕子,言形如瓦壟也?!?br />(2).蚶的別名。 宋 洪邁 《夷堅甲志·瓦隴夢》:“有惠瓦隴百餘枚,不忍食,寘之盆中,將以明日放諸 江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四:“ 湖 湘 巖竇多石燕,附石而生,狀如海物中瓦壠?!眽?,一本作“ 隴 ”。
《漢語大詞典》:榮序(榮序)
指官吏行列。 唐 李虞仲 《授學(xué)士路隋等中書舍人制》:“動必循矩,而皆揚歷榮序,輝耀朝倫?!?/div>
分類:官吏行列
《國語辭典》:陣頭(陣頭)  拼音:zhèn tóu
民俗節(jié)慶時,參加表演的業(yè)馀樂團或游藝團體。如臺灣地區(qū)廟會時迎神行列中的南管、北管、宋江陣、車鼓弄等。
《國語辭典》:衡行  拼音:héng xíng
不循正道而行。《孟子。梁惠王下》:「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也作「橫行」。
《漢語大詞典》:散班
散官行列。 唐 白居易 《論制科人狀》:“今忽一旦悉踈棄之:或降於散班,或斥於遠郡。設(shè)令有過,猶可優(yōu)容;況且無瑕,豈宜黜退。” 唐 劉禹錫 《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詩:“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歷從來事不同。”
分類:散官行列
《國語辭典》:隊列(隊列)  拼音:duì liè
隊伍的行列。如:「這一縱隊列共有十個人?!?/div>
《國語辭典》:瓦壟(瓦壟)  拼音:wǎ lǒng
屋頂以瓦鋪成,其行列稱為「瓦壟」。也稱為「瓦楞」。
《漢語大詞典》:瓦隴(瓦隴)
亦作“ 瓦壟 ”。
(1).屋頂上用瓦鋪成的凸凹相間的行列。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度前鋪瓦隴,發(fā)本積墻隈?!?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瓦屋子,蓋蚌蛤之類也……以其殻上有棱如瓦壠,故名焉?!?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忽剌剌半空霹靂聲驚動,古都都揭了瓦隴?!?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蚶:“其小者名瓦衕子,言形如瓦壟也。”
(2).蚶的別名。 宋 洪邁 《夷堅甲志·瓦隴夢》:“有惠瓦隴百餘枚,不忍食,寘之盆中,將以明日放諸 江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四:“ 湖 湘 巖竇多石燕,附石而生,狀如海物中瓦壠?!眽疲槐咀鳌?隴 ”。
《漢語大詞典》:羅傘(羅繖)
亦作“ 羅傘 ”。 儀仗行列中的傘蓋。宋史·儀衛(wèi)志五:“﹝皇太子﹞朝謁宮廟及陪祀……用三接青羅繖一,紫羅障扇四人從。”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中原數(shù)頂黃羅傘,何不多多出賞錢?!?清 黃遵憲 《拜曾祖母墓》詩:“前行張羅繖,后行鳴鼓簫?!?/div>
《漢語大詞典》:兵陳(兵陳)
亦作“ 兵陣 ”。 古指作戰(zhàn)隊伍的行列及組合方式。史記·孔子世家:“他日, 靈公 問兵陳?!?裴駰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軍陳行列之法?!?span id="1gueblm"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與左右雜衛(wèi)共入兵陳間,為前鋒所害。” 宋 王鞏 聞見近錄:“ 世宗 據(jù)高原下觀,兵陣方接,東北角奔,西北角次之,王師敗績?!?/div>
《漢語大詞典》:鴻序(鴻序)
飛鴻的行列。比喻朝官的班行。 唐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覲兄》詩:“世事綸言傳大筆,官分鴻序厭霜臺?!?/div>
《漢語大詞典》:舞佾
古代儀禮之一。多人縱橫排成行列的舞蹈。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一·列朝·圣主兼三教》:“即表章圣學(xué),而不屑屑議籩豆、舞佾、升降及改革公侯等事。”
《國語辭典》:部位  拼音:bù wèi
整體中的個別位置。如:「發(fā)音部位」、「身體部位」。
《漢語大詞典》:簉鷺(簉鷺)
形容百官朝見時整齊的行列。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譯賓》:“望中朝紫氣黃圖,蝕星旄偃月弧,好教簉鷺,莫恥垂狐, 漢 官今日威儀重覩?!?/div>
《國語辭典》:穟穟  拼音:suì suì
禾苗茂盛美好的樣子?!对娊?jīng)。大雅。生民》:「禾役穟穟,麻麥幪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