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字永言。登進士第。知含山縣,為劉琦所知。累遷知衡州。愛惜官物,終其任未嘗妄費,又不肯獻羨余以求售。官至朝散大夫。
全宋詩
王以詠,字永言,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兆谛土辏ㄒ灰欢模┻M士。知和州含山縣,后以岳飛等薦改知光澤縣。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知衡州(《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事見明《八閩通志》卷四九、六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2—1182 【介紹】: 宋潤州金壇人,字晞顏,一作希顏,號洮湖。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累官知蘄州,遷提點湖南刑獄,就除本路轉(zhuǎn)運判官。加直秘閣,徙知襄陽府,奉祠。又知衢、饒、信三州。喜作詩,好古物法書名畫。有《洮湖集》。
全宋詩
陳從古(一一二二~一一八二),字希顏,一作晞顏,號敦復先生(《誠齋集》卷四四《壓波堂賦》),鎮(zhèn)江金壇(今屬江蘇)人(同上書卷一二七《陳先生(維)墓志銘》)。維子。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調(diào)富陽尉,改邵州教授,監(jiān)行在左藏東庫。擢司農(nóng)寺主簿,坐法罷。起知蘄州。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為湖南提點刑獄,八年,除本路轉(zhuǎn)運判官。九年,知襄陽府。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貪墨不才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一○)。九年卒,年六十一。有詩集,已佚。事見《周文忠集》卷三四《陳公從古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歙州婺源人,字養(yǎng)正。高宗紹興八年進士。初為南劍州教授,后歷知舒、衡二州。有《柳集音辨》、《衡陽圖志》、《六朝事跡類編》等。
全宋文·卷四一二○
張敦頤(一○九六——一一八三),字養(yǎng)正,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紹興八年進士,授潭州左司理參軍,歷儀真、邵武、南劍教授。遷左奉議郎、充江南東路安撫司干辦公事。紹興末通判宣州,知舒、衡二州,主管臺州崇道觀,乞致仕,官至朝奉大夫。淳熙十年卒,年八十八。著有《六朝事跡類編》十四卷(存)、《韓柳音辨》二卷(存)。見本書所收張南俊《故衡陽郡太守張公埋文》(《全宋文》卷五○○二)及《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4—1190 【介紹】: 宋臨江軍人,徙居廬陵,字子澄,號靜春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知宜黃縣,以薦召對,論“古今未有俗不可變、弊不可革者”。歷太常寺主簿、差權(quán)發(fā)遣常州,改衡州。被誣告罷歸,筑槐陰精舍以講學。光宗立,起知袁州,病卒。初中進士后欲應博學宏詞科,及晤朱熹,遂志于理學。與呂祖謙、張栻神交,為汪應展、李燾敬慕。有《曾子內(nèi)外雜編》、《戒子通錄》、《墨莊總錄》及文集等。
全宋詩
劉清之(一一三四~一一九○),字子澄,學者稱鏡春先生,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靖之弟。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歷知建德、宜黃縣。孝宗召對,改太常主簿,通判鄂州,改知衡州。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以言者論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四八)。光宗即位,起知袁州,未赴而卒。年五十七。有文集、《衡州圖經(jīng)》等(《宋史·藝文志》),均佚,僅《戒子通錄》八卷傳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七、《宋元學案》卷五九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九
劉清之(一一三四——一一九○),字子澄,號靜春,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登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調(diào)萬安縣丞,知宜黃縣。丞相周必大薦于孝宗,召對稱旨,改太常寺主簿。通判鄂州。差權(quán)發(fā)遣常州,改衡州。光宗即位,起知袁州,疾作,猶貽書執(zhí)政論國事。紹熙元年卒,年五十七。清之少從兄靖之學,后見朱熹,遂致力于義理之學。著有《曾子內(nèi)外雜篇》、《訓蒙新書》、《外書》、《戒子通錄》(存)、《墨莊總錄》、《祭儀》、《時令書》、《續(xù)說苑》、《農(nóng)書》、文集。《宋史》卷四三七有傳,又見《朱文公文集》卷八七《祭劉子澄文》,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王光祖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王光祖,字仲顯,淮寧府(今河南淮陽)人,或作睢陽人。王堯臣五世從孫。建炎末隨祖王敷遷臨江軍(今江西清江),遂家焉。以門蔭入仕,居官廉勤,有志事功。歷知衡陽縣、昭、潭二州。丁內(nèi)艱,服除,知瓊州。紹熙中除都提舉兩廣鹽法,革鹽法之不便民者,公私利之。卒于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四四,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一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吳興人,寓居溧陽,字約之,號克齋。孝宗淳熙間,歷知衡州,提舉江東茶鹽,官終江東提刑。有《克齋詞》。
全宋詩
沈端節(jié),字約之,號克齋,吳興(今屬浙江)人,遷居溧陽(今屬江蘇)。歷知蕪湖縣,提舉江東茶鹽。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主管官告院(《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一之七三)。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知衡州(《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圖經(jīng)志》)。著有《克齋集》,已佚。清《溧陽縣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沈端節(jié),字約之,號克齋,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寓居溧陽。令蕪湖,知衡州,提舉江東茶鹽。乾道間主管官告院,淳熙間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克齋詞》(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一之七三,《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三。
趙逢龍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6—1263 【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應甫。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歷知興國、信、衢、衡、袁五州,提舉廣東、湖南、福建常平。居官以吏理民彝為言,尤究心荒政,以羨余為平糶本。后拜宗正少卿兼侍講,屢有奏疏。居家講道,四方名士皆從之游。
章良肱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章良肱,字翼之,處州麗水(今浙江麗水)人,治《尚書》,登淳熙十一年進士第。歷官校書郎、秘書郎、著作佐郎,知衡州。嘉定八年為兩浙路運判。十一年由宗正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宋會要輯稿》禮一八之二八,《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南宋制撫年表》。
孫德輿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五
孫德輿,字行之,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嘉定元年中進士第二名。五年,以秘書省正字主管戶部架閣文字。歷校書郎、著作佐郎,出知衡州,嘉定十三年為江西提刑。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選舉二一之一三、二二之二四,《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3—1265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君謀。理宗端平二年進士第一。授秘書郎。論對皆切時政。出知撫州,以正風教、扶善良為先。尋除刑部郎,以不善迎合為中外所攻,寢新命且貶一秩。景定中召為尚書右郎官,進大理少卿,祈免歸。
全宋詩
吳叔告(一一九三~一二六六),字君謀,莆田(今屬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以秘書正字召,累遷著作佐郎兼權(quán)都官郎中。四年,出知撫州。淳祐六年(一二四六),知袁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知漳州。五年,知衡州。景定元年(一二六○),知嚴州。二年,召除尚右郎官,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四年,提舉浙西常平。度宗咸淳元年除夕卒,年七十三。有《秋畦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四《吳君謀少卿墓志銘》。
全宋文·卷七七二五
吳叔告(一一九三——一二六五),字君謀,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端平二年狀元。嘉熙中歷秘書郎,出知撫州。景定中召為尚右郎官,仕至大理少卿,遂請老告歸。咸淳元年卒,年七十三。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四《吳君謀少卿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醴陵人,字起霖,一字季遠。少有志略,精于《春秋》學。理宗淳祐四年進士。歷知嘉興府。累官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景定二年,拜參知政事。三年,罷為湖南安撫使,判潭州。性伉直,不附賈似道。度宗即位,似道恐其召用,陰諷李雷應劾之,詔徙衡州居住,未至而歿。有文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2 【介紹】: 宋威州人,字德方,號讀山。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刑部侍郎。理宗淳祐九年拜參知政事,尋遷左丞相兼樞密使,封惠國公。以御史論擊宦官,讒者并劾方叔,遂罷相。度宗立,獻琴、鶴、金丹欲求進用,為賈似道所阻。咸淳七年詔敘復,致仕卒。
全宋詩
謝方叔(?~一二七二),字德方,威州(今四川理縣東南)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拜參知政事。十一年,為左丞相兼樞密使。以事罷,竄廣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敘復。度宗即位,賈似道再奪其職。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復官致仕,八年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七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六○
謝方叔(?——一二七二),字德方,號瀆山,威州(今四川理縣東北)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差知衡州,除宗正少卿,又除太常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遷殿中侍御史,授刑部侍郎,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淳祐九年拜參知政事,封永康郡侯。十一年特授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尋拜左丞相兼樞密使,進封惠國公。為權(quán)珰所惡,遂罷相,竄廣南。度宗即位,以一琴一鶴金丹一粒來獻。咸淳八年卒,特贈少師。見《宋史》卷四一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眉州彭山人,字時發(fā),號見山。理宗淳祐七年以胄試第一入太學,升內(nèi)舍。嘗率同舍叩閽極言時事。寶祐元年登進士第。調(diào)復州教授,歷通判臺、揚二州,累遷秘書少監(jiān)兼崇政殿說書,進權(quán)工部侍郎兼給事中,尋兼國子祭酒。丐祠,以集英殿修撰知泉州。有《見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