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衣冠  拼音:yī guān
1.衣服和帽子?!墩撜Z。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儒林外史》第一回:「又在楚辭圖上看見畫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頂極高的帽子,一件極闊的衣服?!购蠓褐敢轮?、穿戴。唐。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br />2.代稱仕宦顯達、名門望族。如:「衣冠之族」。唐。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詩:「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br />3.借指文明禮教。如:「衣冠之俗」、「衣冠文物之邦」。
《漢語大詞典》:衣冠
穿衣戴冠。 漢 劉向 說苑·修文:“ 孔子 見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處。弟子曰:‘夫子何為見此人乎?’曰:‘其質(zhì)美而無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華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晝睡,每自旦酣寢,至暮始興,盥濯櫛漱,衣冠而出?!?span id="jacapzf" class="book">《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帳,中軍傳呼 倭 目一人進見?!?/div>
分類:戴冠
《國語辭典》:掛衣冠  拼音:guà yī guān
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金。王寂〈日暮倚杖水邊〉詩:「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div>
《國語辭典》: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辭去官職。參見「掛冠」條。唐。岑參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詩:「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div>
《國語辭典》:掛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后比喻辭官?!赌淆R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chǎn)》:「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舍家業(yè),隱于太平。」宋。歐陽修 送襄陵令李君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缚蠢鲜琅_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挂沧鳌笒旃凇?、「掛衣冠」。
《漢語大詞典》:白衣冠
舊時喪吊用的冠服。史記·刺客列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span id="ypephjy" class="book">《明史·海瑞傳》:“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絶?!?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這位 柳先生 竟是 荊軻 之流,我輩當以白衣冠送之。” 吳恭亨 《感時寄君復鈍庵》詩之二:“孰令致之紅恐怖,環(huán)看送者白衣冠?!?/div>
分類:冠服
《漢語大詞典》:衣冠客
指做官者。 唐 元結 《無為洞口作》詩:“愛此踟躕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清 王晫 今世說·棲逸:“﹝ 邱維正 ﹞不見衣冠客,田夫牧豎相爾汝,懽甚?!?/div>
分類:做官
《漢語大詞典》:畫衣冠(畫衣冠)
傳說上古有象刑,即以異常的衣著象征五刑表示懲誡。犯人穿著特殊標志的衣冠代替刑罰,稱為“畫衣冠”。慎子·逸文:“ 有虞 之誅,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菲履當刖,以艾韠當宮,布衣無領當大辟……畫衣冠,異章服,謂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漢 桓寬 鹽鐵論·詔圣:“ 唐 虞 畫衣冠非阿, 湯武 刻肌膚非故,時世不同,輕重之務異也?!?span id="uhayjpr" class="book">《后漢書·酷吏傳論》:“古者敦庬,善惡易分。至於畫衣冠,異服色,而莫之犯?!?明 宋濂 《畫原》:“至於辨章服之有制,畫衣冠以示警飭……又烏可以廢之哉?”
《國語辭典》:衣冠?! ?span id="hqrtmbz" class='label'>拼音:yī guān zhǒng
僅埋葬死者衣冠的墳墓。
《國語辭典》:衣冠冢(衣冠塚)  拼音:yī guān zhǒng
只埋葬死者生前的衣服、帽子等物品的墳墓。如:「由于一直找不到尸首,家人只好為他立了個衣冠冢?!?/div>
《漢語大詞典》:游衣冠
漢 代制度,每月初一將 高帝 的衣冠從陵墓的宮殿中移到祭祀 高帝 的宗廟里去,謂之“游衣冠”。漢書·叔孫通傳“陛下何自筑復道 高帝 寢,衣冠月出游 高廟 ” 唐 顏師古 注:“ 應劭 曰:‘月旦出 高帝 衣冠,備法駕,名曰游衣冠。’謂從 高帝 陵寢出衣冠,游於 高廟 ,每月一為之, 漢 制則然?!?/div>
《漢語大詞典》:衣冠墓
即衣冠冢。 柳亞子 有《碧云寺謁孫先生衣冠墓》詩。參見“ 衣冠冢 ”。
《國語辭典》:衣冠?! ?span id="2qxvkvn" class='label'>拼音:yī guān zhǒng
僅埋葬死者衣冠的墳墓。
《國語辭典》:衣冠冢(衣冠塚)  拼音:yī guān zhǒng
只埋葬死者生前的衣服、帽子等物品的墳墓。如:「由于一直找不到尸首,家人只好為他立了個衣冠冢?!?/div>
《國語辭典》: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衣冠)  拼音:yōu mèng yī guān
春秋時楚藝人優(yōu)孟,滑稽多智,擅長諷諫。楚相孫叔敖死后,其子窮困無依,優(yōu)孟著敖衣冠,仿其神態(tài)見楚莊王。莊王大驚,優(yōu)孟乃趁機諷諫,使孫叔敖之子得到封地,保有富貴。見《史記。卷一二六?;鼈鳌?yōu)孟傳》。后用以指登場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難道偌大的官場,真?zhèn)€便同優(yōu)孟衣冠,傀儡兒戲一樣?!挂沧鳌敢鹿趦?yōu)孟」。
《分類字錦》:萬國衣冠(萬國衣冠)
王維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分類:朝會
《分類字錦》:毋慕衣冠
蘇轍 次韻子瞻送千乘千能詩 勸爾勤孝友,慎毋慕衣冠。
分類:從子
《分類字錦》:衣冠月游
漢書叔孫通傳:惠帝為東朝長樂宮,及間往,數(shù)蹕煩民,作復道,方筑武庫南。通奏事,因請間曰:陛下何自筑復道,高帝寢,衣冠月出游高廟?子孫奈何乘宗廟道以行哉?惠帝懼曰:急壞之。通曰: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廣宗廟,大孝之本。上乃詔有司立原廟。注:師古曰:謂從高帝陵寢,出衣冠游于高廟。每月一為之。
分類:宗廟
《國語辭典》:衣冠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  拼音:yī guān yōu mèng
登場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參見「優(yōu)孟衣冠」條。
《國語辭典》:優(yōu)孟衣冠(優(yōu)孟衣冠)  拼音:yōu mèng yī guān
春秋時楚藝人優(yōu)孟,滑稽多智,擅長諷諫。楚相孫叔敖死后,其子窮困無依,優(yōu)孟著敖衣冠,仿其神態(tài)見楚莊王。莊王大驚,優(yōu)孟乃趁機諷諫,使孫叔敖之子得到封地,保有富貴。見《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yōu)孟傳》。后用以指登場演戲或假扮古人、模仿他人?!秲号⑿蹅鳌返谒摹鸹兀骸鸽y道偌大的官場,真?zhèn)€便同優(yōu)孟衣冠,傀儡兒戲一樣。」也作「衣冠優(yōu)孟」。
《國語辭典》:衣冠濟楚(衣冠濟楚)  拼音:yī guān jǐ chǔ
服飾整齊漂亮。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濟楚龐兒俊,可知道引動俺鶯鶯?!乖?。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清晝套〉:「尋故友,出來的衣冠濟楚,像兒端嚴?!挂沧鳌敢鹿邶R楚」。
《國語辭典》:衣冠楚楚  拼音:yī guān chǔ chǔ
服飾整齊鮮麗。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想當初風塵落落誰憐憫?到今日衣冠楚楚爭親近?」也作「衣裳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