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2詞典 1分類詞匯 261
共262,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自達
載道
詩意
致敬
言言
流布
致辭
說話
傷今
祝頌
致誠
尚文
音樂
馳誠
句子
《漢語大詞典》:自達(自達)
(1).自己勉力以顯達。晉書·王裒傳:“鄉(xiāng)人 管彥 少有才而知名, 裒 獨以為必當自達,拔而友之?!?宋 歐陽修 《舉梅堯臣充直講狀》:“雖知名當時,而不能自達?!?宋 曾鞏 《祭董君文》:“君能自達,可以無悲;親戚念君,能不歔欷!”
(2).表達自己的意思。 唐 元稹 《蟲豸詩》序:“又 荊州 樹木洲渚處,晝夜常有翅羽百族鬧,心不得閒靜,因為《有鳥》二十章以自達?!?宋 蘇轍 《上皇帝書》:“則其思報之誠,沒世而不能自達。” 清 侯方域 《王猛論》:“﹝ 王猛 ﹞志不肯輕出,而又無以自達于 晉 ,故寧隱焉?!?br />(3).自然顯達。列子·力命:“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
《國語辭典》:載道(載道)  拼音:zài dào
1.充滿于道路。如:「怨聲載道」。
2.宣揚圣賢之道。如:「文以載道」。宋。周敦頤《通書。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國語辭典》:詩意(詩意)  拼音:shī yì
足以讓人吟詠的情味。如:「詩意盎然」。
《國語辭典》:致敬  拼音:zhì jìng
表示敬意?!蹲髠?。成公十三年》:「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三國演義》第一○回:「知操父經(jīng)過,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
《國語辭典》:言言  拼音:yín yín
和悅而恭敬的樣子。《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
分類:威嚴和敬
《國語辭典》:流布  拼音:liú bù
1.流傳散布。《后漢書。卷七八?;抡吡袀鳌堊尅罚骸讣熬煷髞y,錢果流布四海。」《南史。卷六九。列傳。沈炯》:「時有文章,隨即棄毀,不令流布。」
2.流露,表達。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世稱宋詩人,句律流麗,必曰陳簡齋;對偶工切,必曰陸放翁。今子西所作,流布自然,用故事古語,融化深穩(wěn),前乎二公已有若人矣?!?/div>
《國語辭典》:致辭(致辭)  拼音:zhì cí
在集會時,發(fā)表祝頌、歡迎、勉勵或答謝等的言辭。如:「主席致辭」、「來賓致辭」。《宋史。卷一四二。樂志十七》:「樂工致辭,繼以詩一章,謂之『口號』,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挂沧鳌钢略~」。
《國語辭典》:致語(致語)  拼音:zhì yǔ
宋、元時,樂人所進的祝頌詞?!端问?。卷一一三。禮志一六》:「八月,罷秋宴,以魏王出殯,翰林學士蘇軾不進教坊致語故也?!埂对?。卷七一。禮樂志五》:「樂止,念致語畢,樂作,奏長春柳之曲?!?/div>
《國語辭典》:說話(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發(fā)言、講話?!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杆译m然官員多,氣魄大,但是我老頭子說話,他也還信我一兩句。」《紅樓夢》第三回:「你們?nèi)チT!讓我們自在說話兒!」
2.言辭?!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介溪公最聽他的說話,凡疑難大事,必須與他商量。」
3.一種流行于唐宋時期的說唱藝術(shù),以講說歷史故事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顾巍亲阅痢秹袅讳?。卷二○。小說講經(jīng)史》:「說話者謂之『舌辯』,雖有四家數(shù),各有門庭?!?br />4.指責。如:「像這種事,你做得再好,還是會有人說話?!?br />5.事情?!督鹌棵贰返诎似呋兀骸敢蚝桶辰惴蛴行┱f話,大娘知道了,先打發(fā)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頓,趕出往家去了?!埂毒劳ㄑ浴>硪欢?。范鰍兒雙鏡重圓》:「這是紹興元年冬十二月內(nèi)的說話。到紹興二年春正月,韓公將建州城攻破。」
6.比喻時間極短。如:「請你等一會,他只稍說話間就會回來?!?br />7.以往國民小學國語科教學項目之一。如:「今天我們有說話課。」
《漢語大詞典》:傷今(傷今)
憂思今日。常用以表達對現(xiàn)狀的不滿。 宋 辛棄疾 《賀新郎·用前韻再賦》詞:“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閑卻持螯左手。漫贏得、傷今感舊?!?明 李時勉 《〈犁眉公集〉序》:“傷今悼古,牢籠百態(tài),可以超邁當世者,則於覆瓿集見之?!?魯迅 《準風月談·雙十懷古》:“附記:這一篇沒有能夠刊出,大約是被抽去了的,蓋雙十盛典,‘傷今’固難,‘懷古’也不易了。”
《漢語大詞典》:祝頌
向人表達良好愿望。例如:昏君深居宮中,所能聽到的盡是些祝頌阿諛之詞。
《漢語大詞典》:致誠(致誠)
(1).使誠心達到極點。文選·馬融〈長笛賦〉:“可以通靈感物,寫神寓意,致誠効志,率作興事?!?李善 注:“致,極也;効,驗也?!?br />(2).表達誠摯的情意。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乃能銜哀致誠,使 建中 遠具時羞之奠,告汝 十二郎 之靈。”
(3).極其真誠。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 伯皋 是致誠人,佛前至心祈禱?!?/div>
《漢語大詞典》:尚文
(1).崇尚文治。 晉 戴邈 《上表請立學?!?/a>:“夫治世尚文,遭亂尚武。文武遞用,長久之道。”
(2).通行以書面文字來表達意思。 唐
劉知幾 史通·言語:“逮 漢 魏 以降, 周 隋 而往,世皆尚文,時無專對。運籌畫策,自具於章表;獻可替否,總歸於筆札?!?/div>
《國語辭典》:音樂(音樂)  拼音:yīn yuè
人或樂器發(fā)出有一定規(guī)則、組織,用以傳達思想、感情的樂音。《西游記》第一二回:「唐王大駕,早到寺前。吩咐住了音樂響器?!埂都t樓夢》第四一回:「當下劉姥姥聽見這般音樂,且又有了酒,越發(fā)喜的手舞足蹈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馳誠(馳誠)
向遠方的人表達誠意。 唐 王維 《能禪師碑》:“九重延想,萬里馳誠。” 宋 陳師道 《后山叢談》卷三:“未果馳誠,先蒙飛翰,感銘忻慰,無以喻名?!?/div>
《國語辭典》:句子  拼音:jù zi
1.由單詞或復(fù)詞聯(lián)綴而成,表示完整意義的獨立語言單位,必須有代表人、事或物的主語,并有說明主語的謂語,如「鳥飛」、「孔子是圣人」。
2.比喻冷言冷語?!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八回:「說上去非但不聽,而且還要受他們的句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