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紹之。諸生。屢試不利,乃博涉經(jīng)史及漢唐以來名家文。工詩古文。居家有孝行。晚循資貢禮部,未仕卒。有《志山詩集》。
人物簡介
裘和尚。臺州人。亦國初僧。時往來天臺山。人以裘和尚稱之。不知其姓裘也名裘也。有異跡。嘗攜一小兒出游。途遇虎。妥尾馴伏于側(cè)。小兒歸語父母。師摩其首曰。莫說莫說。兒遂失音。有施師履者。亟穿走泥濘中。施者心悔。師還之。視之曾無纖染。一日訪檀越周氏。遇周婢采桑在野。師遽前擁抱之。引手捋其頸。似解縛狀。婢驚怒告其主。主責之曰。出家人。何輕薄如此。師曰。七日后。當自知之。主訝其語。至日置婢于室。以人守之。夜分守者假寐。醒視婢。已經(jīng)死矣。問師。師曰。昔見鬼以十索鎖其頸。吾斷之。未盡耳。華頂寺設(shè)修誦道場。師戒寺主曰。明日有火殃入寺。又明日火必起。次日忽一婦人從轎馬婢仆甚盛。乃預(yù)會建齋者。寺眾謂得檀施。心獨喜。謂師曰?;鹧臧苍?。師曰。今日齋主是也。汝等惟恐失之。數(shù)也奈何。忽火從中發(fā)。一寺為墟。師幻跡甚多。山中父老。猶能言之。后示化于天臺山?;笳Z虎小兒。始能復(fù)言。馬跡之跡。略與師同。凡朔望必還家謁父母。家去鼓山五十里。且石磴崎嶇。鄉(xiāng)人怪其來早。后期先往伺之。固跬步未嘗下山。而仍至家如嘗。福州路總管郭琛異之。舉為僧判。遂逃去。不知所終。二公示現(xiàn)海濱。與天風(fēng)海濤。同時答響。誠不可思議人也。
人物簡介
裘仕濂(1508年—?),字子憲,浙江紹興府嵊縣人,民籍。居二十九都,師從緒山先生錢德洪,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九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進士。授常州府推官,二十八年十一月選授廣西道試御史,風(fēng)節(jié)凜然,刷卷河南,??狈e案,以勞瘁卒。
人物簡介
李裘,字紹冶,一字廷美,號念所,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刑部主事,升光祿寺丞,以病告歸卒。他是二十九年進士李伸的從子,叔侄同一日出生,李裘后李伸一科中進士,當時金花連捷,錦服交輝,鄉(xiāng)里人們都很艷羨。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謝裘,字子美,直隸太平府當涂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三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七十六名,登二甲第二十二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644—1729 【介紹】: 清浙江慈溪人,字殷玉??滴跷迨哪赀M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時年逾七十。工詩文。有《復(fù)古堂集》、《橫山詩文集》、《玉湖詩綜》、《明史·崇禎長編》。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九
裘璉,字殷玉,慈溪人。康熙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有《橫山集》。維基
裘璉(1644年—1730年),字殷玉,號蔗村,又號廢莪子,學(xué)者稱橫山先生,浙江慈溪人,清朝劇作家、方志學(xué)者,同進士出身。裘璉于科場失意多年??滴醵辏?687年)曾參與編纂《大清一統(tǒng)志》,主纂《三楚志》。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中乙未科同進士,已年逾古稀。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乞歸。年輕時曾創(chuàng)作《擬張良招四皓書》,有“欲定太子,莫若翼太子;欲翼太子,莫若賢太子”、“先生一出而太子可安,天下可定”等對白,為當時廣為傳誦。雍正七年(1729年)有人告發(fā)《擬張良招四皓書》是裘璉替廢太子允礽出謀劃策所作,當時八十五歲高齡的裘璉因此被捕,次年六月死于北京獄中。
人物簡介
裘充美,字大文,故亭,直隸省順天府昌平州(今北京昌平)人。同進士出身??滴跏迥辏?676年)登進士,授內(nèi)閣中書??滴跏吣辏?678年)任山西鄉(xiāng)試副考官??滴醵辏?681年)任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兩淮巡鹽御史。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武進人,字侯赤,一字裘萼。趙申喬子??滴跛氖四隊钤?,授修撰,入直南書房。落職后,以大臣子弟從軍肅州,督運所節(jié)費用,均以歸公。以父喪歸,哀毀卒。工詩文,通籍后,研治天文數(shù)學(xué)。有《裘萼公剩稿》。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七
趙熊詔,字侯赤,一字裘萼,武進人??滴跫撼笠患滓幻M士,授修撰,歷官侍讀。有《趙裘萼剩稿》。維基
趙熊詔(1663年—1721年),字侯赤,又字裘萼,號學(xué)了氏。江蘇武進人。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狀元。趙熊詔生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從小即協(xié)助父親處理公文??滴跞四辏?699年),中順天鄉(xiāng)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參與修纂《淵鑒類函》、《康熙字典》,入值南書房。因遭同僚誣陷被降級留任。官至翰林院侍讀,以父憂歸,哀痛逾恒,康熙六十年(1721年)卒。著有《裘萼公剩稿》四卷,《航中帆》(《太上感應(yīng)篇注訓(xùn)證》)。民國29年墓被發(fā),棺中殉葬珍物、盡被盜去、靴帽狼藉、尸身赤體橫臥草地、皮縐乾癟、數(shù)百年來并未腐爛、白須盈尺、兩目深陷、因受日光薰曝、尸已變黑、經(jīng)守墓鄉(xiāng)民報明其后裔趙民軒、赴鄉(xiāng)重行棺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