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86
典故
8
詞典
221
分類詞匯
37
佛典
1
其它
19
共286,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閎襟
梵襟
大襟
襟冕
襟屏
襟曲
指腹裁襟
逸襟
稚子齊襟
竹碧衣襟
整襟危坐
正襟危坐
枕山襟海
藻暢襟靈
捉襟見肘
《漢語大詞典》:
閎襟(閎襟)
宏大的襟懷。 明 吾丘瑞
《運甓記·棄官就辟》
:“我吐閎襟,吸長鯨,揮短劍,斬癡豶,氣挽天河洗甲兵?!?/div>
分類:
宏大
襟懷
《漢語大詞典》:
梵襟
指僧衣。 宋
林逋
《和陳湜贈希社師》
:“瘦靠欄干搭梵襟,緑荷階面雨花深?!?/div>
分類:
僧衣
《國語辭典》:
大襟
拼音:
dà jīn
衣服邊緣盤紐扣的地方。也作「大衿」。
分類:
大襟
紐扣
一側(cè)
中式
上衣
袍子
面部
《漢語大詞典》:
襟冕
衣襟和冠冕。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
《
南齊書·崔祖思傳
》
:“
《
禮
》
《誥》
者,人倫之襟冕,帝王之樞柄。”
分類:
衣襟
冠冕
《漢語大詞典》:
襟屏
像衣襟一樣屏蔽于前。比喻地勢重要。 宋
秦觀
《安都策》
:“夫 長安 之地,左 殽 函 ,右 隴 蜀 ,襟屏 終南 、 太華 之山,縈帶 涇 渭 洪 河 之水,地方數(shù)千里,皆膏腴沃野。”
分類:
衣襟
屏蔽
地勢
勢重
《國語辭典》:
襟曲
拼音:
jīn qū
內(nèi)心深處的情懷。如:「他把握良機,一訴襟曲,終于獲得伊人的芳心。」
分類:
內(nèi)心深處
情懷
《國語辭典》:
指腹裁襟
拼音:
zhǐ fù cái jīn
父母為尚在腹中的子女訂婚約。參見「指腹割衿」條。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三出:「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說到納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沒有。何曾得有個女婿來?」
《國語辭典》:
指腹割衿
拼音:
zhǐ fù gē jīn
一種古代的婚俗。雙方父母為腹中嬰兒預(yù)訂婚約,割下衣衿,互相交換,以為信物。《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諸男女議婚,有以指腹割衿為定者,禁之?!挂沧鳌钢父共媒蟆?。
分類:
割取
幼兒
衣襟
信物
《漢語大詞典》:
逸襟
高雅飄逸的襟懷。 清
方履篯
《武陟縣志·敘錄》
:“古蹟志者,所以寄幽情於巖壑,蕩逸襟於池榭?!?/div>
分類:
高雅
飄逸
襟懷
《分類字錦》:
稚子齊襟(稚子齊襟)
盧綸
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詩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齊襟讀古論。
分類:
襟
《分類字錦》:
竹碧衣襟
孟郊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詩
松氣清耳目,竹氛碧衣襟。
分類:
游覽
《國語辭典》:
整襟危坐
拼音:
zhěng jīn wéi zuò
整理服裝儀容,端正的坐好。形容態(tài)度神情莊重嚴(yán)肅。《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傳六。李道傳傳》:「雖處暗室,整襟危坐,肅如也?!挂沧鳌刚笪W埂?/div>
分類:
整衣
端坐
嚴(yán)肅
拘謹(jǐn)
《國語辭典》:
正襟危坐
拼音:
zhèng jīn wéi zuò
整理服裝儀容,端正的坐好。形容莊重嚴(yán)肅的樣子?!妒酚?。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顾?。
蘇軾
赤壁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也作「整襟危坐」。
分類:
整理
衣服
端正
地坐
嚴(yán)肅
拘謹(jǐn)
《漢語大詞典》:
枕山襟海
靠山依海。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古榆關(guān)》
:“本朝 武寧王 徐達 經(jīng)略北邊,謂是枕山襟海,實 遼薊 咽喉,乃移關(guān)於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 明
張煌言
《山頭重筑海塘碑記》
:“ 臺 之 緱城 ,枕山負(fù)海?!?/div>
分類:
靠山
《分類字錦》:
藻暢襟靈(藻暢襟靈)
韓休蘇颋文集序:故情發(fā)于中,而申之以歌詠;文生于情,而飾之以辭彩。所以立言會友,感物造端,藻暢襟靈,導(dǎo)揚隱伏,潤彼金石,流于管弦,以告其成功,而懿我文德者也。
《國語辭典》:
捉襟見肘(捉襟見肘)
拼音:
zhuō jīn xiàn zhǒu
形容人衣衫破敗。參見「捉襟肘見」條?!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四回:「攤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紀(jì)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比喻生活極為窮困,或是無法顧及整體,照顧不周的窘態(tài)。唐。
李商隱
上尚書范陽公第三啟
:「捉襟見肘,免類于前哲;裂裳裹踵,無取于昔人?!?/div>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