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官屬(官屬)  拼音:guān shǔ
所屬的官吏?!吨芏Y。天官冢宰。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屬,以舉邦治。」?jié)h。鄭玄。注:「鄭司農(nóng)云:『官屬,謂六官,其屬各六十。』」《左傳。襄公十三年》:「晉侯難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屬,以從于下軍禮也?!?/div>
《國語辭典》:宥密  拼音:yòu mì
1.深廣、靜密?!对娊?jīng)。周頌。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埂稑犯娂?。卷七。郊廟歌辭七。唐禪社首樂章。雍和》:「夙夜宥密,不敢寧宴?!?br />2.樞密院。因掌管軍事機密,故稱為「宥密」。宋。蘇軾賜正議大夫樞密院事安燾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div>
《國語辭典》:喉舌  拼音:hóu shé
1.咽喉與口舌。
2.比喻掌握機要,負責(zé)傳達國君命令的重要官員?!对娊?jīng)。大雅。烝民》:「出納王命,王之喉舌。」?jié)h。揚雄尚書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br />3.比喻口才、言辭。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八。雜說下》:「昔魏史稱朱異有口才、摯虞有筆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辭本異?!?br />4.比喻代言人。如:「民意代表是人民的喉舌?!?br />5.比喻要害之處或交通要道。《南齊書。卷四八。劉繪傳》:「南康是三州喉舌,應(yīng)須治干。」
《漢語大詞典》:薇省
紫薇省的簡稱。借指中樞機要官署。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 任田 我同榜,薇省班稍后。” 清 趙翼 《胡豫堂視學(xué)江南相見話舊》詩:“三十年前同館閣,薇省花磚履交錯?!眳⒁姟稗痹?。
《漢語大詞典》:薇垣
(1). 唐 開元 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 元 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時常以薇垣稱相當(dāng)于中書省的中樞機構(gòu)或布政司。 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昔年蘭省,已頒錦軸之榮;今日薇垣,又捧綸音之盛?!?清 趙翼 《戲為迭字體寄邵耐亭》詩:“憶昔與君初結(jié)交,儤值薇垣情最密?!?br />(2).紫微垣的省稱。 明 王猷定 《軍山看日出》詩:“長鯨鼓浪吼天門,北斗薇垣辨不得?!?清 吳偉業(yè) 《思陵長公主挽詩》:“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
《漢語大詞典》:正印
(1).猶正宗。 宋 王邁 《代通舶使啟》:“追 河閒 于千載,后得禮樂之盛,心夢 太白 于三生前,傳文章之正印。”
(2). 明 制,某些重要官職(如御史)鑄有二印。其一為職官本人掌管,謂之“副印”;其一藏于內(nèi)府,謂之“正印”。有事則受“正印”而出,復(fù)命時則仍上交朝廷。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鄭克塽 降日。奏繳 延平王 冊一付, 延平王 印一顆,招討大將軍正印一顆,副印一顆,蓋副印用以隨帶軍前者?!眳㈤?span id="c7vtgbs" class="book">《明史·輿服志四》。
(3).正方形的官印。 清 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縣等各級地方長官均用正印,故府州縣官又稱正印或正印官。《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回:“既然有路子,為什么不過班做知縣,到底是正印。”
《漢語大詞典》:守丞
輔助郡守縣令的主要官吏。史記·陳涉世家:“攻 陳 , 陳 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漢書·陳勝傳引此文, 顏師古 注:“守丞,謂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 漢 《倉頡廟碑側(cè)》:“ 衙 守丞 臨晉 張疇 字 元德 ,五百?!?衙 , 左馮翊 的屬縣。一說為郡守丞,或守獄官之丞?;蚩ほ∈刿≈?。參閱漢書·丙吉傳 顏師古 注、 王先謙 補注。
《漢語大詞典》:重職(重職)
重要官職。漢書·儒林傳·張山拊:“出則參冢宰之重職,功列施乎政事。”后漢書·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 章 ( 閻章 )精力曉舊典,久次,當(dāng)遷以重職?!?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驟使重職,人心不服。”
分類:要官官職
《漢語大詞典》:近要
指接近皇帝的重要官職或官員。北齊書·高乾傳:“ 尒朱榮 以 乾 前罪,不應(yīng)復(fù)居近要, 莊帝 聽 乾 解官歸鄉(xiāng)里。” 宋 梅堯臣 《彥國通判絳州》詩:“復(fù)與任浮沉,未嘗趨近要。以此雖處貧,寧防俗者誚?!?/div>
《漢語大詞典》:貴選(貴選)
指朝廷重要官員的人選。 明 王文祿 《求志編》卷一:“諫職之貴選也,必抱誠直奮不顧身之志,又能為委曲明暢之疏,以動明主之聽?!?/div>
《漢語大詞典》:禁要
指禁省官署中的機要官職。《宋書·顏竣傳》:“虛竊國靈,坐玷禁要,聞命慚惶,形魂震越?!?span id="acvpdtj" class="book">《北史·后妃傳上·魏宣武靈皇后胡氏》:“ 鄭儼 污亂宮掖,勢傾海內(nèi), 李神軌 、 徐紇 并見親侍,一二年中位總禁要?!?span id="xmicylf" class="book">《新唐書·鄭綮傳》:“遷給事中, 杜弘徽 任中書舍人, 綮 以其兄 讓能 輔政,不宜處禁要,上還制書,不報,輒移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