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4,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眼界
孤懷
局促
俗子
達士
淺陋
器識
庸人
俗士
管見
遠見
深識
眼力
雄談
深見
《國語辭典》:眼界  拼音:yǎn jiè
目力所及的界限。亦指所經(jīng)歷事物的范圍。《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五河縣人眼界小,便闔縣人同去奉承他。」
《漢語大詞典》:孤懷(孤懷)
(1).孤高的情懷。 唐 孟郊 《連州吟》:“孤懷吐明月,眾毀爍黃金?!?宋 曾鞏 《回樞密侍郎狀》:“孤懷易感,重誼難忘。”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世事憑陵劫,孤懷寄落塵?!?br />(2).獨特的見識。 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班 氏閎識孤懷,不逮 子長 遠甚?!?孫中山 《〈民報〉發(fā)刊詞》:“求其斟時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謂對癥發(fā)藥者,已不可見,而況夫孤懷閎識,遠矚將來者乎?”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狹小?!段倪x。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間狹小。三國。魏。阮籍〈元父賦〉:「故其城郭,卑小局促?!挂沧鳌妇执佟?、「跼促」。
3.不安適的樣子?!队魇烂餮浴>矶?。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覺局促,本是能飲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強他?!挂沧鳌妇执佟?、「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遷傳》:「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間耳?!?/div>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狹小。如:「你這樣心胸局促的人,是無法成大器的?!挂沧鳌妇执佟埂ⅰ港R促」。
2.形容空間狹小。如:「這房間太局促,能不能換一間大一點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適的樣子。如:「他鮮少上臺說話,難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狹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間狹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適的樣子。也作「局促」、「局促」。
《國語辭典》:俗子  拼音:sú zǐ
凡俗的人?!度龂萘x》第七五回:「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西游記》第一回:「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div>
《國語辭典》:達士(達士)  拼音:dá shì
見識高超,不同凡俗的人?!逗鬂h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至人能變,達士拔俗。」唐。元稹《鶯鶯傳》:「如或達士略情,舍小從大,以先配為丑行,以要盟為可欺?!?/div>
《國語辭典》:淺陋(淺陋)  拼音:qiǎn lòu
見聞少而粗淺鄙陋?!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装矅鴤鳌罚骸钙驍?shù)簡,文意淺陋?!埂都t樓夢》第一○回:「晚生粗鄙下士,本知見淺陋?!?/div>
《國語辭典》:器識(器識)  拼音:qì shì
氣度才識?!稌x書。卷三六。張華傳》:「器識弘曠,時人罕能測之。」《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若不采其言而觀其行,審其意而察其忠,則何以見器識之淺深,知任用之當否?」
《國語辭典》:庸人  拼音:yōng rén
平凡的人。《戰(zhàn)國策。趙策三》:「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赋蓴≌撊耍淌怯谷酥?。」
《國語辭典》:俗士  拼音:sú shì
1.見識淺陋的人?!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儒生俗士,豈識時務(wù),識時務(wù)者在乎俊杰。」
2.鄙俗的人?!段倪x??字晒?。北山移文》:「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div>
《國語辭典》:管見(管見)  拼音:guǎn jiàn
自謙見識狹小?!稌x書。卷五四。陸云傳》:「茍有管見,敢不盡規(guī)?」
《國語辭典》:遠見(遠見)  拼音:yuǎn jiàn
高遠的見識。《三國演義》第二九回:「為今之計,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為輔,然后江東可定也。」《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高明遠見的,不消鄉(xiāng)民多說?!?/div>
《漢語大詞典》:深識(深識)
(1).謂見識深遠。 漢 班彪 《王命論》:“超然遠覽,淵然深識?!?span id="ilnjs2v" class="book">《后漢書·杜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華 著論言龜卜可廢,可謂深識之士矣?!?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 海瑞 ﹞真是錚錚一漢子,但只是有些風(fēng)顛,又寡深識?!?br />(2).指有深刻見識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接疏:“以長才而遇深識,則不待歷試,而相知之情已審矣。”
(3).深知,深刻了解。 明 李贄 初潭集·師友六·隱逸:“ 李德裕 稱之曰:‘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 嚴光 之比。’非但善狀 志和 ,亦且深識 嚴光 ?!?/div>
《國語辭典》:眼力  拼音:yǎn lì
1.眼睛看東西的能力。唐。劉禹錫〈閒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詩:「減書存眼力,省事養(yǎng)心王?!?br />2.識見。《西游記》第二七回:「當時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亂道!」《紅樓夢》第三二回:「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div>
《漢語大詞典》:雄談(雄談)
(1).高談闊論。 唐 王勃 《山亭興序》:“雄談逸辯,吐滿腹之精神?!?明 李東陽 《冰玉齋記》:“若 明仲 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為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佟客:“ 董 按膝雄談,惟敬聽而已?!?br />(2).指見識廣博、寓義深刻的言論。 唐 盧藏用 《答宋兼貽平昔舊游》詩:“雄談盡物變,精義解人頤?!?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叔叔,這一段雄談,果然説得好聽也。”
《漢語大詞典》:深見(深見)
(1).透徹地了解。漢書·師丹傳:“深見天命,燭知至德?!?span id="q6mz16i" class="book">《漢書·王莽傳上》:“太后圣德昭然,深見天意?!?br />(2).深遠的見識。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才多深見,氣有遠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