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6
典故
1
詞典
5
分類詞匯
208
佛典
2
共216,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注文
新解
解駁
解難
轉(zhuǎn)注
釋義
比作
問疑
問題
慰喻
通訓(xùn)
謔語
易字
原夢
軒天
《國語辭典》:
注文
拼音:
zhù wén
注解的文字。如:「閱讀古代典籍,必須廣泛參照前輩學(xué)者所作的注文,如此才能充分了解文義!」
分類:
注文
解釋
字句
正文
文字
《國語辭典》:
新解
拼音:
xīn jiě
新的答案或解釋。如:「他嘗試從不同的方向來分析這個(gè)問題,以求得新解?!?/div>
分類:
新解
答案
解釋
《漢語大詞典》:
解駁(解駁,解駮)
(1).離散間雜。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
:“云陰解駮,日光穿漏?!?宋
陸游
《昆侖行》
:“陰云解駁朝暾紅, 黃河 直與 昆侖 通?!?金
元好問
《賦邢州鵲山》
詩:“蒼茫失層疊,解駁見縈帶。” 清
錢謙益
《游黃山記》
之三:“云氣解駮,如浪文水勢?!?br />(2).解釋辯正。 清 毛岳
《贈奉直大夫福建臺灣縣知縣姚君墓志銘》
:“始編修君問學(xué)淹沉,穿并奧賾。凡有所考覈解駮,都不纂述,輒注于簡,或?qū)憚e紙附之?!?
分類:
解釋
離散
間雜
辯正
《國語辭典》:
解難(解難)
拼音:
jiě nàn
解決困難。如:「排紛解難」。
分類:
解除
災(zāi)難
《國語辭典》:
轉(zhuǎn)注(轉(zhuǎn)注)
拼音:
zhuǎn zhù
1.轉(zhuǎn)相流注。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漸江水注》:「江水翼縣轉(zhuǎn)注,故有東渡西渡焉?!?br />2.六書之一。由一形衍化,音近義同,可以彼此輾轉(zhuǎn)相注者。如:考、老諸字。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五曰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div>
分類:
轉(zhuǎn)向
輾轉(zhuǎn)
轉(zhuǎn)移
六書
六書之一
酒注子
相授
集中
流注
后人
解釋
大有
歧異
戴震
《國語辭典》:
釋義(釋義)
拼音:
shì yì
1.解釋文義。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
:「昔孝宣會諸儒于石渠,章帝集學(xué)士于白虎,通經(jīng)釋義,其事優(yōu)大?!?br />2.佛教的思想。《北史。卷三。魏高祖孝文帝本紀(jì)》:「善談莊、老,尤精釋義。」
分類:
解釋
佛教
釋詞
釋義
佛教教義
義理
詞義
教義
闡明
文義
意義
文字
《漢語大詞典》:
比作
相比(如為了解釋說明的目的);比喻,比擬。例如:將人的牙齒比作珍珠;把他比作神。
分類:
比作
相比
了解
解釋
說明
比擬
《漢語大詞典》:
問疑(問疑)
請求解釋疑難。 唐
司空曙
《寄天臺秀師》
詩:“永愿親瓶屨,呈功得問疑。”
分類:
請求
求解
解釋
釋疑
疑難
《國語辭典》:
問題(問題)
拼音:
wèn tí
1.事態(tài)的嚴(yán)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如:「犯罪問題」、「公害問題」。
2.考試時(shí)的題目。如:「期末考的問題出得太偏僻了?!?/div>
分類:
問題
要求
關(guān)鍵
事故
需要
回答
意外
究討
討論
要之
解釋
題目
解決
矛盾
疑難
《漢語大詞典》:
慰喻
亦作“ 慰諭 ”。
(1).撫慰;寬慰曉喻。
《
列子·周穆王
》
:“﹝老役夫﹞昔昔夢為國君,居人民之上,總一國之事,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無比。覺則復(fù)役,人有慰喻其懃者?!?span id="qeqjvyy" class="book">《
三國志·魏志·張魯傳
》:“ 太祖 入 南鄭 ,甚嘉之,又以 魯 本有善意,遣人慰喻?!?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
:“筆墨精勁,慰諭曲折,深開憂灼煩苦之抱?!?清
王韜
《琉球朝供考》
:“ 明太祖 遣使慰諭?!?br />(2).謂解釋寬慰。
《
漢書·東方朔傳
》
:“ 朔 因著論,設(shè)客難己,用位卑以自慰諭?!?/div>
分類:
撫慰
解釋
寬慰
曉喻
《漢語大詞典》:
通訓(xùn)(通訓(xùn))
(1).普遍的訓(xùn)誡。
《陳書·宣帝紀(jì)》
:“戢情懷善,有國之令圖;拯弊救危,圣范之通訓(xùn)?!?唐
楊炯
《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
:“ 公叔 列國之倍臣,猶安社稷, 黔婁 匹夫之介節(jié),不忘仁義,古今以為通訓(xùn),書籍以為美談。”
(2).訓(xùn)詁學(xué)名詞。在字書或古書的注釋中對多義字根據(jù)通常使用的意義所加的解釋。如“庸”字訓(xùn)“用”,訓(xùn)“常”,訓(xùn)“眾”;其中在古書中訓(xùn)“用”者為常見的訓(xùn)釋,“用”就是通訓(xùn)。
分類:
通訓(xùn)
普遍
訓(xùn)詁學(xué)
訓(xùn)誡
字書
古書
注釋
意義
解釋
《漢語大詞典》:
謔語
在明確某一短語的含義時(shí)用另一組現(xiàn)成的與之押韻的詞來作解釋的詞語。例如:笨小雌馬是笨馬的謔語。
分類:
謔語
明確
短語
含義
一組
現(xiàn)成
押韻
作解
解釋
詞語
《國語辭典》:
易字
拼音:
yì zì
訓(xùn)詁學(xué)上指換別的字來解釋本字字義。如天,顯也,在上高顯也。
分類:
更改
訓(xùn)詁學(xué)
文字
字號
解釋
本字
意義
《漢語大詞典》:
原夢(原夢)
圓夢,解釋夢兆。 宋
陸游
《晝睡》
詩:“童子解原夢,篝火具茶杯。” 宋 黃休復(fù)
《
茅亭客話·費(fèi)尊師
》
:“頃有一士人能原夢,遂撰一夢請占之,災(zāi)祥皆驗(yàn)?!?/div>
分類:
圓夢
解釋
夢兆
《漢語大詞典》:
軒天(軒天)
(1).古代解釋天體的一種學(xué)說。認(rèn)為天體北高南低,若車之軒。 唐
李淳風(fēng)
《
乙巳占·天象
》
:“論天體象者,凡有八家:一曰渾天,即今所載 張衡
《靈憲》
是也……四曰軒天, 姚信 所説。”
(2).高達(dá)青天。 明 瞿士達(dá)
《重修于公祠記》
:“乃知上帝之所顧懷,不在磊磊軒天之奇,而在循循務(wù)民之事?!?/div>
分類:
高達(dá)
解釋
青天
天體
種學(xué)
學(xué)說
北高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