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6
典故
1
詞典
5
分類詞匯
208
佛典
2
共216,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象辭
疏解
解何
說解
象傳
句解
解析
散陽
隸釋
敷訓(xùn)
注述
孔疏
釋言
辨釋
意釋
《國語辭典》:
象辭(象辭)
拼音:
xiàng cí
《易經(jīng)》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也稱為「象傳」。
分類:
解釋
卦象
爻象
《國語辭典》:
疏解
拼音:
shū jiě
疏通解除緊繃的狀態(tài)。如:「疏解交通阻塞?!?/div>
分類:
疏解
疏通
通調(diào)
分開
調(diào)解
《漢語大詞典》:
解何
如何解釋。 西漢 公牘中長官責(zé)問屬吏的習(xí)慣語。
《
漢書·匡衡傳
》
:“案故圖, 樂安鄉(xiāng) 南以 平陵佰 為界,不從故而以 閩佰 為界,解何” 顏師古 注:“解何者,以分解此時(shí)意,猶今言分疏也?!?/div>
分類:
如何
解釋
公牘
中長
長官
責(zé)問
屬吏
習(xí)慣
《漢語大詞典》:
說解(説解)
說明解釋。 清
皮錫瑞
《
經(jīng)學(xué)歷史·經(jīng)學(xué)昌明時(shí)代
》
:“非惟文字不同,而説解亦異矣?!?朱自清
《經(jīng)典常談·說文解字》
:“
《
急就篇
》
不分章而分部……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沒有說解。” 茅盾
《我走過的道路·多事而活躍的歲月》
:“作者的‘技巧’已臻圓熟,對主人公性格的描寫也未用‘說解’的口吻?!?
分類:
說解
說明
明解
解釋
《國語辭典》:
象傳(象傳)
拼音:
xiàng zhuàn
《易經(jīng)》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也稱為「象辭」。
分類:
上下
兩篇
解釋
《漢語大詞典》:
句解
逐句解釋。
《
清史稿·馬建忠傳
》
:“中文經(jīng)籍雖皆有規(guī)矩隱寓其中,特?zé)o有為之比儗而揭示之,遂使學(xué)者論文困于句解,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丁福保
《重刻〈法華經(jīng)句解〉序》
:“所謂句解者,逐句詮釋,不事繁徵博引,唯以疏通大旨為主。”
分類:
解釋
《國語辭典》:
解析
拼音:
jiě xī
1.分解剖析,逐項(xiàng)釐清?!赌鲜贰>砥咭?。儒林傳。崔靈恩傳》:「靈恩聚徒講授,聽者常數(shù)百人。性拙樸,無風(fēng)采,及解析經(jīng)理,甚有精致,都下舊儒咸稱重之?!?br />2.將同一概念或同類事物,依各別特性,辨析分類。
分類:
解釋
分析
《漢語大詞典》:
散陽(散陽)
謂冬季陽氣外散。古人以陰陽之說解釋天氣變化。認(rèn)為冬季陽氣應(yīng)藏而不散,如陽氣仍外散,就出現(xiàn)冬溫現(xiàn)象。
《
國語·周語下
》
:“故天無伏陰,地?zé)o散陽。”
《
國語·周語下
》
:“於是乎氣無滯陰,亦無散陽?!?韋昭 注:“散陽,陽不藏,冬無冰、李梅實(shí)之類是也?!?/div>
分類:
冬
陽氣
外散
陰陽
說解
解釋
天氣
《國語辭典》:
隸釋(隸釋)
拼音:
lì shì
書名。宋洪適撰,二十七卷。薈萃漢隸,兼有論證疏注,于字學(xué)、史學(xué)兩有裨益。
分類:
楷書
書錄
解釋
《國語辭典》:
敷訓(xùn)(敷訓(xùn))
拼音:
fū xùn
施教。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樂府》:「敷訓(xùn)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fēng)?!?/div>
分類:
陳述
布法
法則
解釋
《漢語大詞典》:
注述(註述)
猶注釋。為古籍作解釋。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
:“諸注述者咸言 曲沃 在北,此非也?!?北魏 楊衒之
《
洛陽伽藍(lán)記·景林寺
》
:“﹝ 盧白頭 ﹞雖在朱門,以注述為事,注
《
周易
》
行之於世也?!?br />注釋和著述。 明 錢德洪
《〈朱子晚年定論〉序》
:“ 朱子 病目靜久,忽悟圣學(xué)之淵微,乃大悔中年註述誤己誤人,遍告同志?!?/div>
分類:
注釋
著述
古籍
作解
解釋
《漢語大詞典》:
孔疏
唐朝初年孔穎達(dá)作《左傳正義》來解釋晉朝杜預(yù)的《春秋左傳集解》,簡稱為“孔疏”。疏,對舊注作解釋和發(fā)揮(凡是解釋經(jīng)的叫“注”)
分類:
唐朝
解釋
晉朝
《國語辭典》:
釋言(釋言)
拼音:
shì yán
用言詞自行解釋?!秶Z。吳語》:「吳王夫差既勝齊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釋言于齊?!?/div>
分類:
解釋
言詞
字義
自行
行解
《漢語大詞典》:
辨釋(辨釋)
分辯解釋。辨,通“ 辯 ”。 明
李贄
《與城老書》
:“再為我謝 東里公 肯念我,為我辨釋,生非木石,豈能忘恩哉!”
分類:
分辯
辯解
解釋
《漢語大詞典》:
意釋(意釋)
不拘泥于字面而從意義上加以解釋。 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
八:“倘有難字,則加音釋;偶有艱語,則加意釋?!?/div>
分類:
不拘
拘泥
字面
從意
意義
上加
解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