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申說(申說)  拼音:shēn shuō
詳細(xì)辯解、說明。《后漢書。卷八一。獨行傳。陳重傳》:「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說,而市褲以償之?!挂沧鳌干晔觥?。
《漢語大詞典》:講釋(講釋)
講論解釋。魏書·釋老志:“時西域有 胡 沙門 鳩摩羅什 ,思通法門, 道安 思與講釋,每勸 堅 致 羅什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二·彥琮:“ 隋文 作相,佛法稍興,便為諸賢講釋般若。” 明 陳敬宗 《新建武學(xué)夫子廟碑記》:“纂次歷代用兵成敗及忠義可訓(xùn)者,講釋之,冀其有成也?!?/div>
分類:講論解釋
《國語辭典》:詞典(詞典)  拼音:cí diǎn
一種工具書。參見「辭典」條。
《國語辭典》:辭典(辭典)  拼音:cí diǎn
一種工具書。依據(jù)詞匯體系及一定的編輯體例蒐集詞、詞組、短語等資料,并加以解釋,以備查索、參考的工具書??煞制胀皩I(yè)兩種,前者如「國語辭典」,后者如「電腦辭典」。也作「詞典」。
《漢語大詞典》:訓(xùn)刑(訓(xùn)刑)
謂宣傳、解釋刑法。語本書·呂刑序:“ 呂 命 穆王 ,訓(xùn) 夏 贖刑,作《呂刑》?!?孔 傳:“ 呂侯 以 穆王 命作書,訓(xùn)暢 夏禹 贖刑之法,更從輕以布告天下?!?唐 柳宗元 《獻(xiàn)弘農(nóng)公五十韻》:“訓(xùn)刑方命 呂 ,理劇復(fù)推 張 ?!?宋 陳亮 《問答》下:“ 穆王 ?;模?xùn)刑以詰四方,使知刑者圣人愛民之具,而非以戕民也。”
《漢語大詞典》:譬解
(1).曉示勸解。后漢書·袁紹傳:“ 卓 乃遣大鴻臚 韓融 、少府 陰循 、執(zhí)金吾 胡母班 、將作大匠 吳循 、越騎校尉 王瓌 譬解 紹 等諸軍?!?明 宋濂 《書陳思禮》:“乃操刃欲自剄,家人奪之,環(huán)守至旦,共譬解之?!?梁啟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或者游説當(dāng)?shù)赖娜?,拿至誠去感動他,拿利害去譬解他。”
(2).解釋說明。《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四回:“后來請教到老夫子,老夫子譬解給他聽?!?茅盾 《虛驚》:“只是背脊上沉甸甸地好像背著個包袱,但立刻又自譬解:這是露水浸濕棉衣之故?!?/div>
《漢語大詞典》:申釋(申釋)
說明解釋。后漢書·馮勤傳:“ 勤 還,陳 霸 本意,申釋事理,帝意稍解,拜 勤 尚書僕射?!?span id="odmwc1x"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經(jīng)籍十四》:“《五禮精義》十卷……首載 唐 禮,參引古義,申釋其文?!?/div>
《國語辭典》:曲解  拼音:qū jiě
不正確的解釋或歪曲原意。如:「對于我的好意,請不要曲解?!?/div>
《國語辭典》:考釋(考釋)  拼音:kǎo shì
對古文物作考證并解釋。
《漢語大詞典》:論解(論解)
(1).論說和解釋。后漢書·延篤傳:“ 篤 論解經(jīng)傳,多所駮正,后儒 服虔 等以為折中?!?梁啟超 《改用太陽歷法議》:“其有以忤俗駭民為疑者,吾將別著論解之?!?br />(2).謂據(jù)理申辯使之解脫(罪責(zé))。宋史·曾肇傳:“諫官 陳瓘 、給事中 龔原 以言得罪,無敢救, 肇 極力論解?!?br />(3).處理解決。《元典章·刑部十五·聽訟》:“諸論訴婚姻家財田宅債負(fù),若不係違法重事,并聽社長以理論解,免使妨廢農(nóng)務(wù),煩紊官司?!?/div>
《國語辭典》:普門品(普門品)  拼音:pǔ mén pǐn
書名。為《妙法蓮華經(jīng)》中的一品,全名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內(nèi)容主要敘述佛陀解釋觀世音菩薩名稱的緣由,宣說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能除一切苦惱的不可思議力量,及觀世音菩薩如何以三十二種形相,為眾生方便說法等事。自晉竺法護(hù)漢譯以來,即普受信仰,成為中國佛教徒最常課誦的經(jīng)典之一?,F(xiàn)在一般流通的本子,皆取鳩摩羅什翻譯的長行及隋阇那崛多的偈文合并刊行。也稱為「觀音經(jīng)」。
《國語辭典》:解答  拼音:jiě dá
解釋回答。如:「老師為這問題做了詳細(xì)的解答?!?/div>
《漢語大詞典》:疏注(疏註)
亦作“ 疏注 ”。 解釋并疏通、闡發(fā)文意或補充注釋。亦泛指注釋性文字。 明 唐順之 《書〈水西集〉》:“﹝余﹞每嘗候君,則見君悄然獨閉一室,盡取古儒先所疏註箋纂六經(jīng)文字凡百餘家……君獨悉力標(biāo)駁參伍毫釐同異,要於融而聯(lián)之?!?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上〉:“別治疏注,如 遷 《史》之 徐廣 、 裴駰 ,漢書之 服虔 、 應(yīng)劭 是也?!?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贊》:“后人所研讀的儒家經(jīng)典不是經(jīng)典本身,只是經(jīng)典的疏注?!?br />見“ 疏註 ”。
《漢語大詞典》:詳解(詳解)
(1).推斷和解釋。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大家記了這隻曲子,回到家中,慢慢的詳解就是?!?span id="46v56v0"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我這點學(xué)卻也有幾分自信,怎的今日卜得這一卦,我竟有些詳解不來?”
(2).詳細(xì)注釋。
《漢語大詞典》:注語(註語)
用作說明解釋的文字。 傅增湘 《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集部二》:“詩中註語未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