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誓愿(誓願(yuàn))  拼音:shì yuàn
1.立誓發(fā)愿,以示決心。唐。王勃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宏宣誓愿,大振沉黎。」
2.盟誓時(shí)所立下的心愿。《西游記》第二九回:「那金甲神人來討誓愿,喝我醒來,卻是南柯一夢?!?/div>
《漢語大詞典》:大誓愿(大誓願(yuàn))
佛教指普度一切眾生的廣大的愿心。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jīng):“先發(fā)大誓愿,欲度一切眾?!币嗍∽鳌?大愿 ”。 清 龔自珍 《發(fā)大心文》:“欲極大恩,須發(fā)大愿。依經(jīng)論説:行是車船,愿是馬檝;有船無檝,難可到也?!?趙樸初 《佛教常識答問·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經(jīng)典特別稱道文殊師利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div>
《國語辭典》:四弘誓愿(四弘誓願(yuàn))  拼音:sì hóng shì yuàn
佛教徒的四大愿望。即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端拿髯鹫呓绦袖洝肪硪唬骸附窦仁艹执蠼?,已后必須發(fā)菩提心,起四弘誓愿。」
《國語辭典》:白首  拼音:bái shǒu
1.頭發(fā)變白。《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建老白首,萬石君尚無羔?!?br />2.人老發(fā)白,故稱年老人為「白首」?!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埂段倪x。曹植。求自試表》:「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于白首?!?br />3.借指老人。唐。劉禹錫〈新秋對月寄樂天〉詩:「相知盡白首,清景復(fù)追游?!?br />4.夫妻白頭偕老?!读凝S志異。卷二。紅玉》:「妾與君無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踰墻鉆隙,何能白首?」
《國語辭典》:愿力(願(yuàn)力)  拼音:yuàn lì
佛、菩薩愿心的力量?!秲敉琳摗>碇小罚骸笩o量無邊無數(shù)劫,廣修愿力助彌陀。」也稱為「本愿力」、「宿愿力」。
《國語辭典》:矢志  拼音:shǐ zhì
下定決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但學(xué)生自想,生平雖無大德,濟(jì)弱扶傾,矢志已久?!?/div>
《國語辭典》:愿行(愿行)  拼音:yuàn xìng
為了成佛而起的誓愿和修行?!?a target='_blank'>阿毗達(dá)磨俱舍論》卷一二:「無上菩提甚難可得,非多愿行無容得成?!?/div>
《國語辭典》:本愿(本願(yuàn))  拼音:běn yuàn
1.原有的心愿?!稌x書。卷八七。涼武昭王傳》:「吾自立身,不營世利;經(jīng)涉累朝,通否任時(shí);初不役智,有所要求,今日之舉,非本愿也。」
2.根本的誓愿?!洞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六二:「入一切剎海,成滿本愿嚴(yán)凈佛剎故?!?/div>
《國語辭典》:悲愿(悲願(yuàn))  拼音:bēi yuàn
佛菩薩由慈悲心所發(fā)出的誓愿?!段鍩魰>硪?。八祖佛陀難提尊者》:「此子昔曾值佛,悲愿廣大,慮父母愛情難舍,故不言不履耳。」
《漢語大詞典》:本誓
根本的誓愿。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皇帝以湛然法身,不捨本誓?!?/div>
分類:根本誓愿
《漢語大詞典》:愿船(願(yuàn)船)
佛教語。謂菩薩的誓愿,欲盡度眾生于彼岸,故以船喻。 唐 迦才 凈土論卷下:“ 阿彌陀佛 與 觀世音 、 大勢至 ,乘大愿船,浮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喚眾生,令上大愿船?!?清 龔自珍 《發(fā)大心文》:“我若不以今生坐大愿船,自鼓愿檝,盡諸后身,終成蹉忽?!?/div>
《漢語大詞典》:誓念
誓愿和信念。 茅盾 《三人行》九:“也就是為了這樣的誓念,他停留在 惠 的家鄉(xiāng),在暑期平民學(xué)校里擔(dān)任了教課。”
分類:誓愿信念
四弘誓愿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僧那,譯曰誓愿。諸佛有總愿別愿,四弘誓愿為總愿,一切菩薩初發(fā)心時(shí),必發(fā)此愿。以所愿廣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滿足故曰愿。緣四真諦而發(fā)此四愿也。止觀大意謂一眾生無邊誓愿度,是緣苦諦而度無邊眾生之愿也。二煩惱無數(shù)誓愿斷,是緣集諦,而斷無盡煩惱之愿也。三法門無盡誓愿學(xué),是緣道諦,而學(xué)無盡法門之愿也。四佛道無上誓愿成,是緣滅諦,而成無盡佛道之愿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眾生無邊誓愿度,二煩惱無數(shù)誓愿斷,三法門無盡誓愿知,四無上菩提誓愿證?!剐牡赜^經(jīng)七曰:「一切菩薩復(fù)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寶,大海劫終不退轉(zhuǎn)。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xué)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是菩薩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和實(shí)踐。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法界次第云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 度即超度也,謂眾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 解即解脫也,謂眾生未解煩惱業(yè)縛者,令其得解也。
三、未安者令安 安即安住也,謂眾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四、未涅槃?wù)吡畹媚鶚劇¤笳Z涅槃,華言滅度,謂眾生未滅生死之苦者,令其滅之,而得證于涅槃也。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一、未度者令度〕,度即超度也。謂眾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解即解脫也,謂眾生未解煩惱業(yè)縛者,令其得解也。
〔三、未安者令安〕,安即安住也,謂眾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四、未涅槃?wù)吡畹媚鶚劇常笳Z涅槃,華言滅度。謂眾生未滅生死之苦者,令其滅之,而得證于涅槃也。(滅度者,謂大患永滅,超度三界也。)
【三藏法數(shù)】
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滿足也。謂菩薩從初發(fā)心,觀四諦境,發(fā)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愿度,此觀苦諦境。二、未解者令解,即煩惱無數(shù)誓愿斷,此觀集諦境。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此觀道諦境。四、未得涅槃?wù)吡畹媚鶚劊捶鸬罒o上誓愿成,此觀滅諦境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本弘誓愿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佛未在因位時(shí)誓愿弘濟(jì)一切眾生也。(參見:本愿)
弘誓愿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弘大之誓約與志愿也。如上所解正信偈曰:「聞信如來弘誓愿,佛言廣大勝解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