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1詞典 1分類詞匯 50
《漢語大詞典》:訂訛(訂訛,訂譌)
訂正文字謬誤。 清 王夫之 《仿昭代諸家體·王太史衡〈春賞〉》詩:“銀箋疏寄催花句,卻為情深未訂訛。” 清 吳錫麒 《移居用樊榭集中韻》之三:“三豕訂訛求善本,一鴟修贄借鄰家?!?清 顧公燮 《丹午筆記·柳如是》:“寫青山,臨墨妙,考異訂訛,間以調(diào)謔,如 李易安 在 趙德甫 家故事?!?br />訂譌:訂正文字謬誤。 清 韓慧基 《重校〈黃文獻公詩文集〉序》:“雖再經(jīng)修校,而字多漫漶,且多三豕之誤,於是因其舊而訂譌補缺?!?清 黃景仁 《題翁覃溪所藏宋槧施注蘇詩原本》詩:“ 查 田 謾説能訂譌,但存其舊不猶愈?!?/div>
《國語辭典》:刊誤(刊誤)  拼音:kān wù
訂正文字的謬誤。也作「勘誤」。
《國語辭典》:商訂(商訂)  拼音:shāng dìng
商討訂定。如:「針對這項新興的行業(yè),政府已積極邀請專家商訂管理辦法?!埂对?。卷九。世祖本紀六》:「今之歷家,徒知歷術(shù),罕明歷理,宜得耆儒如許衡者商訂?!?/div>
分類:商討訂正
《國語辭典》:竄定(竄定)  拼音:cuàn dìng
刪正、改定?!缎绿茣?。卷一○○。楊恭仁傳》:「師道善草隸,工詩,……,少選輒成,無所竄定,一坐嗟伏。」唐。元稹 授獨孤朗尚書都官員外郎韋瓘守右補闕同充史館修撰制:「是用命爾遞遷諫列,次補外郎,竄定闕文,裁成義類?!?/div>
《國語辭典》:李舟  拼音:lǐ zhōu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代聲韻學(xué)家。曾訂正孫愐《唐韻》,撰《切韻》十卷。重新編排韻部,使韻部排列分別以類相從;又使四聲次序相配齊整,奠定《廣韻》二百零六韻的基礎(chǔ)。書已亡佚。
《漢語大詞典》:發(fā)正(發(fā)正)
發(fā)明訂正。 章炳麟 新方言·嶺外三州語:“因刺取二家言,凡六十餘事,頗有發(fā)正,別為一篇,察其語柢,出于冠帶,不襍陸梁鄙倍之辭?!?/div>
《漢語大詞典》:校錄
訂正著錄。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葉法善》:“子本太極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謫於人世?!?清 方苞 《文王十三生伯邑考辨》:“自 東漢 相傳以至於今,皆 歆 所校録也?!?/div>
《國語辭典》:指正  拼音:zhǐ zhèng
糾舉錯誤指出正確答案。亦用為請人批評自己作品或意見的客套話。如:「對別人的指正,我們要虛心接受?!埂溉粲胁煌椎牡胤?,煩請指正?!?/div>
《國語辭典》:?? ?span id="tjfrb5c" class='label'>拼音:xiào kān
學(xué)校發(fā)行的刊物。通常由師生共同制作,并由學(xué)校出版,內(nèi)容以報導(dǎo)學(xué)校活動與師生作品為主。
《漢語大詞典》:講訂(講訂)
討論訂正。
分類:討論訂正
《國語辭典》:釐正  拼音:lí zhèng
整理改正。如:「教授專研訓(xùn)詁校勘之學(xué),對古籍文獻的訛誤多所釐正,深受學(xué)界的敬重。」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序〉:「釐正遺文,緝其精華?!埂缎绿茣?。卷一九八。儒學(xué)列傳上。顏師古》:「詔師古于秘書省考定,多所釐正?!?/div>
《漢語大詞典》:討正(討正)
研討訂正。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景 ( 常景 )討正科條,商榷古今,甚有倫序,見行於世,今二十篇是也?!?宋 曾鞏 《授中書舍人謝啟》:“其於講求體要,討正典章,出獨斷之淵深,號積年之希闊?!?/div>
分類:研討訂正
《國語辭典》:校訂(校訂)  拼音:jiào dìng
校正改訂。如:「他是校訂古籍的專家。」
《漢語大詞典》:條正(條正)
謂逐條訂正。后漢書·曹襃傳:“此制散略,多不合經(jīng),今宜依禮條正,使可施行?!?/div>
分類:逐條訂正
《漢語大詞典》:訂考(訂考)
考核、訂正。 宋 文同 《謝賜歷日表》:“於是訂考靈曜之説,正斗位以無差;造攝提格之書,成歲功而有緒?!?/div>
分類:考核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