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79—741 【介紹】: 唐睿宗長子。本名成器,避昭成太后謚改。武后以睿宗為帝,憲立為皇太子。武后稱制,冊為皇孫,與諸王俱出閣。后睿宗即帝位,將建東宮,以憲嫡長而楚王隆基有功社稷,故久不定。憲以“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涕泣固讓。終開元世,帝寵優(yōu)渥而憲遜讓有加。卒,追謚讓皇帝。初,涼州獻(xiàn)新曲,憲聽之以為曲雖佳,然宮商離亂,恐有播遷之禍。及安史亂起,世人乃識憲能審音。
全唐文·卷九十九
憲。睿宗長子。本名成器。避昭成皇后尊號改焉。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立為皇太子。及睿宗降為皇嗣。更冊授皇孫。出閤開府置官屬。長壽二年改封壽春郡王。復(fù)詔入閤。長安中累轉(zhuǎn)左贊善大夫。加銀青光祿大夫。中宗立。改封蔡。固辭。唐隆元年進(jìn)封宋。睿宗踐祚。拜左衛(wèi)大將軍。時帝將建儲。以憲嫡長。而元宗有大功。意久不定。憲涕泣固辭。帝嘉其讓。以為雍州牧揚(yáng)州大都督太子太師。進(jìn)尚書右仆射兼司徒。改太子賓客。以司徒兼蒲州刺史。進(jìn)司空。拜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歷岐州刺史。開元四年徙封寧。又歷澤涇等刺史。兼太常卿。復(fù)為太尉。二十九年薨。年六十三。帝以憲實(shí)推天下。有高世之行。非大號不稱。乃追謚讓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1—938 【介紹】: 五代時吳國國君。楊行密子。初封丹陽郡公。兄楊隆演卒,即吳王位。乾貞元年稱帝。天祚三年禪位于李昪。吳亡。次年被殺于丹陽,或云幽禁死。在位十七年。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01—938 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五代吳太祖楊行密第四子。武義元年(919)封丹陽縣公。二年即吳王位。在位17年,國政皆為徐溫、徐知誥父子控制。天祚三年(937)禪位于徐知誥(即南唐烈祖李昪),被尊為讓皇帝。南唐烈祖升元二年(938)徙居潤州丹陽宮。旋遇害。謚睿帝?!?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卷三有本紀(jì)?!?a target='_blank'>五國故事》、《江表志》存詩1首,為移居潤州途中作?!?a target='_blank'>全唐詩》歸南唐后主李煜名下。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溥。行密幼子。初封丹陽郡公。后繼兄渭僭偽號。晉天福二年遜位于李昪。昪遷溥于潤州。年馀以幽死。
《漢語大詞典》:讓帝(讓帝)
指 唐 李憲 。 李憲 因其弟 李隆基 有平 韋氏 之功,懇讓儲位于 李隆基 ,后謚“讓皇帝”。見《舊唐書·讓皇帝憲傳》。 唐 杜甫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詩:“ 汝陽 讓帝 子,眉宇真天人?!?/div>
分類:讓帝
《國語辭典》:禪位(禪位)  拼音:shàn wèi
1.君王將帝位禪讓給賢人?!妒酚?。卷三六。陳杞世家。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歷三代。」《三國演義》第八○回:「昔者唐堯禪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歸有德?!?br />2.讓位。指帝王生前將帝位傳給子孫。
《漢語大詞典》:解璽(解璽)
解下印璽。指退讓帝位。漢書·霍光傳:“﹝ 霍光 ﹞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span id="pq1vvew" class="book">《梁書·謝朏傳》:“及 齊 受禪, 朏 當(dāng)日在直,百僚陪位,侍中當(dāng)解璽, 朏 佯不知,曰:‘有何公事?’傳詔云:‘解璽授 齊王 。’ 朏 曰:‘ 齊 自應(yīng)有侍中?!艘砼P……是日遂以 王儉 為侍中解璽?!?/div>
《漢語大詞典》:傳禪(傳禪)
轉(zhuǎn)讓帝位。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箕山歌》:“嘆彼 唐堯 ,獨(dú)自愁苦,勞心九州,憂勤后土,謂余欽明,傳禪易祖。我樂何如,蓋不盼顧。”
《漢語大詞典》:受禪臺(受禪臺)
相傳為禪讓帝位而筑的壇臺。《三國演義》第九回:“ 王司徒 已命筑‘受禪臺’,只等主公到來。”三國志通俗演義·廢獻(xiàn)帝曹丕篡漢:“卻教 華歆 令 漢 帝筑一臺,名‘受禪臺’。擇吉日良辰……令天子親捧璽綬,禪天下與王。”今京劇猶有《受禪臺》一劇。
《漢語大詞典》:禪國(禪國)
謂禪讓帝位。《三國演史》第八十回:“帝只得令 陳羣 草禪國之詔,令 華歆 賫捧詔璽,引百官直至 魏王 宮獻(xiàn)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