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素練(素練)  拼音:sù liàn
1.白色的絹帛。用以比喻云河或瀑布。唐。李質(zhì)〈宿日觀東房〉詩:「洞霞飄素練,蘚壁畫陰窗。」
2.平素的訓練?!陡;萑珪?。卷二一。保甲部。訓練伍壯》:「其他鄰壤剽劫之事,無日不聞,而惟郯為安土,所賴有素練之壯丁也。」
《國語辭典》:養(yǎng)兵(養(yǎng)兵)  拼音:yǎng bīng
培養(yǎng)訓練兵士,以備戰(zhàn)爭。如:「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div>
《國語辭典》:培養(yǎng)(培養(yǎng))  拼音:péi yǎng
1.長期依照一定的目標加以策劃和訓練。如:「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信心」、「培養(yǎng)讀書風氣」。
2.照料。《紅樓夢》第五三回:「晴雯此癥雖重,幸虧他素昔是個使力不使心的,……如今勞碌了些,又加倍培養(yǎng)了幾日,便漸漸的好了?!?br />3.以人工方法在培養(yǎng)基上培育微生物或動、植物的細胞或組織。英文為culture。
《國語辭典》:調(diào)兵(調(diào)兵)  拼音:diào bīng
調(diào)遣軍隊。如:「調(diào)兵作戰(zhàn)」。
《國語辭典》:教訓(教訓)  拼音:jiào xun
1.教導訓戒?!度辶滞馐贰返谌换兀骸附鼇砻缮贍?shù)慕逃枺艜缘脮窃撃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老夫子教訓得極是,兄弟偏見了。」
2.從失敗或錯誤的經(jīng)驗中取得的認識。如:「你應牢記這一次的教訓,下次才不會再犯。」
《國語辭典》:練兵(練兵)  拼音:liàn bīng
訓練軍隊。如:「練兵的重點在練膽、練力、練技。」
《國語辭典》:治軍(治軍)  拼音:zhì jūn
訓練軍隊、治理軍政?!抖Y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吳子。圖國》:「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div>
《漢語大詞典》:訓齊(訓齊)
(1).教化、齊一。 唐 裴素 《重修漢未央宮記》:“朕常以古事況今,亦欲順考古道、訓齊天下也?!?唐 呂溫 《上族叔齊河南書》:“伏維叔父藴特達之明,哀《雅》《頌》之缺,常欲以 三代 制度,訓齊斯文。” 宋 曾鞏 《謝中書舍人表》:“方當覺悟邇遐,使徧知於上意;訓齊內(nèi)外,用丕變於羣心。”
(2).訓練整治。 唐 陸贄 《論緣邊守備事宜狀》:“擇將吏以撫寧眾庶,修紀律以訓齊師徒?!?宋 宋庠 《管軍加團練刺史制》:“王者崇衛(wèi)帥兵,分建營府,必咨忠慎,以領(lǐng)訓齊?!?元 黃溍 《武略將軍海道漕運副萬戶曹公墓志銘》:“有偉 曹公 ,孔敏具武,出長萬夫,訓齊行伍。”
《漢語大詞典》:馬政(馬政)
亦作“ 馬正 ”。 指我國歷代政府對官用馬匹的牧養(yǎng)、訓練、使用和采購等的管理制度。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班馬政?!?孔穎達 疏:“班馬政者,謂班布乘馬之政令?!?span id="wchma0f" class="book">《呂氏春秋·仲夏》:“游牝別其羣,則縶騰駒,班馬正。”《淮南子·時則訓》引此文作“馬政”。 宋 李綱 《建炎進退志總敘下之上》:“朝廷討論監(jiān)牧之制,修復馬政?!?span id="4opuvae" class="book">《明史·太祖紀三》:“丁卯,置行太僕寺於 山西 、 北平 、 陜西 、 甘肅 、 遼東 ,掌馬政?!?清 曹寅 《南轅雜詩·荒莊》:“船綱發(fā)卒屯田廢,冏牧徵金馬政荒?!?/div>
《國語辭典》:將事(將事)  拼音:jiāng shì
奉命行事或進行某種事務?!蹲髠?。成公十三年》:「晉侯使郤锜來乞師,將事不敬?!埂秴亲?。治兵》:「每變皆習,乃授其兵,是謂將事?!?/div>
《漢語大詞典》:閱習(閲習)
訓練演習。 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狀》之二:“臣等夙夜議論,思有報効,奏選將佐,促治城寨,閲習軍馬,完補器械,為向秋之備。”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農(nóng)事餘暇,委頭目常切提舉閲習武藝,務令精熟齊整?!?宋 李綱 《與宰相論捍賊札子》:“召募水軍,統(tǒng)以將佐,逐時閲習,可以為長久之利,非特應一時之急而已。”
分類:訓練演習
《國語辭典》:新軍(新軍)  拼音:xīn jūn
1.新編成的軍隊。《左傳。成公十六年》:「韓厥將下軍,郤至佐新軍?!固?。杜甫〈曲江對雨〉詩:「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br />2.指清末自強運動用新法組織訓練的部隊?!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一回:「標下叫龍占元,是兩江盡先補用都司,現(xiàn)在新軍左營當哨官。」
3.生力軍。多指活力充沛、生氣蓬勃的群體。如:「我們是一群有沖勁的新軍?!?/div>
《國語辭典》:調(diào)理(調(diào)理)  拼音:tiáo lǐ
1.休養(yǎng)、醫(yī)護。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二四出:「小生臥病梅花觀中,喜得陳友知醫(yī),調(diào)理痊可?!埂度龂萘x》第七五回:「江東陸口守將呂蒙病危,孫權(quán)取回調(diào)理。」
2.教導、訓練。《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姐姐手兒拙,也不會作個好活計,親家太太,慢慢兒的調(diào)理她罷!」
3.調(diào)和?!肚f子。天運》:「然后調(diào)理四時,太和萬物?!鼓铣?。徐陵冊陳公九錫文〉:「以公調(diào)理陰陽,燮諧風雅。」
4.料理食物。如:「這家餐館的大廚師真會調(diào)理,每道菜都非??煽凇!?/div>
《漢語大詞典》:鉗錘(鉗鎚)
亦作“ 鉗鎚 ”。
(1).鐵鉗和鐵錘。 元 張憲 《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七月七日授冶師,手作鉗鎚股為礪?!?br />(2).謂剃落頭發(fā),錘打身體。比喻禪家的授受點化。 宋 蘇轍 《贈方子明道人》詩:“鉗鎚橐籥枉心力,虀鹽布被隨因緣。” 明 屠隆 《曇花記·祖師說法》:“金鎞抉翳,全蒙 迦老 鉗錘?!?清 鄭燮 《揚州福國和尚至范賦二詩贈行》之二:“本分鉗錘公透脫,更何了悟教諸孫?!?br />(3).一鉗一錘。比喻嚴格的訓練,嚴厲的教誨。 宋 德洪 《跋山谷字》:“ 山谷 翰墨妙天下,蓋所謂本分鉗鎚?!?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先進》:“‘過猶不及’,夫子亦下 子貢 鉗錘?!?清 惲敬 《與來卿書》:“蓋知吾壻心性豪奇,必有出流之事,故痛下鉗錘耳?!?/div>
《漢語大詞典》:朝禮(朝禮)
(1).參拜;朝拜。國語·越語下:“王命工以良金寫 范蠡 之狀,而朝禮之?!?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下:“今則將行朝禮,爰申寵命,可授銀青光祿大夫,賜號 通玄先生 ?!?span id="9t6vr6y" class="book">《西游記》第四回:“ 悟空 挺身在旁,且不朝禮,但側(cè)耳以聽 金星 啟奏?!?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 莊子 ﹞又拱兩手向天,提高了喉嚨,大叫起來:‘至心朝禮,司命大天尊?!?br />(2).調(diào)習,訓練。朝,通“ 調(diào) ”。荀子·哀公:“今 東野畢 之馭,上車執(zhí)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上句言馭之習,下句言馬之習也。朝,與‘調(diào)’古字通……此言馬之馳驟皆調(diào)習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