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司空曙 金陵懷古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詞賦莫興哀。 吳融 彭門用兵后經(jīng)汴路三首
凄涼庾信賦,千載共傷情。 呂溫 題梁宣帝陵二首之二
李廣不侯身漸老,子山操賦恨何深。 徐夤 贈楊著
可憐庾信尋荒徑,猶得三朝托后車。 李商隱 宋玉
哀同庾開府,瘦極沈尚書。 李商隱 有懷在蒙飛卿
何因攜庾信,同去哭徐陵。 李商隱 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
庾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可憐留著臨江宅,異代應教庾信居。 李商隱 過鄭廣文舊居
不勝庾信鄉(xiāng)關思,遂作陶潛歸去吟。 李群玉 請告南歸留別同館
分薄嵇心懶,哀多庾鬢班。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戊辰年向金陵過,惆悵閑吟憶庾公。 杜牧 江南懷古
庾信哀雖久,何颙好不忘。 杜甫 上兜率寺
哀傷同庾信,述作異陳琳。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
逸蕩子山匹,經(jīng)奇文暢儔。 皎然 讀張曲江集
更見尚書后,能文在子山。 皎然 贈顏主簿
亂后江山悲庾信,夜來煙月屬袁宏。 鄭谷 次韻和禮部盧侍郎江上秋夕寓懷
擁腫煩莊辯,槎牙費庾詞。 陸龜蒙 奉和襲美古杉三十韻
地壯孫權氣,云凝庾信愁。 韋莊 潤州顯濟閣曉望
季重舊游多喪逝,子山新賦極悲哀。 韓偓 亂后春日途經(jīng)野塘
曾吟子山賦,何啻舊凌遲。 齊己 戊辰歲江南感懷
巴人:指較俗的作品,或指民歌。唐權德輿《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別墅即事書情奉獻兼呈李裴相公》:“巴人寧敢和,空此愧游藩。”
巴歌:指通俗化的作品。唐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歸越》:“秋人詩人意,巴歌和者稀?!?/p>
曲高:喻指作品或言論因格調高雅而難于被人賞識。唐張說《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曲高彌寡和,主善代為師。”
郢歌:指高雅的作品。唐張九齡《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p>
郢曲思朋執(zhí),輕紗畫勝游。 于濆 和綿州于中丞越王作二首
白頭老尹三川上,雙和陽春喜復驚。 令狐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見寄之作
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儲光羲 酬李處士山中見贈
春女顏如玉,怨歌陽春曲。 劉希夷 春女行
一奏荊人白雪歌,如聞雒客扶風鄔。 劉禹錫 和浙西李大夫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韻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劉禹錫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
白雪和難成,滄波意空托。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閭里何人不相慶,萬家同唱郢中詞。 劉長卿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臘月連日降雪見示之作
巴曲誰堪聽,秦臺自有情。 劉長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
皇恩自抱丹心報,清頌誰將白雪酬。 吳融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更許窮荒谷,追歌白雪前。 呂溫 奉和武中丞秋日臺中寄懷簡諸僚友(時西蕃使回。奉命追和)
醉來拔劍歌,字字皆陽春。 唐彥謙 樊登見寄四首之一
秋入詩人意,巴歌和者稀。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歸越
歌疑郢中客,態(tài)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張二自稂縣還途中遇雪
謬承巴里和,非敢應同聲。 孟浩然 和張明府登鹿門作
坐聽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孟浩然 秋日陪(一作和。題上無秋日二字)李侍御渡松滋江
江山增潤色,詞賦動陽春。 孟浩然 送崔遏
雪唱與誰和,俗情多不通。 孟郊 送崔爽之湖南
大有好笑事,略陳三五個。巴歌唱者多,白雪無人和。 寒山 詩三百三首
聞道仙郎歌白雪,由來此曲和人稀。 岑參 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獨有鳳皇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岑參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且泛籬下菊,還聆郢中唱。 張九齡 九月九日登龍山
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 張九齡 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
漁為江上曲,雪作郢中詞。 張九齡 酬王六寒朝見貽
白雪無人唱,滄洲盡日閑。 張喬 郢州即事
曲高彌寡和,主善代為師。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并序)
更許下才聽白雪,一枝今過郤詵榮。 張道符 和主司王起
幾年白雪無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樓。 徐凝 送沈亞之赴郢掾
謝守來吟才更逸,郢詞先至彩毫端。 方干 敘雪獻員外
遍請玉容歌白雪,高燒紅蠟照朱衣。 方干 陪李郎中夜宴(晏)
三展蜀箋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瓊瑤。 施肩吾 酬同秀才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
調高非郢雪,思靜礙箕瓢。 李咸用 覽文僧卷
有客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時飄揚。 李咸用 送人
陶詩只采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 李商隱 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
聯(lián)辭雖許謝,和曲本慚巴。 李商隱 喜雪
寡和真徒爾,殷憂動即來。 李商隱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
隱忍陽城笑,喧傳郢市歌。 李商隱 鏡檻
郢中吟白雪,梁上繞飛塵。 李嶠 歌
應知郢上曲,高唱出東堂。 李損之 都堂試貢士日慶春雪
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shù)千。 李白 古風
郢客吟白雪,遺向飛青天。徒勞歌此曲,舉世為誰傳。 李白 古風之二十一
長吟白雪望星河,雙垂兩足揚素波。 李白 和盧侍御通塘曲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陽春。 李白 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巫山賦采云,郢路歌白雪。 李白 感遇四首之四
寄君郢中歌,曲罷心斷絕。 李白 淮海對雪贈傅靄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 李白 秋登巴陵望洞庭
登崖獨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 李白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一本此下有院內二字)諸學士
鼓琴亂白雪,秋變江上春。 李白 酬裴侍御留岫師彈琴見寄
盈手入懷皆不見,陽春曲麗轉難酬。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書對月見寄
唱高人不和,此去淚難收。 李端 送潘述宏詞下第歸江外
吟君白雪唱,慚愧巴人腸。 李紳 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
庶期白雪調,一奏驚凡聾。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旋進歌詩延英宣賜言懷紀事呈同館諸公二十四韻
擲筆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李群玉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
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彩毫飛白云,不減郢中篇。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送君揚楫去,愁絕郢城篇。 李群玉 送鄭京昭之云安
莫道聲容遠,長歌白雪詞。 李騭 讀惠山若冰師集因題故院三首
清論暢玄言,雅琴飛白雪。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 杜牧 奉(一作春)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十八韻
因酬郢中律,霜鬢數(shù)莖新。 杜荀鶴 和高秘書早春對雪登樓見寄之什
搜奇綴韻和陽春,文章不是人間語。 楊嗣復 贈毛仙翁
興逸何妨尋剡客,唱高還肯寄巴人。 楊巨源 奉酬端公春雪見寄
圣道逍遙更何事,愿將巴曲贊康哉。 楊巨源 早朝
懦夫仰高節(jié),下里繼陽春。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襄城非牧豎,楚國有巴人。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為芬芳比君子。 權德輿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千年郢曲后,復此聞陽春。 權德輿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與衛(wèi)右丞鄰舍因賦詩寄贈
巴人寧敢和,空此愧游藩。 權德輿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別墅即事書情奉獻兼呈李裴相公
陽春那敢和,空此詠康哉。 權德輿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奉呈門下相公中書相公
雄詞封禪草,麗句陽春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
莫言白雪少人聽,高調都難稱俗情。 汪遵(一作遒) 郢中
白雪調歌響,清風樂舞雩。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并序)
欲和關山意,巴歌調更哀。 溫會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張儀樓
長跪讀書心暫緩,短章投我曲何高。 獨孤及 喜辱韓十四郎中書兼封近詩示代書題贈
華筵重處宗盟地,白雪飛時郢曲春。 王傳 和襄陽徐相公商賀徐副使加章綬(一作和徐商賀盧員外賜緋魚)
遙仰高峰看白雪,多慚屬和意屏營。 王甚夷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已見郢人唱,新題石門詩。 皎然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蘭若見懷
身當青山秀,文體多郢聲。 皎然 杼山禪居寄贈東溪吳處士馮一首
新聲殊激楚,麗句同歌郢。 皎然 答俞校書冬夜
是夜巴歌應金石,豈殊螢影對清光。 盧綸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書李舍人中書寓直春夜對月見寄
草奏風生筆,筵開雪滿琴。 盧綸 題金吾郭將軍石伏茅堂
忽報陽春曲,縱橫恨不如。 竇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陽官舍寄懷十韻
疏講青龍歸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園。 章孝標 蜀中贈廣上人
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詞賦得黃金。 羅隱 寄前戶部陸郎中
閑吟寡和曲,庭葉漸紛紛。 耿湋 酬張少尹秋日鳳翔西郊見寄
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舊陽春。 薛濤 酬文使君
姑峰映仙質,郢路雜歌塵。 許敬宗 奉和喜雪應制
布令滕王閣,裁詩郢客樓。 許渾 江西鄭常侍赴鎮(zhèn)之日有寄因酬和
郢歌莫問青山吏,魚在深池鳥在籠。 許渾 酬杜補闕初春雨中舟次橫江喜裴郎中相迎見寄
還似郢中歌一曲,夜來春雪照西樓。 許渾 酬江西盧端公蘭口阻風見寄之什
遙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壺。 貫休 夜對雪寄杜使君
曲高慚和者,惆悵閉寒城。 郎士元 酬蕭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懷
定笑巴歌拙,還參麗曲馀。 錢起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蓬萊紫氣溫如玉,唯予知爾陽春曲。 錢起 山中寄時校書
蓬山才子憐幽性,白云陽春動新詠。 錢起 紫參歌
初見歌陽春,韶光變枯木。 錢起 美楊侍御清文見示
誰知絕唱后,更有難和曲。 錢起 美楊侍御清文見示
齊唱陽春曲,唯君金玉聲。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韋應物 簡盧陟
錚鏦聞郢唱,次第發(fā)巴音。 韋莊 三用韻
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韋莊 對酒賦(一作贈)友人
雅曲終難和,徒自奏巴人。 駱賓王 和王記室從趙王春日游陀山寺
賴有陽春曲,窮愁且代勞。 駱賓王 蓬萊鎮(zhèn)
幽蘭不可儷,徒自繞陽春。 駱賓王 詠雪
一歌陽春后,三嘆終自愧。 高適 同呂判官從哥舒大夫破洪濟城回登積石軍多福七級浮圖
白發(fā)知苦心,陽春見佳境。 高適 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高適 同郭十題楊主簿新廳
白雪正如此,青云無自疑。 高適 宋中別周梁李三子
興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高適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贈李右相林甫)
高才擅白雪,逸翰懷青霄。 高適 睢陽酬別暢大判官
陽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 魏奉古 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yè)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諸大僚之作
唯有陽春曲,永播清玉德。 鮑溶 悼豆盧策先輩
獨唱郢中雪,還游天際霞。 鮑溶 送僧東游
一軸郢人歌處雪,兩重朱氏著來衣。 黃滔 翁文堯員外擁冊禮之歸一路有詩名晝錦集先將寄示因書五十六字
陽春唱后應無曲,明月圓來別是珠。 黃滔 酬楊學士
藥中求見黃芽易,詩里思聞白雪難。 齊己 寄曹松
郢唱轉高誰敢和,巴歌相顧自銷聲。 齊己 對雪寄荊幕知己
愧把黃梅偈,曾酬白雪才。 齊己 謝王拾遺見訪兼寄篇什
千金賦:喻作品極有價值。金元好問《白屋》:“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p>
長門泣:喻失寵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 元好問 白屋
雖然不似王孫女,解愛臨邛賣賦郎。 崔玨 有贈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扇詩。 張窈窕 寄故人
買得千金賦,花顏已如灰。 曹鄴 代班姬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李白 白頭吟
翻悲因買賦,索鏡照空輝。 梁锽 長門怨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盧汝弼 薄命妾
阿嬌得似紅兒貌,不費長門買賦金。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八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動越吟。 羅隱 送進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疏。 羅隱 閑居早秋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虞世南 怨歌行
展轉令人思蜀賦,解將惆悵感君王。 韋莊 宮怨
宮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 魏萬 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
才盡:喻因年老而才思退減。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p>
江淹夢:指文采不凡。唐方干《再題路支使南亭》:“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p>
錦窠不是尋常錦,兼向丘遲奪得來。 司空圖 少儀
都緣有意重熏裛,更灑江毫上玉堂。 吳融 薛舍人見徵恩賜香并二十八字同寄
云生五色筆,月吐六鈞弓。 吳融 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方干 再題路支使南亭
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 李商隱 江上憶嚴五廣休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李商隱 牡丹
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河陽一縣花。 李商隱 縣中惱飲席
未把彩毫還郭璞,乞留殘錦與丘遲。 李群玉 寄長沙許侍御
五色毫揮成渙汗,百寮班下獨從容。 李頻 賀同年翰林從叔舍人知制誥
雕章五色筆,紫殿九華燈。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畫圖規(guī)陣勢,夢筆紀山行。 盧綸 雪謗后書事上皇甫大夫
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 羅鄴 聞友人入越幕因以詩贈
少瑜鏤管丘遲錦,從此西垣使鳳凰。 羅隱 送陸郎中赴闕
新經(jīng)夢筆夜,才比棄繻年。 耿湋 送郭秀才赴舉
既與丘遲夢,深知卓氏功。 蕭昕 臨風舒錦
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貫休 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騷。 貫休 筆
內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
何妨寄我臨池興,忍使江淹役夢勞。 齊己 寄黃暉處士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張昌宗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既荷大君恩,還蒙小山遇。 張說 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賦得樹字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李白 白毫子歌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莫恨殷勤留此地,東崖桂樹昔同攀。 武元衡 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
獨為高懷誰和繼,掾曹同處桂同攀。 姚鵠 和陜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小山宜大隱,要自望蓬萊。 儲光羲 安宜園林獻高使君
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儲光羲 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九首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小山桂樹比權奇,上林桃花況顏色。 喬知之 羸駿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叢。 姚合 酬張籍司業(yè)見寄
少留攀桂樹,長渴望梅林。 崔備 清溪路中寄諸公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 張易之 侍從過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風字應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跡仆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佩蘭長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贈齊公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猶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楊炯 游廢觀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權德輿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
遙知小山桂,五馬待邀歡。 權德輿 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jīng)平望將赴于朝廷期過故林不至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蘭臺策,將從桂樹游。 陳子昂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隱路,大塊切勞生。 駱賓王 早發(fā)淮口望盱眙
題柱:喻指立志求取功名。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壯節(jié)初題柱,生涯獨轉蓬?!?/p>
徒聞子敬遺琴在,不見相如駟馬歸。 戴叔倫 吊暢當
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
相如已定題橋志,江上無由夢釣臺。 杜牧 寄湘中友人
壯節(jié)初題柱,生涯獨轉蓬。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贈粟囷應指,登橋柱必題。 杜甫 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之一
題橋每念相如志,佩印當期季子榮。 杜荀鶴 遣懷
相如擁傳有光輝,何事闌干淚濕衣。 武元衡 重送盧三十一起居
漢朝卿相盡風云,司馬題橋眾又聞。 汪遵 升仙橋
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 汪遵 升仙橋
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舊酬西川李尚書德裕
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繞梁聲。 羅隱 中元夜泊淮口
題柱心猶壯,移山志不忘。 羅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莫怪馬卿題姓字,終朝云雨化龍津。 翁洮 春日題航頭橋
歲年書有記,非為學題橋。 蘇颋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
唯恥舊橋題處在,榮歸無計似相如。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六
詞客題橋去,忠臣叱馭來。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
去時此地題橋去,歸日何年佩印歸。 韋莊 東陽贈別
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顏真卿 登平望橋下作
衛(wèi)玠羊車懸,長卿駟馬姿。 黃滔 喜翁文堯員外病起
?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 劉禹錫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十一院長元九侍御
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元非倚馬才。 吳融 靈池縣見早梅
戰(zhàn)龍思王業(yè),倚馬賦神功。 張說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應制
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戎昱 上桂州李大史
軍書雖倚馬,猶未當能文。 李商隱 夜出西溪
倚馬才高猶愛藝,問牛心在肯容私。 盧延讓 逢友人赴闕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 高適 送蹇秀才赴臨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