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丞相李斯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典故 守四方
海內風
歌大風
威加四海
猛士歌
憶大風
沛歌風
大風歌沛邑
云飛風起
猛士云飛
沛公大風
歌漢風
相關人物劉邦(漢高祖)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389~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xiāng)。吾雖都關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古娓感种T母故人日樂飲極驩,道舊故為笑樂。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高祖曰:「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鼓巳?。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獻。高祖復留止,張飲三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垢咦嬖唬骸肛S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沛父兄固請,乃并復豐,比沛。于是拜沛侯劉濞為吳王。
簡釋
大風歌:詠帝王,或指慷慨悲歌及治國安邦之志。唐杜甫《傷春五首》之五:“得無中夜舞,誰憶大風歌?”
歌大風:喻治國安邦之情懷。唐李世民《過舊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p>
例句
大風迎漢筑,叢煙入舜球。
延襟小山路,還起大風歌。
一遇風塵起,令誰守四方。
網(wǎng)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天命屈雄圖,誰歌大風起。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君賦大風起,人歌湛露濡。
巖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風。
共樂還鄉(xiāng)宴,歡比大風詩。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吾皇思壯士,誰應大風歌。
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飛感高歌發(fā),威加四?;?。
君王歌大風,如樂豐沛都。
不學劉琨舞,先歌漢祖風。
得無中夜舞,誰憶大風歌。
將軍臨氣候,猛士寒風飆。
出兵整肅不可當,為留猛士守未央。
公來練猛士,欲奪天邊城。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詞。
日月光連璧,煙塵屏大風。
停輿興睿覽,還舉大風篇。
日宇開初景,天詞掩大風。
同沾小雨潤,竊仰大風詩。
欣承大風曲,竊預小童謳。
不見短兵反掌收已盡,唯有猛士守四方。
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
典故 道韞
詠絮才
堆鹽
絮因風
撒鹽飛絮
吟絮
柳絮才高
道蘊詩
謝女題詩
雪里題詩
謝家飛絮
謝庭飛雪
謝庭詩詠
鹽牽謝女才
道韞詠雪
謝庭風韻
風絮謝娘
賦雪詞
柳花篇
柳絮聯(lián)章
起風飛柳
散鹽飛絮
謝家幽賞
謝女雪飛香
謝庭飛絮
謝庭賞
雪比撒鹽
雪比鹽
雪絮因風
雪陣春絮亂
鹽絮家風
詠留飛絮
緣風絮韞
道韞清芬
風絮韞
賦雪
擬鹽句
謝家擬絮
謝女詠雪
謝氏六出花
謝庭賞雪
謝庭吟詩
謝庭爭道絮因風
雪絮彫章
雪夜詩成
詠雪妹
相關人物謝安
謝道韞
《世說新語》上卷上《言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恍峙唬骸何慈袅跻蝻L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鼓铣?#183;劉孝標注:「胡兒,謝朗小字也?!?/span>
《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列傳·王凝之妻謝氏〉~256~
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叔父安嘗問:「毛詩何句最佳?」道韞稱:「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拱仓^有雅人深致。又嘗內集,俄而雪驟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拱泊髳?。
例句
謝庭風韻婕妤才,天縱斯文去不回。
謝家爭擬絮,越嶺誤驚梅。
縈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
雪里題詩偏見賞,林間飲酒獨令隨。
柳絮聯(lián)章敏,椒花屬思清。
謝家詠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長愛謝家能詠雪,今朝見雪亦狂歌。
玄冥借與三冬景,謝氏輸他六出花。
雪句豈須徵柳絮,粉腮應恨帖梅妝。
蘭亭宴罷方回去,雪夜詩成道韞歸。
聯(lián)辭雖許謝,和曲本慚巴。
詠留飛絮后,歌唱落梅前。
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
也曾飛絮謝家庭,從此風流別有名。
麻引詩人興,鹽牽謝女才。
雪滿中庭月映林,謝家幽賞在瑤琴。
招邀菊酒會,屬和柳花篇。
謝家興詠日,漢將出師年。
稱觴阮林下,賦雪謝庭幽。
詠雪因饒妹,書經(jīng)為愛鵝。
聞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紅兒。
今日謝庭飛白雪,巴歌不復舊陽春。
道蘊詩傳麗,相如賦騁才。
今朝謝家興,幾處郢歌傳。
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花詠散鹽。
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
謝庭賞方逸,袁扉掩未開。
典故 馬耳射東風
東風馬耳
馬耳西風
東風打耳
馬耳北風
空詞不酬杯水
《全唐詩》卷一百七十八〈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案:此詩。蕭土贊云是偽作。】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fā)。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崢嶸。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君不能貍膏金距學斗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謂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與君論心握君手,榮辱于余亦何有??资オq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土墳三尺蒿下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典故東閣梅
東閣官梅
動詩興
官閣梅
何遜在揚州
揚州何遜
凌風臺
何遜梅花
詩成東閣
何郎詩句
東閣詩興
何郎詞卷
何郎花
何郎舊池閣
何郎情思
何郎遺詠
拾遺東閣
東閣遜梅花
風流何郎
何遜賦梅
何遜漸老
何遜為詩
詩興關梅
揚州何郎識
相關人物何遜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九〈何遜·詩·詠樹詩〉~699~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fā),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三〈贈別二首〉
〈贈別二首〉其一:「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春風十里揚州郭】,卷上珠簾總不如?!?/span>
典故凌云氣
凌云賦
凌云志
賦凌云
馬卿詞賦
凌云才
凌云才調
多才飄飄氣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56~
天子既美子虛之事,相如見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嘗為大人賦,未就,請具而奏之。」相如以為列仙之傳居山澤間,形容甚臒,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賦〉。其辭曰:「世有大人兮,在于中州。宅彌萬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輕舉而遠游。垂絳幡之素蜺兮,載云氣而上浮。建格澤之長竿兮,總光耀之采旄。垂旬始以為幓兮,曳彗星而為髾。掉指橋以偃蹇兮,又旖旎以招搖。攬欃槍以為旌兮,靡屈虹而為綢。紅杳渺以眩湣兮,猋風涌而云浮。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驂赤螭青虬之鞮蟉蜿蜒。低卬夭蟜據(jù)以驕驁兮,詘折隆窮蠼以連捲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顏。跮踱轕轄容以委麗兮,綢繆偃蹇怵鞨以梁倚。糾蓼叫奡蹋以艐路兮,蔑蒙踴躍騰而狂趡。蒞颯卉翕熛至電過兮,煥然霧除,霍然云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陰兮,與真人乎相求?;フ垴厚灰杂肄D兮,橫厲飛泉以正東。悉徵靈圉而選之兮,部乘眾神于瑤光。使五帝先導兮,反太一而從陵陽。左玄冥而右含雷兮,前陸離而后潏湟。廝徵伯僑而役羨門兮,屬岐伯使尚方。祝融驚而蹕禦兮,清雰氣而后行。屯馀車其萬乘兮,綷云蓋而樹華旗。使句芒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嬉。歷唐堯于崇山兮,過虞舜于九疑。紛湛湛其差錯兮,雜遝膠葛以方馳。騷擾沖蓯其相紛挐兮,滂濞泱軋灑以林離。鉆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衍曼流爛壇以陸離。徑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嚬礨嵬靺。遍覽八纮而觀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經(jīng)營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絕浮渚而涉流沙。奄息總極氾濫水嬉兮,使靈媧鼓瑟而舞馮夷。時若薆薆將混濁兮,召屏翳誅風伯而刑雨師。西望昆侖之軋沕洸忽兮,直徑馳乎三危。排閶闔而入帝宮兮,載玉女而與之歸。舒閬風而搖集兮,亢烏騰而一止。低回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然白首。載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必長生若此而不死兮,雖濟萬世不足以喜?;剀嚃A來兮,絕道不周,會食幽都。呼吸沆瀣餐朝霞,?咀芝英兮嘰瓊華。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貫列缺之倒景兮,涉豐隆之滂沛。馳游道而脩降兮,騖遺霧而遠逝。迫區(qū)中之隘陜兮,舒節(jié)出乎北垠。遺屯騎于玄闕兮,軼先驅于寒門。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眩眠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乘虛無而上假兮,超無友而獨存?!瓜嗳缂茸啻笕酥灒熳哟笳f,飄飄有淩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意。
《全唐文》卷二百七〈宋璟·梅花賦〉~2089~2~
垂拱三年,馀春秋二十有五,戰(zhàn)藝再北,隨從父之東川,授館官舍。時病連月,顧瞻圯墻,有梅一本,敷蘤于榛莽中,喟然嘆曰:「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別乎?若其貞心不改,是則可取也已?!垢卸膳d,遂作賦曰:高齋寥闃,歲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風悄悄而龍吟。坐窮檐以無朋,命一觴而孤斟,步前除以躑躅,倚黎杖于墻陰。蔚有寒梅,誰其封植?未綠葉而先葩,發(fā)青枝于宿,擢秀敷榮,冰玉一色。胡雜還于眾草?又蕪沒于叢棘?匪王孫之見知,羌潔白其何極?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是謂何郎。清香潛襲,疏蕊暗臭,又如竊香,是謂韓壽。凍雨晚濕,夙露朝滋,又如英皇,泣于九疑。愛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來自姑射。煙晦晨昏,陰霾晝閟,又如通德,掩α擁髻??耧j卷沙,飄素摧柔,又如綠珠,輕向墜樓。半含半開,非默非言,溫伯雪子,目擊道存?;蚋┗蜓?,匪笑匪怒,東郭慎子,正容物悟?;蜚俱踩綮`均,或欹傲若曼倩,或嫵媚如文君,或輕盈若飛燕??谖谴泣S,擬議難遍。彼其藝蘭兮九畹,采蕙兮五柞,緝之以芙蓉,贈之以芍藥,玩小山之叢桂,掇芳洲之杜若:是皆物出于地產之奇,名著于風人之托。然而艷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虺A而速謝,或夕秀而遄衰,曷若茲卉,歲寒特妍?冰凝霜冱,擅美專權,相彼百花,誰敢爭先?鶯語方澀,蜂房未喧,獨步早春,自全其天。至若棲跡深,寓形幽絕,恥鄰市廛,甘遁巖穴。江仆射之孤鐙向寂,不怨凄迷;陶彭澤之三徑長閑,曾無愔結。諒不移于本性,方可儷乎君子之節(jié),聊染翰以寄懷,用垂示于來哲。從父見而勖之曰:「萬木僵仆,梅英再吐。玉立冰姿,不易厥素。子善體物,永保貞固。」
《晉書》卷三十三《王祥傳》
王祥字休徵,瑯邪臨沂人,漢諫議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shù)譖之,由是失愛于父。每使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shù)十飛入其幕,復以供母。鄉(xiāng)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結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漢末遭亂,扶母攜弟覽避地廬江,隱居三十馀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居喪毀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祥年垂耳順,固辭不受。覽勸之,為具車牛,祥乃應召,虔委以州事。于時寇盜充斥,祥率勵兵士,頻討破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span>
例句
還將海沂詠,籍甚漢公卿。
衣催蓮女織,頌聽海人詞。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歌詞類〉
《六一詞》一卷,歐陽文忠公修撰。
《樂府雅詞·序》
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張幼眇,世所矜式。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表上·薦禰衡表〉~668~
上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249~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747~
宋玉賦十六篇。楚人,與唐勒并時,在屈原后也。
《后漢書》卷五十二〈崔骃列傳·崔骃〉~708~
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椭?,肅宗始修古禮,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頌以稱漢德,辭甚典美,文多故不載。帝雅好文章,自見骃頌后,常嗟嘆之。
《詩經(jīng)·唐風·蟋蟀·序》
《蟋蟀》,刺晉僖公也。儉不中禮,故作是詩以閔之,欲其及時以禮自虞樂也。此晉也,而謂之唐,本其風俗,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碧雞漫志》卷二〈小山詞〉
晏叔原歌詞初號《樂府補亡》。自序曰:「往與二三忘名之士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xù)南部諸賢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皆?所懷,亦兼寫一時杯酒間聞見,及同游者意中事。嘗思感物之情,古今不異。竊謂篇中之意,昔人定已不遺,第今無傳耳,故今所制,通以《補亡》名之。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云,工以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聽之,為一笑樂?!蛊浯笾溉绱?。叔原于悲歡合離,寫眾作之所不能,而嫌于夸。故云:「昔人定已不遺,第今無傳?!股?、鴻、蘋、云,皆篇中數(shù)見,而世多不知為兩家歌兒也。其后目為《小山集》,黃魯直序之云:「嬉弄于樂府之馀,寓以詩人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又云:「狹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不減《桃葉》、《團扇》?!埂溉裟嗣钅昝朗?,近知酒色之娛;苦節(jié)臞儒,晚悟裙裾之樂。鼓之舞之,使宴安酖毒而不悔,則叔原之罪也哉!」叔原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城賜第,不踐諸貴之門。蔡京重九冬至日遣客求長短句,欣然兩為作《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風彫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饜深。初過雁,已聞砧,綺羅叢里勝登臨。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艷艷金?!埂笗匀沼L歲歲同,太平簫鼓間歌鐘。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開昨夜風。羅幕翠,綿筵紅,釵頭羅勝寫宜冬。從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樽對月空?!咕篃o一語及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