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0,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原詞
貞詞
鼓詞
答詞
侈詞
詞史
詞士
詞隱
詞園
詞志
考詞
連詞
矯詞
抒詞
踏歌詞
《漢語大詞典》:原詞(原詞)
原狀。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縣主道:‘我也不寫審單,著差人押出,待事完回話,把原詞與你銷訖便了?!?許政揚(yáng) 注:“詞,指狀詞。原詞,意即原狀。”
分類:原狀
《漢語大詞典》:貞詞(貞詞)
亦作“ 貞辭 ”。 指醇正有價(jià)值的文章。 唐 李德裕 《秋聲賦》:“客有貞詞瀏湸,逸氣縱橫,賦掩漏卮之妙,文同蟠木之精?!?明 宋濂 《故陳母林夫人墓志銘》:“駿發(fā)幽潛,勒貞辭只;后千百載,以為期只?!?/div>
《國語辭典》:鼓詞(鼓詞)  拼音:gǔ cí
一種說唱藝術(shù)。表演者自擊鼓板以說唱。參見「打鼓說書」條。
《國語辭典》:答詞(答詞)  拼音:dá cí
1.表達(dá)敬賀或謝意的講詞。如:「畢業(yè)典禮中畢業(yè)生代表致感謝詞后,請校長致答詞。」
2.回答的詞語。如:「他的答詞條理分明,清晰有力,頗受激賞?!骨?。徐珂《清稗類鈔。異稟類。納蘭容若轉(zhuǎn)世》:「梁汾答詞亦有『結(jié)托來生休悔』之語?!?/div>
《漢語大詞典》:答辭(答辭)
亦作“ 答詞 ”。 表示謝意或回答時(shí)所說的話。 茅盾 《一個(gè)女性》一:“她永遠(yuǎn)不能忘記她代表畢業(yè)同學(xué)致答辭時(shí)那一片狂熱的鼓掌聲?!?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十章:“等一會(huì)他們講完了話,由你代表全體勞模致答詞罷?!?/div>
分類:謝意回答
《漢語大詞典》:侈詞(侈詞)
見“ 侈辭 ”。
《漢語大詞典》:侈辭(侈辭)
亦作“ 侈詞 ”。 浮夸的言詞。明史·太祖紀(jì)二:“又以捷奏多侈辭,謂宰相曰:‘……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清 姚鼐 《〈西魏書〉序》:“然 拓跋 自 崔浩 被誅,史筆回罔,故紀(jì) 道武 以往事,多侈詞?!?/div>
分類:浮夸言詞
《漢語大詞典》:詞史(詞史)
(1).謂以詞曲寫成的史書。 清 顧彩 《〈桃花扇〉序》:“雖人其人而事其事,若一無所避忌者,然不必目為詞史也?!?br />(2).妓女的雅稱。 清 鄒弢 《三借廬筆談·李愛珠詩》:“ 李愛珠 詞史,住 閶門 之 宋仙洲巷 ,佻蕩笑謔,似無甚心機(jī)者?!?/div>
《漢語大詞典》:詞士(詞士)
(1).研習(xí)詞章的文士。 宋 晁補(bǔ)之 《祭大資政李公文》:“ 漢 興息民,殘編出壞。經(jīng)儒詞士,學(xué)自此派。”
(2).從事說唱藝術(shù)的人。 清 無名氏 《絳蕓館日記》:“茶罷,至 石路 鴻福園,聽 陳芷香 、 月娥 、 月珍 、 月嬋 四詞士説書?!?/div>
《漢語大詞典》:詞隱(詞隱)
(1).文詞隱曲。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其敘 開元 一事,意直而詞隱,曄然有《騷》《雅》之風(fēng)?!?br />(2).詞學(xué)的隱秘。 張采田 《鶴道人〈論詞書〉后記》:“此區(qū)區(qū)者,雖為下學(xué)指迷,而明陰洞陽,深抉詞隱,視 紫霞翁 有過之,無不及也?!?/div>
《漢語大詞典》:詞園(詞園)
詩文園地。 唐 李商隱 《祭長安楊郎中文》:“筆海驚波,詞園鞠草。文場不寫于中心,丹苑空留于秘寶。”
《漢語大詞典》:詞志(詞志)
言詞和心志。宋史·陳堯叟傳:“疾甚,表求避位。遣閤門使 楊崇勛 至第撫慰,以詢其意。 堯叟 詞志頗確,優(yōu)拜右僕射,知 河陽 ?!?/div>
分類:和心心志
《漢語大詞典》:考詞(考詞)
見“ 考辭 ”。
《漢語大詞典》:考辭(考辭)
(1).亦作“ 考詞 ”。古代考核官吏成績的評語。舊唐書·穆宗紀(jì):“貶考功員外郎 李渤 為 虔州 刺史,以前書宰相考辭太過,宰相 杜元穎 等奏貶之?!?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下:“ 唐 考功法,雖執(zhí)政大臣,皆有考詞,亦有賜考者,亦有自書其考者?!?span id="w3e7cvn"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三》:“舊制,考課院其定殿最皆有考辭。 元豐 官制行,悉罷?!?br />(2).謂考慮選取恰當(dāng)?shù)霓o句。文選·陸機(jī)〈文賦〉:“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呂延濟(jì) 注:“考摘清濁之詞以就班類而綴之?!?/div>
《國語辭典》:連詞(連詞)  拼音:lián cí
連接兩個(gè)或兩個(gè)以上的詞、語或句,以表示其相互連絡(luò)關(guān)系的詞。如「和」、「與」、「而且」、「但是」等。參見「連接詞」條。
《漢語大詞典》:矯詞(矯詞)
(1).托辭。 唐 盧照鄰 《五悲·悲才難》:“將矯詞兮不往,將背俗兮不還?!?br />(2).詭言,說假話。 明 李贄 《復(fù)焦弱侯書》:“又有一等(人),本為富貴,而外矯詞以為不愿,實(shí)欲托此以為榮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義之事以自蓋。”
(3).指虛假之言。 劉師培 《〈文章學(xué)史〉序》:“推之 范文 虞災(zāi),則祝宗為之祈死(左傳 成 十七年); 隋侯 失德,則祝史兼用矯詞(左傳 桓 六年)?!?/div>
《漢語大詞典》:抒詞(抒詞)
運(yùn)用詞語,表達(dá)詞意。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近時(shí) 朱竹垞 、 查初白 有《水碓》《觀造竹紙》聯(lián)句,層次清澈,而體物之工,抒詞之雅,絲絲入扣,幾無一字虛設(shè)?!?/div>
《漢語大詞典》:踏歌詞(踏歌詞)
唐 代樂曲名。相傳為 唐 張說 所制。又稱《繚踏歌》。樂府詩集卷八二“近代曲辭”錄 唐 崔液 《踏歌詞》二首。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繚踏歌﹞并元夕歌名。 玄宗 嘗命 張説 撰《元夕御前踏歌詞》。”參閱 明 楊慎 詞品卷一。
分類:樂曲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