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05
典故
33
詞典
760
分類詞匯
9
佛典
1
其它
202
共760,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白苧詞
蔓詞
戲詞
吊詞
贅詞
主詞
郢詞
造詞
鼓兒詞
諫詞
藉詞
唱詞
邊詞
讜詞
詞慚
《漢語大詞典》:
白苧詞(白苧詞)
即
《白紵歌》
。 唐 戴叔倫 有
《白苧詞》
云:“新裁白苧勝紅綃,玉佩珠纓金步搖?!眳⒁姟?白紵歌 ”。
《國語辭典》:
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
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shí)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
樂府
舞曲
《國語辭典》:
蔓詞(蔓詞)
拼音:
màn cí
多馀紛亂的言詞。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我鞠躬不敢息,又蔓詞以說簡子?!?/div>
《漢語大詞典》:
蔓辭(蔓辭)
亦作“ 蔓詞 ”。 蕪雜繁冗的言辭。 唐
權(quán)德輿
《贈(zèng)左散騎常侍王定碑》
:“簡實(shí)體要,不為蔓辭?!?宋
李綱
《論御寇用兵札子》
:“臣不敢遠(yuǎn)引前古,多設(shè)蔓詞,以瀆天聽。”
分類:
蕪雜
繁冗
言辭
《漢語大詞典》:
戲詞(戲詞)
戲曲中唱詞和說白的總稱。 顧曉陽
《老泥水匠》
:“‘ 包拯 我今朝上了龍廷,哩格龍……’人們聽到這永遠(yuǎn)只有一句的戲詞,就像接收了什么信號似的,漸漸在 何爺 身邊聚攏來?!?/div>
分類:
戲曲
唱詞
和說
說白
《國語辭典》:
吊詞(吊詞)
拼音:
diào cí
吊慰喪家的挽聯(lián)或安慰的話。
分類:
喪家
挽聯(lián)
安慰
《漢語大詞典》:
贅詞(贅詞)
見“ 贅辭 ”。
《漢語大詞典》:
贅辭(贅辭)
亦作“ 贅詞 ”。
(1).多馀無用的話。 明
陶宗儀
《
輟耕錄·文章宗旨
》
:“夫古文以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為高,無排句,無陳言,無贅辭?!?明 施邦曜
《〈陽明先生集要·重修文山祠記〉評語》
:“極文人之鋪張揚(yáng)厲,亦是贅詞。”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
:“心具十方、三世,法無多寡、延促,同且為贅詞,何況不同!”
(2).說多馀的話。 清
顏元
《給王順乾書》
:“夫以行己不淑,將為人所厭棄,而猶呶呶贅辭焉?!?/div>
分類:
無用
《國語辭典》:
主詞(主詞)
拼音:
zhǔ cí
1.邏輯學(xué)上指命題中居于主位的詞項(xiàng)。
2.語法上指作為主體的人或物。一般置于謂語之前,是謂語陳述的對象。如「水果很甜」的「水果」。也稱為「主語」。
分類:
主詞
語法
邏輯
邏輯名詞
語法名詞
法名
命題
《國語辭典》:
主語(主語)
拼音:
zhǔ yǔ
語法上指位于謂語前,作為主體的人或物,是謂語陳述的對象。如「孔子是圣人」中的「孔子」。也稱為「主詞」。
分類:
主語
語法
語法名詞
法名
謂語
陳述
《漢語大詞典》:
郢詞(郢詞)
見“ 郢中詞 ”。
《漢語大詞典》:
郢中詞(郢中詞)
美稱他人的辭章。 唐
張九齡
《酬王六寒朝見貽》
詩:“漁為江上曲,雪作 郢中 詞。” 宋
謝薖
《浣溪沙·陳虛中席上和李商老雪》
詞:“賦麗誰為 梁 苑 客,調(diào)高難和 郢中 詞?!?明
高啟
《與諸公飲綠茗園》
詩:“詩流 洛下 詠,歌艷 郢中 詞?!币嘧鳌?郢詞 ”。 唐
方干
《敘雪獻(xiàn)員外》
:“ 謝 守來吟才更逸, 郢 詞先至彩毫端。”
分類:
他人
辭章
《國語辭典》:
造詞(造詞)
拼音:
zào cí
把文字連綴成詞。如:「老師要學(xué)生就課文內(nèi)的生字逐一造詞?!?/div>
分類:
造作
作文
文詞
《國語辭典》:
鼓兒詞(鼓兒詞)
拼音:
gǔ ér cí
一種說唱藝術(shù)。參見「打鼓說書」條。
分類:
曲藝
藝名
小鼓
戰(zhàn)鼓
犁鏵
檀板
簡板
演唱
《漢語大詞典》:
諫詞(諫詞)
諫諍的言詞。 宋
曾鞏
《書魏鄭公傳》
:“ 桀 、 紂 、 幽 、 厲 、 始皇 之亡,則其臣之諫詞無見焉。”
分類:
諫諍
言詞
《國語辭典》:
藉詞(藉詞)
拼音:
jiè cí
假藉言詞,以為推卸的理由。《清會(huì)典。卷一八一。戶部。庫藏》:「不得以無人挑選,藉詞推諉?!?/div>
分類:
托詞
借口
《國語辭典》:
唱詞(唱詞)
拼音:
chàng cí
歌曲或戲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
分類:
唱詞
戲曲
歌曲
歌唱
文字
《漢語大詞典》:
邊詞(邊詞)
指反映邊地生活風(fēng)情的詩歌作品。 唐 張敬忠 、 明 徐渭 都有
《邊詞》
。
分類:
反映
邊地
地生
風(fēng)情
詩歌
作品
《漢語大詞典》:
讜詞(讜詞)
讜辭。 唐
李德裕
《贈(zèng)崔琯左仆射制》
:“既是 魏其 之直,益彰 王鳳 之邪。莊色於朝,羣公聳視;讜詞不撓,淑問攸歸。”參見“ 讜辭 ”。
《漢語大詞典》:
讜辭(讜辭)
正直之言,直言。
《
文選·班固〈典引〉
》
:“既感羣后之讜辭,又悉經(jīng)五繇之碩慮矣?!?李善 注:“讜,直言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恩倖傳·王椿》:“伏奉詔書,以風(fēng)雹厲威,上動(dòng)天睠,訪讜辭於百辟,詔輿誦於四海?!?/div>
分類:
正直
直言
《漢語大詞典》:
詞慚(詞慙)
謂語言吞吞吐吐。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
:“意欲其貫,不貫則乖離錯(cuò)糅而繁以亂;理欲其無疵,有疵則氣沮詞慙,雖工而于世無所裨?!?/div>
分類:
謂語
吞吞吐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