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0,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灶詞
鼓吹詞
服詞
分詞
吉詞
過詞
播掿詞
茶詞
悼詞
笛詞
呈詞
詞誼
詞象
詞庭
詞首
《漢語大詞典》:灶詞(竈詞)
舊俗祭灶時的祝詞。《新民晚報》1990.1.19:“祭灶前須到廟宇中討還寫有‘上天言好事,回家報平安’的灶詞黏在灶團上?!?/div>
分類:祭灶祝詞
《漢語大詞典》:鼓吹詞(鼓吹詞)
鼓吹曲的歌詞。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詩序:“伏維 漢 魏 以來,代有鐃歌鼓吹詞…… 漢 歌詞不明紀功德; 魏 晉 歌,功德具。今臣竊取 魏 晉 義,用 漢 篇數(shù),為 唐 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元 柳貫 《次伯長待制韻送王繼學修撰馬伯庸應(yīng)奉扈從上京》之一:“三辰上應(yīng)旂斿象,六樂中陳鼓吹詞?!?/div>
《漢語大詞典》:服詞(服詞)
承認罪責之詞。 漢 荀悅 《漢紀·哀帝紀上》:“ 立 奏言:‘呪詛謀反,大逆無道?!焼?馮太后 ,無服詞?!?span id="ixdwtpz" class="book">《漢書·外戚傳下·孝元馮昭儀》作“服辭”。
《高級漢語詞典》:分詞  拼音:fēn cí
具有動詞及形容詞二者特征的詞;尤指以-ing或-ed,-d,-t,-en或-n結(jié)尾的英語動詞性形容詞,具有形容詞功能,同時又表現(xiàn)各種動詞性特點,如時態(tài),語態(tài)、帶狀語性修飾語的性能及帶賓詞的性能
《漢語大詞典》:吉詞(吉詞)
美善的言詞。隨園詩話卷九引 清 潘汝晟 《偶成》詩:“義色少姚佚,吉詞無淫頗?!?/div>
分類:美善言詞
《漢語大詞典》:過詞(過詞)
見“ 過辭 ”。
《漢語大詞典》:過辭(過辭)
亦作“ 過詞 ”。 過頭話;過當之言。禮記·哀公問:“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洪榜》:“曾無溢美,必有過辭?!?羅惇曧 《文學源流》:“夫 仲舒 《繁露》,多陳五行, 康成 注經(jīng),雜引緯侯,若概云偽妄,無乃過詞?!?/div>
分類:過當
《漢語大詞典》:播掿詞(播掿詞)
舞曲名。參見“ 掘柘詞 ”。
《漢語大詞典》:掘柘詞(掘柘詞)
亦稱“ 掘柘枝 ”。 舞曲名。 明 楊慎 丹鉛總錄·掘柘語:“《樂苑》云:‘羽調(diào)有《柘枝曲》,商調(diào)有《掘柘枝》。此舞因曲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鈴,抃轉(zhuǎn)有聲。其來也,於二蓮花中藏之,花折而后見,對舞相呈。實舞中雅妙者也?!?段成式 寄 溫庭筠 《云藍紙》詩曰:“……待將袍襖重抄了,寫盡 襄陽 掘柘詞。’今 溫 集中有《掘柘詞》?!?span id="bm6tqak" class="book">《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柘枝詞》引《樂苑》作“屈柘枝”;錄 溫庭筠 詞作“屈柘詞”。《全唐詩·段成式〈寄溫飛卿箋紙〉》作“盡寫 襄陽 播掿詞”。
分類:舞曲
《駢字類編》:茶詞(茶詞)
歲華紀麗譜:正月二日出東郊,早宴移忠寺,晚宴大慈寺。清獻公記云:宴罷,妓以新詞送茶,自宋公祁始。蓋臨邛周之純善為歌詞,當作茶詞授妓首度之以奉公。后因之。
《漢語大詞典》:悼詞(悼詞)
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講話或文章。 巴金 《遵命文學》:“我在追悼會上讀了悼詞,想起他的不明不白的死亡,我痛惜我國文藝界失去這樣一位戰(zhàn)士。”《花城》1981年第2期:“還不知道是我參加他的追悼會,還是他為我寫悼詞哪!”
《駢字類編》:笛詞(笛詞)
貴耳錄:東坡水龍吟笛詞八字。謚楚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此笛之質(zhì)也。龍須半剪。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此笛之狀也。木落淮南。雨晴云夢。月明風裊。此笛之時也。自中郎不見。將軍去后。知孤負秋多少。此笛之事也。聞道嶺南太守。后堂深綠珠嬌小。此笛之人也。綺窗學弄涼州,初試霓裳未了。此笛之曲也。嚼微含宮,泛商流羽,一聲云杪,此笛之音也。為使君洗盡蠻煙瘴雨,作霜天曉,此笛之功也。
《漢語大詞典》:呈詞(呈詞)
亦作“ 呈辭 ”。 猶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辭。鏡花緣第三四回:“為今之計,惟有且寫幾張哀憐呈詞,到各衙門遞去?!?方志敏 《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呈辭上說得生龍活現(xiàn),不由你不核準?!眳⒁姟?呈文 ”。
分類:呈文文辭
《國語辭典》:呈文  拼音:chéng wén
百姓向官府、或下級對上級所呈的公文。也稱為「呈子」。
《漢語大詞典》:詞誼(詞誼)
文辭的義理。新唐書·岑羲傳:“ 中宗 時, 武三思 用事, 敬暉 欲上表削諸 武 封王者,眾畏 三思 ,不敢為草,獨 羲 為之,詞誼勁切?!?明 湯顯祖 《答門人萬可權(quán)書》:“詞誼兼惻,臨風泫然?!?/div>
分類:文辭義理
《漢語大詞典》:詞象(詞象)
言詞象數(shù)。 南朝 梁 沈約 《懺悔文》:“ 約 自今生已前,至於無始,罪業(yè)參差,固非詞象所筭,識昧往緣,莫由證舉?!?/div>
分類:象數(shù)
《漢語大詞典》:詞庭(詞庭)
(1).文翰薈萃之處。 唐 王勃 《乾元殿頌》:“詞庭吐鳳,翫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閲蟲文於夏閣?!?唐 王勃 《梓州慧義寺碑銘》:“披翰苑而長鳴,下詞庭而闊步?!?br />(2).指翰林院。 唐 韋元旦 《早朝》詩:“詞庭草欲奏,溫室樹無言?!?/div>
《漢語大詞典》:詞首(詞首)
猶原告。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二:“凡以誠來禱,無不立應(yīng)。其以寃陳狀者,才一二日,詞首及被訴人與左證皆死,惟理直者色不變,經(jīng)宿即蘇?!?/div>
分類: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