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0,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合詞
情詞
中詞
騷詞
卑詞
幼婦詞
浮詞
詞雄
詞曲
芳詞
艷詞
占詞
瑰詞
山詞
受詞
《漢語大詞典》:合詞(合詞)
(1).理應(yīng)呈詞。
(2).聯(lián)名上書。《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止有此四人,貪淫奸惡,屢訓(xùn)不悛,正欲合詞呈治,今幸老爺察出,罪實(shí)該死?!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江蘇起義清方檔案》:“謹(jǐn)合詞恭摺具陳,仰祈圣鑒事。” 魯迅 《彷徨·肥皂》:“ 四銘 踱到燭臺面前,展開紙條,一字一字的讀下去:‘恭擬全國人民合詞吁請貴大總統(tǒng)特頒明令專重圣經(jīng)崇祀 孟母 以挽頹風(fēng)而存國粹文’。”
《漢語大詞典》:情詞(情詞)
(1).猶口供。《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郡王大怒,將 新荷 送交府中五夫人勘問。 新荷 供説:‘我與 可常 奸宿有孕?!宸蛉藢⑶樵~覆恩王?!?br />(2).感情與言詞。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二賦情詞悲壯,韻調(diào)鏗鏘,與歌詩何異。”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催試》:“只怕你春云載筆無情況,因此公車不忍匆匆上,慢勞你勸駕情詞暢?!?br />(3).陳情之詞。 明 李東陽 《求退錄》二:“伏望圣明檢臣前項(xiàng)二次所奏情詞,許臣致仕?!?/div>
《國語辭典》:中詞(中詞)  拼音:zhōng cí
理則學(xué)上指三段論中,大前提和小前提所共有的名詞。
《漢語大詞典》:中項(xiàng)(中項(xiàng))
邏輯學(xué)名詞。亦稱“ 中詞 ”。在三段論的大、小兩個(gè)前提里都出現(xiàn)的概念。它的作用是作為大項(xiàng)和小項(xiàng)的中介,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從而推出結(jié)論。
《漢語大詞典》:騷詞(騷詞)
指騷體詩的文詞。 五代 齊己 《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fēng)今體四軸》詩:“四軸騷詞書八行,捧吟肌骨遍清涼?!?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香山居士》:“今 毗陵 人平語,皆曰鐘, 京口 人曰兜, 淮 南人曰塢,猶 楚 人曰些。嘗有士人學(xué)為騷詞,皆用此三語,聞?wù)邿o不附掌?!?/div>
分類:騷體文詞
《漢語大詞典》:卑詞(卑詞)
見“ 卑辭 ”。
《漢語大詞典》:卑辭(卑辭)
亦作“ 卑詞 ”。 言辭謙恭。《公羊傳·僖公二六年》:“乞師者何?卑辭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欽士:“不憚屈已,不恥卑辭,而以致賢為首務(wù),得士為重寳?!?span id="yrmgxs3" class="book">《舊唐書·代宗紀(jì)》:“ 國清 卑辭遍拜將士,方免禍,一夕而定?!?span id="zupjbkf"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十回:“ 楚 初合諸侯,以兵臨我,其鋒方鋭,未可輕敵。不如卑辭以請成。”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續(xù)記》:“﹝ 史濟(jì)行 ﹞卑詞征求我的文稿,我總給他一個(gè)置之不理?!?/div>
《漢語大詞典》:幼婦詞(幼婦詞)
見“ 幼婦辭 ”。
《漢語大詞典》:幼婦辭(幼婦辭)
亦作“ 幼婦詞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 嘗過 曹娥 碑下, 楊修 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修 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絶妙好辭也?!焙蠓褐笜O好的詩文。 明 王世貞 《項(xiàng)子出新編索序余病未能諷詠來美聊成短述》詩:“浮名人自惜,孤調(diào)晚堪疑。欲定《三都》價(jià),難評幼婦辭?!?清 黃遵憲 《己亥續(xù)懷人詩》:“平生著述老經(jīng)師,絶妙文章幼婦詞?!?/div>
分類:極好詩文
《漢語大詞典》:浮詞(浮詞)
(1).虛飾浮夸的言詞。后漢書·明帝紀(jì):“先帝詔書,禁人上書言圣,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詞?!?唐 白居易 《論于頔所進(jìn)歌舞人事宜狀》:“內(nèi)足以辯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詞。”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聽了這一謎的浮詞?!?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七:“敷衍湊拍,滿紙浮詞?!?br />(2).指應(yīng)酬之言。《再生緣》卷七九:“爾娘親,一派浮詞虛愛惜,應(yīng)酬全是為夫家。”
(3).多休累贅的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規(guī)范本體謂之鎔,剪截浮詞謂之裁。” 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昔夫子斷 唐 虞 以下迄於 周 ,翦截浮詞,撮其機(jī)要?!?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一:“讀 沈約 、 魏收 諸史,而知 李延壽 之史之得也,其浮詞簡也;讀 范曄 、 陳壽 二史,而知 李延壽 之史之失也,其瑣説詳也。”
《漢語大詞典》:詞雄(詞雄)
猶詞杰。 唐 沈佺期 《酬楊給事兼見贈臺中》詩:“ 子云 推辨博, 公理 擅詞雄?!?/div>
《國語辭典》:詞曲(詞曲)  拼音:cí qǔ
詞和曲的合稱。
《漢語大詞典》:芳詞(芳詞)
(1).優(yōu)美的文詞。 明 何景明 《六子詩·邊太常貢》:“芳詞灑清風(fēng),藻思興文瀾?!?br />(2).對閨房書簡的美稱。 明 楊珽《龍膏記·傳情》:“拂花箋青閨寫怨,寄芳詞黃雀傳言?!?/div>
《漢語大詞典》:艷詞(豔詞)
亦作“ 艷辭 ”。亦作“艷詞”。
(1).艷麗的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甘意搖骨體,艷詞動魄識?!?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故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辭?!?唐 白居易 《采詩官》詩:“郊廟登歌贊君美,樂府艷詞悅君意。” 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 曹植 詞賦……及其弊也,則採摘艷辭,纖冶傷雅?!?br />(2).常指描寫情愛的詩詞。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藝文三:“ 和魯公 凝 有艷詞一編,名《香奩集》?!?明 唐順之 《送陸訓(xùn)導(dǎo)序》:“夫古聲詩之義不傳,而艷詞麗曲譁於民間,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補(bǔ)集·詹天游》:“ 詹天游 以艷詞得名。”
(3).情話;浮艷輕薄的話。資治通鑒·后漢高祖乾祐元年:“ 蜀 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徐光溥 坐以艷辭挑 前蜀 安康長公主 ,丁酉罷守本官?!?/div>
《韻府拾遺 支韻》:占詞(占詞)
唐書薛收傳:收為書檄露布,或馬上占詞,該敏如夙搆。
《漢語大詞典》:瑰詞(瑰詞)
亦作“ 瑰辭 ”。亦作“瓌辭”。 瑰麗的文辭。 漢 崔瑗 《河間相張平子碑》:“瓌辭麗説,奇技偉藝?!?唐 張九齡 《故襄州刺史靳公遺愛銘》:“倜儻大節(jié),磊落瑰詞?!?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揮灑日月成瑰詞?!?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故有常語盡雅,畢才技以造瑰辭,猶幾不及俗者, 唐 世 顏師古 、 許敬宗 之倫是也?!?/div>
分類:瑰麗文辭
《漢語大詞典》:山詞(山詞)
猶山歌。 唐 陸龜蒙 《樵人十詠·樵子》:“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
分類:山歌
《漢語大詞典》:受詞(受詞)
見“ 受辭 ”。
《漢語大詞典》:受辭(受辭)
(1).聽從君主的令詞。管子·形勢:“銜命者君之尊也,受辭者君之運(yùn)也?!?span id="nq7q7i8" class="book">《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聘禮,大夫受命,不受辭?!?br />(2).亦作“ 受詞 ”。聽取供詞。后漢書·黨錮傳·李膺:“ 膺 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 朔 ,付 洛陽 獄。受辭畢,即殺之。”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元年:“ 黼 ( 王黼 )怒,令吏從 輔 ( 曹輔 )受詞, 輔 操筆曰:‘區(qū)區(qū)之心,一無所求,愛君而已?!耍镬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