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詞典
語典
《漢語大詞典》:語典(語典)
(1).即語法。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jié):“又 中國 語言文字分離,向無文典語典,languagegrammar之教,因此措辭設句之法,不能分明。”參見“ 語法 ”。
(2).典故之一類。指詩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語詞。相對于“事典”而言。參見“ 事典 ”。
《國語辭典》:語法(語法)  拼音:yǔ fǎ
1.講求語言構造合宜,音調優(yōu)美的方法。也稱為「話法」。
2.語詞、語句形成的規(guī)律。有時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與「文法」一詞相近。
《漢語大詞典》:事典
(1).治事的規(guī)章。周禮·天官·大宰:“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span id="75kh7ql" class="book">《左傳·文公六年》:“ 宣子 ( 趙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杜預 注:“典,常也?!?唐 蘇颋 《命姚崇等北伐制》:“入敷事典,省閣稱其閑練;出綜條察,吏人畏其嚴明。”
(2).專門輯集有關禮制事件的類書。明史·藝文志三有 徐袍 著《事典考略》六卷。
(3).典故之一類。指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別于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