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46,分77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語冰
方語
語塞
語論
燈語
默語
立語
語鳥
空語
讕語
通語
遺語
遺語
清語
非語
《漢語大詞典》:語冰(語冰)
談論冰。寓見識為時地所限意。語本莊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宋 楊萬里 《荔枝歌》:“ 粵 犬吠雪非差事, 粵 人語冰夏蟲似?!?/div>
《漢語大詞典》:方語(方語)
即方言。 明 王世貞 《曲藻》:“造語。謂可作者:樂府語、經(jīng)史語……不可作者:俗語、蠻語、嗑語、市語、方語?!?傅敷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寒暑異夫凔燠,而四時以判;胡越異夫清濁,而方語以殊?!眳⒁姟?方言 ”。
分類:方語方言
《國語辭典》:方言  拼音:fāng yán
1.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域因諸種因素產(chǎn)生演變而生成的變體。它只流行于局限的地區(qū),并具有與其他方言或共同語差異的特徵。唐。王維早入滎陽界〉詩:「因人見風俗,入境聞方言。」也稱為「土話」、「土語」。
2.書名。舊題漢揚雄撰,十三卷,晉郭璞注。其書于一名一物詳其地域言語之異同,為訓詁家所取資。
3.才開口說話。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國語辭典》:語塞(語塞)  拼音:yǔ sè
形容說不出話來。《史記。卷一○一。袁盎晁錯傳》:「袁盎進說,其后語塞?!埂洞笏涡瓦z事。貞集》:「張愨厲聲曰:『如宗澤忠義,若得數(shù)人,天下定矣!何畏乎金賊哉?』二人語塞。」
《漢語大詞典》:語論(語論)
說話;談論。 宋 曾鞏 《祭亡妻晁氏文》:“將逝之夕,逆知其論,語論自若,精神不衰。”《天雨花》第四回:“起身走到前堂去,兒媳相陪坐語論?!?/div>
分類:說話談論
《國語辭典》:燈語(燈語)  拼音:dēng yǔ
利用燈光一明一暗的間歇,做出長短不同的信號,以為通訊用。
《漢語大詞典》:默語(默語)
(1).沉默或言說。語出《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span id="55sw5i1" class="book">《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 統(tǒng) 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節(jié),默語無常,時人或謂之狂生?!?南朝 宋 顏延之 《又釋何衡陽達性論》:“行藏可共,默語亦同?!?br />(2).比喻隱顯。宋書·隱逸傳·戴颙:“ 勃 疾患,醫(yī)藥不給, 顒 謂 勃 曰:‘ 顒 隨兄得間,非有心於默語,兄今疾篤,無可營療, 顒 當干祿以自濟耳?!?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一朝殊默語,千里易炎涼。”
分類:沉默言說
《漢語大詞典》:立語(立語)
(1).猶立論。 漢 王充 論衡·薄葬:“ 陸賈 依儒家而説,故其立語,不肯明處?!?br />(2).站著對話。 唐 韓愈 《釋言》:“百官之進見相國者,或立語以退,而 愈 辱賜坐語,相國之禮過矣。” 唐 白居易 《晚興》詩:“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div>
《漢語大詞典》:語鳥(語鳥)
(1).會說話的鳥。如鸚鵡、八哥之類。 唐 無名氏 《李德裕營平泉遠方之人多以異物奉之時有題詩》:“ 隴 右諸侯供語鳥, 日南 太守送名花。”
(2).指鳥鳴。 宋 陳師道 《絕句》之二:“丁寧語鳥傳春意, 白下 門東第幾家?”
《國語辭典》:空語(空語)  拼音:kōng yǔ
不實在的話。三國魏。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今空語同知有達人,無所不堪?!?/div>
分類:虛構
《漢語大詞典》:讕語(讕語)
妄語。宋史·竇偁傳:“有家法,閨門敦睦,人無讕語。” 清 趙翼 《戲老》詩:“應號活死人,讕語聊自戲?!?梁啟超 《〈萃報〉敘》:“又報章體例未善,率互相勦説,雜采讕語,荒唐悠謬,十而七八。”
分類:妄語
《國語辭典》:通語(通語)  拼音:tōng yǔ
不受地域局限,可通行于幾個地區(qū)或全國各地的共同語或標準語。相當于「雅言」的意義。漢。揚雄《方言》卷一:「娥、嬴,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好,其通語也?!?/div>
《漢語大詞典》:遺語(遺語)
(1).臨終之言;遺囑。《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爾天道開通,為父讎寃殺 楚 ?!z語已訖,便即殺之?!?宋 洪邁 《夷堅支志甲·薦福如本》:“迨旦,數(shù)僧來詣 王氏 ,具説 本老 遺語?!?br />(2).前人留下的話。 宋 蘇轍 《真興寺閣》詩:“遺語謝世俗,釣魚當釣鼇?!?清 羅安 《嘲朝山》詩:“時人奉仙靈,請述 撝堂 遺語君且聽?!?章炳麟 《文學說例》:“然《士喪禮》言‘婦人俠牀’,注‘婦人謂妻妾子姓也’,此則語無區(qū)別,與 蒲斯門 種勿殊,蓋 庖戲 儷皮以前之遺語云爾?!?/div>
《漢語大詞典》:遺語(遺語)
猶贈言。 宋 朱熹 《和擇之韻》:“出山遺語在,歸騎莫徘徊。”
《漢語大詞典》:清語(清語)
(1).猶清談高論。 宋 葉適 《滕季度墓志銘》:“清語終日,不及私?!?br />(2).滿語。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宗室小考:“上以 清 語為國家根本,而宗室貴胄至有不能語者,風俗攸關甚重。”《晚清文選·民族的國民》:“嗣后八旗,總以 清 語騎射為務?!?/div>
分類:滿語
《國語辭典》:非語(非語)  拼音:fēi yǔ
1.蜚語,流言。唐。白居易 與楊虞卿書:「其不與者,或誣以偽言,或構以非語。」
2.不合理、不正經(jīng)的言語。唐。元稹《鶯鶯傳》:「崔之貞慎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犯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