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83,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鶴語堯年(又作:堯年鶴語 ...)
鵲語
花解語(又作:解語花 ...)
黃雀語
火鼠論寒,冰蠶語熱
雞語
嬌欲語
君房語妙(又作:君房語)
心兵語阱
檣燕語留人
蠻語入詩
蠻語
琵琶改語
硬語盤空
遷鶯巧語
典故
鶴語堯年
 
堯年鶴語
 
鶴語寒
 
話寒年
 

《太平御覽》卷九百一十六〈羽族部三·鵠〉~496~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大亨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鵠語于橋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于是飛去。」
典故 
恨烏鵲
  
喜逐行人至
 
烏鵲嗔


《西京雜記》卷三
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小。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jīng)》
「靈鵲兆喜?!埂蹲ⅰ罚骸根o噪則喜生。」

例句

好個林間鵲,今朝足喜聲。 姚合 游春十二首之二

喜逐行人至,愁隨織女歸。 李嶠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李端 閨情

音書恨烏鵲,號怒怪熊羆。 杜甫 偶題

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鹡鸰。 杜甫 喜觀即到復(fù)題短篇二首之二

浪傳烏鵲喜,深負(fù)鹡鸰詩。 杜甫 得弟消息二首之二

今朝烏鵲喜,欲報凱歌歸。 杜甫 西山三首之三

共看昨日蠅飛處,并是今朝鵲喜來。 權(quán)德輿 同陸太祝鴻漸崔法曹載華見蕭侍御留后說得衛(wèi)撫州報推事使張侍御卻回前刺史戴員外無事喜而有作三首之一

鵲語臨妝鏡,花飛落繡床。 權(quán)德輿 相思曲

鶴書承處重,鵲語喜時頻。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契授秘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典故 
花解語
  
解語傾國
 
妖妃污太液
 
真妃解語

相關(guān)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解語花〉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shù)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左右皆嘆美久之。帝指貴妃示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簡釋

解語花:喻美人聰慧可人。清趙翼《題女史駱佩香秋燈課女圖》:“一個嬌娃解語花,崎窗親課秋宵讀?!?/p>

典故
黃雀語

相關(guān)人物
公冶長


南朝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
《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灰云渥悠拗!埂妒琛罚骸阜秾幵唬骸汗遍L行正獲罪,罪非其罪……。別有一書名為《論釋》,云公冶長從衛(wèi)還魯,行至二界上,聞鳥相呼「往請溪食死人肉」,須臾,見一老嫗當(dāng)?shù)蓝?。冶長問之,嫗曰:「而前日出行,于今不反,當(dāng)是已死亡,不知所在?!挂遍L曰:「問聞鳥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嫗兒也?!箣炌?,即是其兒也,已死。嫗即告村司,村司問嫗「從何得知之?」嫗曰:「見冶長,道如此。」村官曰:「冶長不殺人,何緣知之?」因錄冶長付獄。主問冶長:「何以殺人?!挂遍L曰:「解鳥語。不殺人?!怪髟唬骸府?dāng)試之。若必解鳥語,便相放。若不解,當(dāng)令償死?!柜v冶長在獄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緣獄柵上,相呼嘖嘖嚼嚼。冶長含笑,吏啟主:「冶長笑雀語。是似解鳥語?!怪鹘虇栆遍L:「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長曰:「雀鳥嘖嘖嚼嚼──白蓮水邊,有車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斂不盡。相呼往啄。」獄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豬及燕語屢驗,于是得放。然此語乃出雜書,未必可信,而亦古舊相傳云冶長解鳥語,故聊記之也。」』」

例句

不如黃雀語,能雪冶長猜。 沈佺期 同獄者嘆獄中無燕

典故
火鼠論寒,冰蠶語熱


《藝文類聚》卷八十〈火部·火〉~364~
《十洲記》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萬里。上有風(fēng)生獸,似豹青色,大如貍,張取之,積薪數(shù)車以燒之,薪盡而此獸在火中,燃其毛不燋,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鐵椎鍛其頭數(shù)十下,乃死。以其口向風(fēng),須臾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腦,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壽五百歲。又曰:有火林山,山中有火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蛟唬荷娇砂倮镌S,取其獸毛,績以為布,名曰火浣布。國人衣服之,此布垢洿,以水浣濯之,終日不絜。以火燒布,兩食久許出,其垢即去,白如雪。
《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jì)·齊王芳〉~7~
齊王諱芳,字蘭卿。明帝無子,養(yǎng)王及秦王詢;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青龍三年,立為齊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宣王輔政。詔曰:「朕以眇身,繼承鴻業(yè),煢煢在疚,靡所控告。大將軍、太尉奉受末命,夾輔朕躬,司徒、司空、冢宰、元輔總率百寮,以寧社稷,其與群卿大夫勉勖乃心,稱朕意焉。諸所興作宮室之役,皆以遺詔罷之。官奴婢六十已上,免為良人。」二月,西域重譯獻(xiàn)火浣布,詔大將軍、太尉臨試以示百寮。
《梁詩》卷一〈梁武帝蕭衍·樂府·河中之水歌〉~520~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
典故
雞語


《幽明錄》~280~
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一長鳴雞,愛養(yǎng)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wù)?,極有言致,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功大進(jìn)。
《藝文類聚》卷九十一〈鳥部中·雞〉~585~
《幽明錄》曰: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yǎng)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wù)摚瑯O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jìn)。
《藝文類聚》第五十五卷〈雜文部一·談講〉~987~
《世說》曰:宋處宗甚有思理,嘗買得一長鳴雞,籠盛著,遂作人語,與處宗談?wù)?,宗因此功大進(jìn)。
典故
嬌欲語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五〈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淥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典故
君房語妙
 
君房語
 
君房天下妙

相關(guān)人物
賈捐之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yán)朱吾丘主父徐嚴(yán)終王賈列傳下·賈捐之〉~2830~
賈捐之字君房,賈誼之曾孫也。元帝初即位,上疏言得失,召待詔金馬門?!柚?dāng)?shù)召見,言多納用。時中書令石顯用事,捐之?dāng)?shù)短顯,以故不得官,后稀復(fù)見。而長安令楊興新以材能得幸,與捐之相善。捐之欲得召見,謂興曰:「京兆尹缺,使我得見,言君蘭,京兆尹可立得?!古d曰:「縣官嘗言興瘉薛大夫,我易助也。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使君房為尚書令,勝五鹿充宗遠(yuǎn)甚。」
典故
日月跳丸
 
跳丸日月
 
兩丸日月
 
跳丸烏兔
 
心兵語阱
 
霜風(fēng)入梧桐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六〈秋懷詩十一首〉
〈秋懷詩十一首〉其九:「霜風(fēng)侵梧桐,眾葉著樹乾??针A一片下,琤若摧瑯玕。謂是夜氣滅,望舒霣其團(tuán)。青冥無依倚,飛轍危難安。驚起出戶視,倚楹久汍瀾。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迷復(fù)不計遠(yuǎn),為君駐塵鞍。」
典故
檣燕語留人
 
留不住征檣
 
暮檣留話江燕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三〈發(fā)潭州〉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高名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典故
蠻府參軍
 
蠻語入詩

相關(guān)人物
郝隆


《世說新語》下卷下《排調(diào)》
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罰,既飲,攬筆便作一句云:「娵隅躍清池。」桓問:「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够腹唬骸缸髟姾我宰餍U語?」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也?」

例句

兒童解蠻語,不必作參軍。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楚歌催晚醉,蠻語入新詩。 韓翃 寄武陵李少府

蠻府參軍趨傳舍,交州刺史拜行衣。 韓翃 送劉評事赴廣州使幕

典故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排調(diào)〉~806~
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罰,既飲,攬筆便作一句云:「娵隅躍清池?!够竼枺骸笂塾缡呛挝??」答曰:「蠻名魚為娵隅?!够腹唬骸缸髟姾我宰餍U語?」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也?」

例句

楚歌催晚醉,蠻語入新詩。 韓翃 寄武陵李少府

典故
遺恨琵琶
 
琵琶改語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周詩》卷二〈昭君辭應(yīng)詔〉
胡風(fēng)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調(diào)琴上曲,變?nèi)牒章暋?/span>

例句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

典故
硬語盤空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七〈薦士〉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xùn)誥【雅麗埋訓(xùn)誥】。曾經(jīng)圣人手,議論安敢到。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東都漸彌漫,派別百川導(dǎo)。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fēng)操。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中間數(shù)鮑謝,比近最清奧。齊梁及陳隋,眾作等蟬噪。搜春摘花卉,沿襲傷剽盜。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興得李杜,萬類困陵暴。后來相繼生,亦各臻閫奧。有窮者孟郊,受材實雄驁。冥觀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敷柔肆紆馀,奮猛卷海潦。榮華肖天秀,捷疾逾響報。行身踐規(guī)矩,甘辱恥媚灶。孟軻分邪正,眸子看瞭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鎮(zhèn)浮躁。酸寒溧陽尉,五十幾何耄。孜孜營甘旨,辛苦久所冒。俗流知者誰,指注競嘲傲。圣皇索遺逸,髦士日登造。廟堂有賢相【案:謂馀慶?!?,愛遇均覆燾。況承歸與張【案:郊嘗為歸登。張建封所知?!?,二公迭嗟悼。青冥送吹噓,強(qiáng)箭射魯縞。胡為久無成,使以歸期告。霜風(fēng)破佳菊,嘉節(jié)迫吹帽。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案:盧到切?!俊1宋⑺熊?,尚煩左右芼。魯侯國至小,廟鼎猶納郜。幸當(dāng)擇?玉,寧有棄圭瑁。悠悠我之思,擾擾風(fēng)中纛。上言愧無路,日夜惟心禱。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抱【案:鳥伏卵為抱?!俊Múǚ请y圖,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后時徒悔懊。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簞犒。微詩公勿誚,愷悌神所勞。
典故
遷鶯巧語


《全唐詩》卷五百四十〈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
國以斯文重,公仍內(nèi)署來【公仍內(nèi)相來】。風(fēng)標(biāo)森太華,星象逼中臺。朝滿遷鶯侶,門多吐鳳才。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只鑄一顏回】。
《漢語大詞典》:鶴語(鶴語)
(1).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 晉 太康 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 堯 崩年也?!妒秋w去?!焙笠浴苞Q語”謂鶴壽長而多知往事。 唐 崔湜 《幸白鹿觀應(yīng)制》詩:“鸞歌無歲月,鶴語記春秋?!?清 趙執(zhí)信 《清明后大雪》詩:“泠泠鶴語溯 唐 堯 ,卯酒微曛抵敝貂?!?br />(2).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旄呱蠜_天?!焙笠蛞浴苞Q語”指勸人學(xué)仙。 唐 李端 《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詩:“雞聲傳洞遠(yuǎn),鶴語報家遲。童子閑驅(qū)石,樵夫樂看棋?!?明 游潛 《獨眺》詩:“空城留鶴語,千歲幾來歸?!?br />(3).鶴的鳴聲。 唐 姚合 《寄孫路秀才》詩:“潮去蟬聲出,天晴鶴語多?!?/div>
《漢語大詞典》:鵲喜(鵲喜)
鵲的鳴叫聲。舊傳以鵲鳴聲兆喜,故稱。 唐 宋之問 《發(fā)端州初入西江》詩:“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 宋 沈瀛 《減字木蘭花·好惡》詞:“瞻烏爰止。不是檐前聞鵲喜?!?span id="irimrs9" class="book">《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鵲喜噪晨樹,燈開半夜花。”
《國語辭典》:鵲語(鵲語)  拼音:què yǔ
鵲鳴。相傳為喜事的前兆。宋。陳造〈再用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韻贈周教授〉詩:「鵲語燈著花,妙契默可傳?!?/div>
分類:喜兆
《國語辭典》:太液池  拼音:tài yè chí
1.漢、唐皆有太液池,均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境?!段倪x。班固。兩都賦》:「前唐中而后太液。」李善注引《漢書》:「建章宮其西則有唐中數(shù)十里,其北沼太液池?!?br />2.在今北平故宮西華門外,分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參見「三海」條。
《國語辭典》:解語花(解語花)  拼音:jiě yǔ huā
1.唐玄宗與楊貴妃同賞白蓮,大家贊嘆花的嬌美。玄宗指著身旁的貴妃說:「爭如我解語花!」典出《北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解語花》。后用以比喻善解人意的女子。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語花?!?br />2.詞牌名。出自唐玄宗贊貴妃之語。曲調(diào)內(nèi)容存于宋代周邦彥《片玉集》。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蠻語(蠻語)
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言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郝隆 為 桓公 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酒三升, 隆 初以不能受罰,既飲,攬筆便作一句云:‘娵隅躍清池?!?桓 問:‘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 桓公 曰:‘作詩何以作蠻語?’ 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也?!?唐 韓翃 《寄武陵李少府》詩:“ 楚 歌催晚醉,蠻語入新詩?!?明 王世貞 《曲藻》:“不可作者:俗語、蠻語、謔語、嗑語、市語、方語、書生語、譏誚語?!?林景行 《日夕睡起繞籬愴念歸而有作》詩:“昏燈且校篇,蠻語待強(qiáng)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