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83,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目語
贊語
訓語
檐語
回語
會語
機語
黃鶯語
悄語
淺語
浮語
語泄
語數
散語
寤語
《國語辭典》:目語(目語)  拼音:mù yǔ
以目示意?!度龂尽>砹?。吳書。賀全呂周鐘離傳。周魴》:「目語心計,不宣唇齒,骨肉至親,無有知者?!埂毒劳ㄑ浴>砣?。況太守斷死孩兒》:「往往詩謎寫恨,目語傳情,月下幽期,花間密約,但圖一刻風流,不顧終身名節(jié)?!?/div>
分類:示意達情
《漢語大詞典》:贊語(贊語)
頌揚之辭。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那 程師爺 的批語不過照例幾句通套讚語?!?br />論贊的文詞。 漢 班固 《典引》序:“ 太史遷 下贊語中,寧有非耶?” 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及后來贊語之作,多録紀傳之言,其有所異,唯加文飾而已。” 郭沫若 《蒲劍集·屈原的藝術與思想》:“但據我的研究,應以 司馬遷 的贊語為準?!?/div>
《漢語大詞典》:訓語(訓語)
(1).訓教之詞。 宋 蘇轍 《謝南郊加恩表》之二:“重紆訓語,秖益兢慚。” 元 戴良 《祭先姊趙安人文》:“每申訓語,俾遠禍機?!?br />(2).猶告誡。 元 姚燧 《少中大夫敘州等處諸部蠻夷宣撫使張公神道碑》:“大狂兵之,小頑訓語,始猶革面,久悛其心?!?br />(3).指 周 朝訓教的文書。國語·鄭語:“訓語有之曰: 夏 之衰也, 襃 人之神,化為二龍,以同於王庭?!?韋昭 注:“訓語, 周 書?!?/div>
《韻府拾遺 語韻》:檐語(檐語)
唐彥謙詩:石梁臥秋溟,風鈴作檐語。
《漢語大詞典》:回語(迴語)
轉告。《敦煌變文集·韓朋賦》:“阿婆迴語新婦:‘如客此言, 朋 今事官(仕宦),且得勝途。’”
分類:轉告
《漢語大詞典》:會語(會語)
猶會談。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超 等疑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魏書:“公后日復與 遂 等會語,諸將曰:‘公與虜交語,不宜輕脫,可為木行馬以為防遏。’公然之。”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十年:“ 魯肅 欲與 關羽 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div>
分類:會談
《漢語大詞典》:機語(機語)
佛教語。機悟之語。古尊宿語錄卷十一:“暨登 楊大年 、 李都尉 之門,機語契投,於是法道大振?!?/div>
分類:佛教語
《國語辭典》:黃鶯語(黃鶯語)  拼音:huáng yīng yǔ
一種類似蓮花落的歌詞?!赌鹾;ā返谄呋兀骸刚l不曉得這個祝大人討個江山船上人做老婆!有些好事的做竹枝詞,貼黃鶯語,紛紛不一?!?/div>
《漢語大詞典》:悄語(悄語)
(1).低聲說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偵戲》:“[悄語介]若是天道好還,死灰有復燃之日,我 阮鬍子 呵!也顧不得名節(jié),索性要倒行逆施了?!?br />(2).指低低的說話聲。 夏衍 《上海見聞記》:“甲板上連悄語也沒有了。”
《漢語大詞典》:淺語(淺語)
無深意的話語。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其筆力之豪勁,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無淺語?!?/div>
分類:深意話語
《漢語大詞典》:浮語(浮語)
(1).不實在的話;沒有根據的話。《后漢書·隗囂傳》:“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歲,厭浮語虛辭?!?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臺官 蔣之奇 以浮語彈奏 歐陽公 , 英宗 不聽?!?宋 葉適 《校書郎王公夷仲墓志銘》:“上意解,浮語浸息?!?br />(2).輕薄話。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霍筠》:“ 賈王 以為可動,復相間試以浮語?!?/div>
《漢語大詞典》:語泄(語泄)
謂所談論的內容泄漏出去。語本韓非子·說難:“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span id="78fs2tm" class="book">《史記·刺客列傳》:“多人不能無生得失,生得失則語泄?!?span id="lvpibs3" class="book">《漢書·劉向傳》:“ 望之 、 堪 、 更生 議,欲白罷退之。未白而語泄,遂為 許 史 及 恭 顯 所譖愬?!?/div>
《漢語大詞典》:語數(語數)
猶數語,常言。墨子·明鬼下:“語數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亦何書之有哉?”
分類:常言
《漢語大詞典》:散語(散語)
(1).無韻之文;散文。 唐 馮贄 云仙雜記·蟣肝龍首:“ 毛重 教授於 導江 ,春日主人宴之,賦散語曰:‘蟣肝之奉何堪,龍首之攀可望?!?宋 陳善 捫虱新話·辨前輩論古今人文長短:“ 后山居士 言:‘ 蘇明允 不能詩, 歐陽永叔 不能賦, 曾子固 短於韻語, 黃魯直 短於散語。’” 錢鐘書 《管錐編·全宋文·自注》:“記事之文應條貫終始,讀而了然,無勞補苴……加註出於不得已; 元稹 記事,乃用四言韻語,作繭自縛,遂另以散語作註申意,多茲一舉?!?br />(2).隨意而談。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或散語竟夜,辭致清妍?!?/div>
《漢語大詞典》:寤語(寤語)
相對而語。 漢 王褒 《九懷·通路》:“假寐兮愍斯,誰可與兮寤語。” 南朝 齊 謝朓 《游后園賦》:“藉宴私而游衍,時寤語而逍遙?!?唐 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往往空室中,寤語説珪璋?!?王闿運 《莫姬哀詞》:“餘生每話,寤語誰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