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83,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75  76  77  78  79  81  82  83  8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謰語
傈僳語
寥寥數(shù)語
冷語冰人
冷言冷語
冷言熱語
仂語
歷史語詞
理語
驪山私語
龍言鳳語
鹿語
鈴語鏘鏘
林語堂
臨別贈語
《國語辭典》:謰語(謰語)  拼音:lián yǔ
文字學上指兩個音節(jié)聯(lián)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參見「聯(lián)綿字」條。
《高級漢語詞典》:傈僳語  拼音:lì sù yǔ
中國傈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通行于云南省一些地區(qū),使用人口約48萬
《漢語大詞典》:寥寥數(shù)語
非常簡括地說。例如:寥寥數(shù)語概括地說明了情況。
分類:括地
《國語辭典》:冷語冰人(冷語冰人)  拼音:lěng yǔ bīng rén
以冷淡的言語對人。比喻待人冷漠無情?!读凝S志異。卷二。俠女》:「日頻來,時相遇,并不假以詞色。少游戲之,則冷語冰人?!埂冻UZ尋源。卷上。冷語冰人》引《外史》:「孟蜀與潘在廷以財結(jié)權(quán)要,或非之,乃曰:『非是求援,不欲其以冷語冰人耳。』」
《國語辭典》:冷言冷語(冷言冷語)  拼音:lěng yán lěng yǔ
諷刺、譏笑的話?!缎咽篮阊?。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只這冷言冷語,帶譏帶訕的,教人怎么當?shù)?!」也作「冷言熱語」。
《國語辭典》:冷言熱語(冷言熱語)  拼音:lěng yán rè yǔ
諷刺、譏笑的話。《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欲待回家,難見父母兄嫂;待不去,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熱語?!挂沧鳌咐溲岳湔Z」。
分類:冷言冷語
《國語辭典》:仂語(仂語)  拼音:lè yǔ
文法學名詞之一。指文法上不成句的詞組。如「雄偉的建筑」、「春夏秋冬」等。
《國語辭典》:歷史語詞(歷史語詞)  拼音:lì shǐ yǔ cí
專指目前已經(jīng)不用的歷史現(xiàn)象、事物的語詞。如司徒、司寇等。
《漢語大詞典》:理語(理語)
說理之言。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大雅》中理語造極精微,除是 周公 道得, 漢 以下無人能嗣其響?!?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或云:‘詩無理語?!柚^不然。《大雅》:‘於緝熙敬止’;‘不聞亦式,不諫亦入’:何嘗非理語?何等古妙?”
分類:說理
《分類字錦》:驪山私語(驪山私語)
陳鴻長恨歌傳玉妃茫然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寶十載侍輦避署驪山宮秋七月牛女相見之夕秦人風俗是夜乞巧宮掖間尤尚之夜殆半休侍衛(wèi)于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為夫婦言畢執(zhí)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王渙 惆悵詩 蜀王殿里三更月,不見驪山私語人。
分類:七夕
《漢語大詞典》:龍言鳳語(龍言鳳語)
喻輕松悠揚的音樂之聲。 唐 鮑溶 《會仙歌》:“輕輕濛濛,龍言鳳語何從容?!?/div>
《駢字類編》:鹿語(鹿語)
《金陵志》:開寶七年,金陵苑圃中鹿忽一旦人語,牧者叱之,鹿亦叱牧者曰:“明年今日汝等俱作鬼物,苑圃荒涼,焉能拘我?”明年宋師渡江,牧者俱死斗敵,苑圃亦廢。
《分類字錦》:鈴語鏘鏘(鈴語鏘鏘)
吳師道 次韻許可用參政從幸承天護圣寺是日升左丞詩 瓦光浮璀璀,鈴語振鏘鏘。
分類:莊嚴
《國語辭典》:林語堂(林語堂)  拼音:lín yǔ táng
人名。(西元1895~1976)福建龍溪人,為二十世紀享譽國際的著名學者及作家。學識淵博,精通英文,才智杰出,著作等身,望重士林,譽滿國際。著有《開明英文文法》、《生活的藝術(shù)》、《京華煙云》、《中國與印度的智慧》、《無所不談合集》等。編有《林語堂漢英辭典》。
《漢語大詞典》:臨別贈語(臨別贈語)
見“ 臨別贈言 ”。
《漢語大詞典》:臨別贈言(臨別贈言)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進忠告。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span id="9gkbkyg"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臨別贈言的話,不知閣下可肯聽受?!币嘧鳌?臨別贈語 ”。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團組織的教導,教師的囑咐,媽媽的叮嚀,同學們的臨別贈語,又記取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