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誤期(誤期)  拼音:wù qí
錯失約定的期限?!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今夜點燈后,叫他來罷,決不誤期了。」
《國語辭典》:后期(後期)  拼音:hòu qí
1.過了預定的期限?!妒酚洝>硪欢?。大宛列傳》:「騫為衛(wèi)尉,與李將軍俱出右北平擊匈奴。匈奴圍李將軍,軍失亡多,而騫后期當斬,贖為庶人。」《明史。卷一五一。列傳。嚴震直》:「洪武時以富民擇糧長,歲部糧萬石至京師,無后期,帝才之?!?br />2.后會、再見。唐。白居易 祭中書韋相公文:「既同前會,兜率天下,豈無后期?」唐。方干 送沛縣司馬丞之任詩:「羈游故交少,遠別后期難。」
3.某個時期的后一階段開始。如:「抗戰(zhàn)后期」。
《國語辭典》:愆期  拼音:qiān qí
誤期、過期?!兑捉?。歸妹卦。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埂对娊?。衛(wèi)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div>
分類:誤期失期
《國語辭典》:稽程  拼音:jī chéng
1.延遲行程?!稑犯娂>砣?。相和歌辭十二。南朝梁。簡文帝。隴西行三首之三》:「迥山時阻路,絕水極稽程。」
2.費時考核?!端问贰>硪痪啪?。刑法志一》:「決獄違限,準官書稽程律論,踰四十日則奏裁。」
3.遲滯公文的期限。《?;萑珪?。卷五。蒞任部。稟帖贅說》:「倘文書稽程,誰職其咎乎?」
《國語辭典》:公事稽程  拼音:gōng shì jī chéng
辦理的公事延誤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