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游說(游說)  拼音:yóu shuì
勸說別人采納其意見、主張。《史記。卷六九。蘇秦傳。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shù)長于權(quán)變。」《三國演義》第一○回:「公雖為陶謙游說,其如吾不聽何?」也作「游說」。
《國語辭典》:游說(遊說)  拼音:yóu shuì
以言語說動(dòng)他人,使他聽從自己的主張。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yuǎn)道?!埂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钢v到戰(zhàn)國時(shí),以游說做官;所以孟子歷說齊梁,這便是孟子的舉業(yè)?!挂沧鳌赣握f」。
《國語辭典》:游士  拼音:yóu shì
奔走四方以謀生計(jì)的人。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見言談?dòng)问渴戮梢宰鹕硪?,商賈之可以富家也?!埂逗鬂h書。卷七○??兹趥鳌罚骸缚と藷o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為棺具而斂葬之。」
《國語辭典》:談客(談客)  拼音:tán kè
1.善言而健談的人?!稌x書。卷七五。劉惔傳》:「以惔雅善言理,簡文帝初作相,與王濛并為談客,俱蒙上賓禮?!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shí)談客盈坐。」
2.說客。《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簡雍傳》:「先主至荊州,雍與麋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
分類:清談說客
《漢語大詞典》:辯客(辯客)
猶說客。舊唐書·王武俊傳:“六月, 李抱真 使辯客 賈林 詐降 武俊 。”
分類:說客
《漢語大詞典》:三對面先生(三對面先生)
說客。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一折:“喒道你這三對面先生來瞰我,那里是八拜交仁兄來訪我,多應(yīng)是兩賴子 隨何 來説我?!?/div>
分類:說客
《漢語大詞典》:好游(好遊)
(1).喜好游樂。《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 盧敖 曰:‘ 敖 幼而好游,至長不渝。’”
(2).喜好游說,作說客。《孟子·盡心上》:“子好游乎?吾語子游?!?朱熹 集注:“游,游説也?!?/div>
《國語辭典》:謙稱(謙稱)  拼音:qiān chēng
謙遜的稱呼,通常用以表示謙虛。如:「他因年紀(jì)較長,所以謙稱自己為愚兄?!?/div>
《漢語大詞典》:刻棘
語本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上:“ 宋 人有請為 燕王 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 燕王 因以三乘養(yǎng)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今知王不能久齋以觀無用之器也,故以三月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王因囚而問之,果妄,乃殺之。” 韓非 本用以諷刺說客。后以“刻棘”比喻治學(xué)的艱辛。 清 沈炯 《書懷》詩:“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類猴?!?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刻棘之業(yè)雖苦,市駿之賞終虛?!?/div>
《漢語大詞典》: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一家人不説兩家話)
俗諺。意謂自家人不說客氣話。 知俠 《鐵道游擊隊(duì)》第五章:“別說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家里沒吃的,我分這一份錢,放在手里沒用,我心里能過得去么?”
《國語辭典》:客套  拼音:kè tào
1.會(huì)客時(shí)表示謙讓、問候的應(yīng)酬話?!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改阄抑合喾辏蛔隹吞??!埂痘ㄔ潞邸返谝凰幕兀骸肝覀兩窠灰丫?,見面不作客套罷!」
2.彼此謙讓、問候。如:「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