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1分類詞匯 72
《漢語大詞典》:侔利
謀取利益。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商賈侔利自市?!?/div>
《漢語大詞典》:梯肥
謂謀取高官厚祿。 宋 富弼 《與陳都官書》:“於是,以爵位為梯身之具,而忘乎其君;以祿利為肥身之資,而忽乎其民。然有尚未能梯肥其身者,則有蹈捷急之徑,趨邪枉之門,貨賄公行,交結(jié)相尚。”
《漢語大詞典》:逸利
謂以不正當(dāng)?shù)氖址ㄖ\取利益。 宋 蘇舜欽 《〈先公墓志銘〉序》:“公六居內(nèi)外,計未嘗建言聚歛,有語逸利者輒卻之?!?/div>
《漢語大詞典》:賄買(賄買)
(1).賄賂收買。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比限說》:“總書糧房受里長花戶之賄買,或通同作弊以侵欺?!?br />(2).指行賄謀取。《糊涂世界》卷七:“説是制臺被參,因為説是有個媒婆子出入衙署,賄買差缺?!?/div>
《漢語大詞典》:釣射(釣射)
猶言窺測謀取。 唐 無名氏 玉泉子:“率多仇隙附麗之徒,釣射時態(tài),志在諛媚?!?/div>
分類:窺測謀取
《漢語大詞典》:釣位(釣位)
謂謀取名位。 明 張鼎思 《瑯邪代醉編》卷二六:“昔 太公 釣於 渭水 之溪,而 李白 以為釣位?!?/div>
《漢語大詞典》:盜具(盜具)
為盜之具。指謀取私利的手段。 唐 元結(jié) 《辯惑上》:“豈有冠冕軒車、佩符持節(jié)取先王典禮以為盜具,將天下法令而為盜資乎?”
分類:謀取私利
《漢語大詞典》:謀差(謀差)
謀取差事;謀求職業(yè)。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趁著青年,靠著蒼天,不憚艱難,不愛金錢,倒有個閣上 凌煙 ,不強似謀差奪掌把聲名換,抵多少富貴由天!” 田遨 《楊度外傳·保和殿御試》:“ 楊度 要進京, 夏壽田 也要到京謀差。”
《國語辭典》:有利可圖(有利可圖)  拼音:yǒu lì kě tú
有利益可以謀取?!栋l(fā)財秘訣》第一回:「忽見一家店鋪在那里燒料泡,心中暗忖,把這個販到香港,或者有利可圖,我何妨試他一試?」
《漢語大詞典》:鬻言
謂憑借進言謀取利祿。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賈誠以求位,鬻言以干祿,或無絲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div>
《漢語大詞典》:因緣為市(因緣爲(wèi)市)
舞文弄法以謀取財利。漢書·刑法志:“姦吏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死則予死比,議者咸冤傷之?!?顏師古 注:“弄法而受財,若市買之交易?!?/div>
《國語辭典》:因公假私  拼音:yīn gōng jiǎ sī
假藉公事的名義,謀取私利。《后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挂沧鳌敢蚬兴健埂?/div>
《漢語大詞典》:營私植黨(營私植黨)
結(jié)合黨羽,謀取私利。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議院上》:“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私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鄒韜奮 《經(jīng)歷》十八:“我覺得隨便換一個別的不是以教務(wù)為前提而只以營私植黨為得計的校長,我老早就要滾蛋的?!?/div>
《國語辭典》:唯利是視(唯利是視)  拼音:wéi lì shì shì
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而不顧其他?!蹲髠?。成公十三年》:「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三國志。卷七。呂布等傳。評曰》:「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也作「惟利是圖」。
《國語辭典》:投機取巧(投機取巧)  拼音:tóu jī qǔ qiǎo
利用時機,獲取利益。如:「我們做事要務(wù)本踏實,不可投機取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