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詞典 1分類詞匯 25
共25,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讜謀
議革
訪議
詢議
雅謨
謀約
問諫
議弄
講謨
詢謀咨度
《漢語大詞典》:讜謀(讜謀)
正直的謀議。
分類:正直謀議
《漢語大詞典》:議革(議革)
謀議革除、裁撤。 明 馬從聘 《議舉營田疏》:“俟數(shù)年之后,屯田就緒,議留議革,悉聽圣裁,無所不可?!?明 鄭欽 《條陳六事疏》:“先固財絀民窮,議革冗員,以省麋費(fèi)。”
分類:謀議革除
《漢語大詞典》:訪議(訪議)
(1).咨詢,謀議。 漢 賈誼 新書·官人:“知足以為礲礪,行足以為輔助,仁足以訪議?!?唐 韓愈 《復(fù)仇狀》:“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憐孝子之心,示不自專,訪議羣下?!?br />(2).依據(jù)義理。訪,通“ 放 ”;議,通“ 義 ”。戰(zhàn)國策·趙策二:“詩云:‘服難以勇,治亂以知,事之計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學(xué),義之經(jīng)也。循計之事,失而不累;訪議之行,窮而不憂?!?吳師道 補(bǔ)正:“‘訪義’,又疑‘放義’,謂放於義也?!?諸祖耿 匯考:“ 吳師道 又疑訪議當(dāng)作放義,與循計句并承上文而言,於義亦得。”一說,義為征詢意見。 吳師道 補(bǔ)正:“循計謀之事,雖有故失而無累。訪謀議之行,雖有窮急而不憂?!?/div>
《漢語大詞典》:詢議(詢議)
咨詢和謀議。 唐 溫大雅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卷一:“公等國之爪牙,心如鐵石。欲同戮力,以除國難。公家之利,見則須為,俾其無猜,期于報効,所以詢議,擇善行之。”
《漢語大詞典》:雅謨(雅謨)
(1).雅正的謀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治體高秉,雅謨遠(yuǎn)播。” 詹鍈 義證:“‘雅謨’,雅正的謀議?!?br />(2).指。泛指古代文獻(xiàn)。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丁籤·李夢陽》:“《王廷相家藏集》:割正於 六朝 ,執(zhí)符於雅謨,參變於諸子。”
《漢語大詞典》:謀約(謀約)
(1).猶謀議,籌劃。戰(zhàn)國策·齊策五:“故曰 衛(wèi)鞅 之始與 秦王 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
(2).盟約。后漢書·馮異傳:“初, 軼 與 光武 首結(jié)謀約,加相親愛?!?/div>
《漢語大詞典》:問諫(問諫)
謂參與謀議。 漢 賈誼 新書·大政下:“官駕百乘而食食千人,近側(cè)者不足以問諫,而由朝假不足以考度,故政謂此國無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議弄(議弄)
謀議侮弄。《后漢書·翟酺傳》:“昔 竇 鄧 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改更社稷。”
分類:謀議侮弄
《漢語大詞典》:講謨(講謨)
謂謀議政事。 宋 張載 《慶州大順城記》:“講謨于朝,講士于野,鍖刑斧誅,選付能者?!?/div>
《漢語大詞典》:詢謀咨度(詢謀諮度)
咨詢謀議,商量研究。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九:“但 海 ( 海瑞 )性既偏執(zhí),又不能詢謀諮度,喜自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