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谷 → 榖谷”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中谷
(1).谷中。《詩·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 傳:“中谷,谷中也?!?span id="n6uoews" class="book">《文選·成公綏〈嘯賦〉》:“ 飛廉 鼓於幽隧,猛虎應於中谷。” 呂向 注:“中谷,謂谷中也?!?唐 李乂 《奉和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制》:“曳履迎中谷,鳴絲出后堂?!?br />(2).傳說中的谷名。山海經·南山經:“﹝ 令丘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條風自是出?!?/div>
分類:谷中谷名
《漢語大詞典》:紫煙(紫煙)
亦作“ 紫煙 ”。
(1).紫色瑞云。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三:“ 赤松 臨上游,駕鴻乘紫煙。”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貴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異,紫煙滿室,故以‘光’為名?!?宋 范仲淹 《上漢謠》:“冉冉去紅塵,飄飄凌紫煙。”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樾巢近體:“書成招手呼青鳥,歌罷翻身上紫煙?!?br />(2).山谷中的紫色煙霧。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詩:“長途弘翠微,香樓間紫煙?!?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詩之二:“日照 香爐 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宋 劉弇 《宿長山寺》詩:“破暝紫煙生,寫谷清樾好。”
《國語辭典》:谷風(谷風)  拼音:gǔ fēng
1.東風。晉。陶淵明〈和劉柴?!翟姡骸腹蕊L轉凄薄,春醪解饑劬?!挂沧鳌腹蕊L」。
2.在山地,白晝山坡受熱較快,空氣由谷底沿山坡向山頂流動所形成的風。
3.《詩經》的篇名:(1)〈邶風〉的篇名。共六章。根據〈詩序〉:「谷風,刺夫婦失道也?!够蛞詾閶D人為夫所棄,故作是詩。首章二句為:「習習谷風,以陰以雨。」(2)〈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谷風,刺幽王也?!够蛞嘀笚墜D之辭。首章二句為:「習習谷風,維風及雨?!?/div>
《國語辭典》:谷風(穀風)  拼音:gǔ fēng
東風。《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其夕谷風迅疾,從東北來。」也作「谷風」。
《漢語大詞典》:谷響(谷響)
谷中回響聲。 唐 許渾 《游維山新興寺》詩:“谷響寒耕雪,山明夜燒云?!?前蜀 貫休 《壽春進祝圣》詩之七:“聲教無為日,山呼萬歲聲。隆隆如谷響,合合似雷鳴?!?/div>
《漢語大詞典》:飲澗(飲澗)
在溪澗中飲水。多指在山谷中生活。 南朝 梁 沈約 《善館碑》:“達人獨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飲澗之情,理難輕樹。” 唐 鄭谷 《少華甘露寺》詩:“飲澗鹿喧雙派水,上樓僧蹋一梯云?!?/div>
《漢語大詞典》:峽路(峽路)
峽谷中的道路或航道。 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峽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唐 韋應物 《答令狐侍郎》詩:“ 吳 門冒海霧,峽路凌連磯?!?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蜀 之 三峽 , 河 之 三門 , 南越 之 惡谿 ……皆險絶之所,自有本處人為篙工。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發(fā) 白帝 ,暮徹 江陵 ?!?/div>
《漢語大詞典》:筼筜谷
谷名。因谷中多產竹,故稱。 宋 蘇軾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與可 ﹞因以所畫 篔簹谷 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丈之勢?!?篔簹谷 在 洋洲 。 與可 嘗令予作 洋洲 詠, 篔簹谷 其一也。” 元 馬祖常 《息齋風竹圖道士華山隱得之命予賦之》:“往年家住 篔簹谷 ,丹鸞之實美如粟?!?清 黃遵憲 《游箱根》詩:“行攜《桃源圖》,歸我 篔簹谷 ?!?/div>
《漢語大詞典》:澗陰(澗陰)
澗谷中不見陽光的地方。 唐 李頎 《宴陳十六樓》詩:“白日落庭內,黃花生澗陰。” 明 高啟 《題攜琴訪友圖》詩:“孤騎復孤琴,披嵐入澗陰?!?/div>
《漢語大詞典》:流石
山谷中被水沖下的石頭。例如:從流石蛇行?!?a target='_blank'>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漢語大詞典》:澗路
山谷中的路。 清 金農 《橫山舊廬獨吟》:“列岫窓靄蔽,微鐘磵路緬?!?/div>
分類:山谷谷中
《國語辭典》:浐水(浐水)  拼音:chǎn shuǐ
河川名。源于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南谷中,經長安區(qū)至灞橋區(qū)會灞水后,北流注入渭河。
《漢語大詞典》:駒谷(駒谷)
指散放在山谷中的馬。語本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div>
《漢語大詞典》:幽瀨(幽瀨)
深谷中的急流。 元 丁復 《送王伯庸赴石埭校官》詩:“奇峰花作朵,幽瀨玉為湍。所喜無迎送,高吟寄碧瀾?!?/div>
《漢語大詞典》:澗煙(澗煙)
澗谷中的霧氣。 南朝 宋 謝莊 《游豫章西觀洪崖井》詩:“隱曖松霞被,容與澗煙移?!?/div>
《漢語大詞典》:澗房(澗房)
建筑在山谷中的住室。 唐 陸龜蒙 《南陽廣文博士還雷平后寄》詩:“微微春色染林塘,親撥煙霞坐澗房?!?明 高啟 《送芑上人東歸》詩:“我去師亦歸,澗房欲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