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9—744 【介紹】: 唐越州永興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少以文詞知名。武后證圣元年進(jìn)士。初授四門博士,又遷太常博士。玄宗開元十年,張說奏賀知章及徐堅等入書院,同撰《六典》。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xué)士。后遷太子賓客,授秘書監(jiān)。性放曠,好飲酒,與李白友善。工書法,尤擅草隸。天寶初,因病乃上疏度為道士,至鄉(xiāng)卒。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9—744 字季真,排行八,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武后證圣元年(695)登進(jìn)士第,因陸象先引薦,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玄宗開元十年(722),因張說薦,入麗正殿修書。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后為太子賓客、秘書監(jiān)。為人曠達(dá)不羈,不拘禮法。善談笑,時人譽(yù)為“清淡風(fēng)流”。晚年尤放誕,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世稱賀監(jiān)。與張旭、包融、張若虛號為“吳中四士”(《新唐書·劉晏傳》附《包估傳》),又與李白、杜甫等詩人友善。知章能詩,且善草、隸書。玄宗天寶三載(744),上疏請度為道士,歸隱鏡湖,不久病逝。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其詩大多散失,今存詩中頗有情味雋永之作。有《賀秘監(jiān)集》。今人王啟興、張虹有《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詩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收詩2首,斷句1,題1。
唐詩匯評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以文詞知名。證圣元年(695),棹進(jìn)士第,又登超攏群類科,授四門博士,累遷太常博士、戶部員外郎、起居郎。開元十年,入麗正殿修《六典》等。十三年,遷禮部侍郎、集賢院學(xué)士,歷工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天寶三載,因病恍傯,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xiāng)里。玄宗許之,返鄉(xiāng)不久卒。知章工書能詩,尤善草隸,神龍中與吳越文士包融、張旭、張若虛俱以文詞楊名上京,合稱“吳中四士”。性放曠,晚年無復(fù)拘檢,自號“四明狂客”。又嗜酒,與李白等合稱“飲中八仙”。后人輯有《賀秘監(jiān)集》一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詩補(bǔ)逸
賀知章字季真,會稽永興人。證圣初擢進(jìn)士第,陸象先引為太常博士,累遷秘書監(jiān)。天寶三載請為道士還鄉(xiāng)里,未幾卒,年八十六。補(bǔ)詩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
知章字季真。會稽永興人。第進(jìn)士。開元中累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xué)士。充皇太子侍讀。遷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授秘書監(jiān)。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jiān)。天寶三載。上疏請度為道士。還鄉(xiāng)里。元宗親制詩贈行。卒年八十六。肅宗立。贈禮部尚書。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知章)醉后屬詞,動成卷軸,文不加點(diǎn),咸有可觀。
舊唐書本傳
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yáng)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yáng)于上京?!瓟?shù)子人間往往傳其文,獨(dú)知章最貴。
《載酒園詩話又編》
若虛與賀季真同時齊名,遽分初盛,編者殊草草。吾讀詩至賀秘書,真若云開山出,境界一新,毋寧罝張于初,列賀于盛耳。
《漢語大詞典》:四士
(1).指 禹 、 契 、 皋陶 、 后稷 。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為司空, 契 為司徒, 皋陶 為李, 后稷 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賢人也?!?尹知章 注:“李,古治獄之官?!?br />(2).指 石戶之農(nóng) 、 北人無擇 、 卞隨 、 務(wù)光 。呂氏春秋·離俗:“故如 石戶之農(nóng) 、 北人無擇 、 卞隨 、 務(wù)光 者,其視天下,若六合之外,人之所不能察……不慢于利,不牽于勢,而羞居濁世,惟此四士者之節(jié)?!?高誘 注:“此四人,介之大者?!?br />(3).指 伍子胥 、 輔果 、 穆生 、 鄒陽 。 漢 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是故 子胥 知 姑蘇 之有麋鹿; 輔果 識 智伯 之為 趙 禽; 穆生 謝病,以免 楚 難; 鄒陽 北游,不同 吳 禍。此四士者,豈圣人哉?徒通變思深,以微知著耳?!?br />(4).指 蜀 中四士: 司馬相如 、 嚴(yán)君平 、 王褒 、 揚(yáng)雄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用文藝?!?陳熙晉 注引 左思 《蜀都賦》:“蔚若 相 如,皭若 君平 , 王褒 韡曄而秀發(fā), 揚(yáng)雄 含章而挺生。幽思絢道德,摛藻掞天庭,考四海而為雋,當(dāng)中葉而擅名。”
(5).指 吳中 四士: 包融 、 賀知章 、 張旭 、 張若虛 。新唐書·包佶傳:“父 融 , 集賢院 學(xué)士,與 賀知章 、 張旭 、 張若虛 ,有名當(dāng)時,號 吳中 四士。”
《漢語大詞典》:賀家湖(賀家湖)
鏡湖 的別稱。 賀知章 退隱鄉(xiāng)里后, 唐玄宗 曾詔賜 鏡湖 剡川 一曲,故稱。 宋 晁補(bǔ)之 《水龍吟·別吳興至松江作》詞:“一似君恩賜與, 賀家湖 、千峯凝翠?!?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 會稽 鏡湖 之東,地名 東關(guān) ,有 天花寺 。 呂文靖 嘗題詩云:‘ 賀家湖 上 天花寺 ,一一軒牕向水開。不用閉門防俗客,愛閒能有幾人來?’”亦稱“ 賀老湖 ”、“ 賀公湖 ”。 宋 沈遼 《寄陸九》詩:“ 賀老湖 邊春水生,野陽浮動北風(fēng)輕?!?宋 劉克莊 《念奴嬌·七月望夕觀月》詞:“ 董相 林荒, 賀公 湖在,俯仰成陳跡?!?/div>
《漢語大詞典》:五總龜(五總龜)
唐 殷踐猷 博學(xué)多文, 賀知章 稱其為“五總龜”。 唐 顏真卿 《麗正殿二學(xué)士殷君墓碣銘》:“﹝ 殷踐猷 ﹞博覽群言,尤精史記漢書百家氏族之説,至於陰陽數(shù)術(shù)醫(yī)方刑法之流,無不該洞焉。與 賀知章 、 陸象先 ,我伯父 元孫 、 韋述 友善, 賀 呼君為五總龜,以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參閱新唐書·殷踐猷傳。
《漢語大詞典》:千秋觀(千秋觀)
古跡名。 唐 賀知章 舊宅。在 浙江省 紹興縣 東北。其后改名 天長觀 , 宋 改名 鴻禧觀 , 明 改名 明真觀 ,今稱 道士莊 。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 天寶 初……乃請為道士,還鄉(xiāng)里,詔許之,以宅為 千秋觀 而居?!?宋 陸游 《春游》詩:“ 千秋觀 里逢新燕, 九里山 前聽午雞?!眳㈤?span id="niy27tk" class="book">《嘉慶一統(tǒng)志·紹興府·鴻禧觀》。
《漢語大詞典》:天長觀(天長觀)
古跡名。 唐 賀知章 舊宅。在 浙江省 紹興縣 東北。原名 千秋觀 。參見“ 千秋觀 ”。
《漢語大詞典》:千秋觀(千秋觀)
古跡名。 唐 賀知章 舊宅。在 浙江省 紹興縣 東北。其后改名 天長觀 , 宋 改名 鴻禧觀 , 明 改名 明真觀 ,今稱 道士莊 。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 天寶 初……乃請為道士,還鄉(xiāng)里,詔許之,以宅為 千秋觀 而居。” 宋 陸游 《春游》詩:“ 千秋觀 里逢新燕, 九里山 前聽午雞?!眳㈤?span id="kbldxqh" class="book">《嘉慶一統(tǒng)志·紹興府·鴻禧觀》。
《漢語大詞典》:知章八客
唐 代著名詩人 賀知章 、 汝陽王 李琎 、 李適之 、 崔宗之 、 蘇晉 、 李白 、 張旭 、 焦遂 八人,嗜酒狂放,人稱“酒八仙人”。見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后因稱詩人狂士為“知章八客”。 清 曹寅 《水調(diào)歌頭》詞:“陡遇 伯倫 七輩,又被 知章 八客,占斷此山川?!?/div>
《漢語大詞典》:吳中四士
唐 之 包融 、 賀知章 、 張旭 、 張若虛 四人同時知名,均 吳 人,故稱。新唐書·劉晏傳:“﹝ 包佶 ﹞父 融 ,集賢院學(xué)士,與 賀知章 、 張旭 、 張若虛 有名當(dāng)時,號‘吳中四士’?!?/div>
《漢語大詞典》:四明狂客
唐 賀知章 (字 季真 ), 會稽 永興 人,性放曠,善談?wù)f。 開元 中遷太子賓客,兼秘書監(jiān)。晚年尤加縱誕,自號 四明狂客 ,又稱秘書外監(jiān)。 天寶 初 ,還鄉(xiāng)為道士,不久即壽終。見舊唐書·文苑傳中·賀知章。
《國語辭典》:酒八仙人  拼音:jiǔ bā xiān rén
唐代李白、賀知章、李適之、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八人。見《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白傳》。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即指此八人。
《漢語大詞典》:十八學(xué)士(十八學(xué)士)
(1). 唐太宗 開文學(xué)館,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 于志寧 、 蘇世長 、 薛收 ( 收 卒, 劉孝孫 補(bǔ)入)、 褚亮 、 姚思廉 、 陸德明 、 孔穎達(dá) 、 李玄道 、 李守素 、 虞世南 、 蔡允恭 、 顏相時 、 許敬宗 、 薛元敬 、 蓋文達(dá) 、 蘇勗 十八人并以本官兼文學(xué)館學(xué)士,令 閻立本 繪象 褚亮 題贊。號《十八學(xué)士寫真圖》。參閱舊唐書·褚亮傳。
(2). 唐玄宗 開元 年間,以 張說 、 徐堅 、 賀知章 、 趙冬曦 、 馮朝隱 、 康子元 、 侯行果 、 韋述 、 敬會真 、 趙玄默 、 毋煚 、 呂向 、 咸廙業(yè) 、 李子釗 、 東方顥 、 陸去泰 、 余欽 、 孫季良 十八人為學(xué)士,命 董萼 繪象。參閱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名臣、 元 白珽 湛淵靜語卷二。
《漢語大詞典》:酒中八仙
同“ 飲中八仙 ”。 指 唐 代酷好飲酒的 李白 、 賀知章 、 李適之 、 汝陽王 李琎 、 崔宗之 、 蘇晉 、 張旭 、 焦遂 等八人。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飲中八仙:“ 范傳正 撰《李白墓碑》云:時人以公及 賀監(jiān) 、 汝陽王 、 崔宗之 、 裴周南 等八人為酒中八仙。按 子美 《飲中八仙歌》無 周南 名,蓋傳聞異詞,唐書·李白傳載酒八仙人姓名,與 杜 詩同。”參閱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