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109  110  111  112  113  115  116  117  118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夫夫
趙以夫(用父 虛齋、芝山老人、云泉野客 )
趙希君
趙希閔
趙??夫
趙淏
趙大圭
趙崇亢
趙師懿
趙希昔
趙希棕
趙希琴
趙希綄
趙希齊
趙彥吶( 彥訥 敏若 )
趙?夫夫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元年(1208)任都官郎中。嘉定元年(1208)任太府寺丞。嘉定十七年(1224)任袁州知州。寶慶元年(1225)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寶慶元年(1225)8月維直秘閣、福建提點刑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9—1256 【介紹】: 宋宗室,字用父,號虛齋。寓居長樂。寧宗嘉定十年進士。歷知邵武軍、漳州,皆有治績。理宗嘉熙初為樞密都承旨,次年拜同知樞密院事,淳祐初罷。尋加資政殿學士,進吏部尚書兼侍讀,詔與劉克莊同纂修國史。有《易通》、《虛齋樂府》。
全宋詩
趙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號虛齋。居長樂(今屬福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知監(jiān)利縣。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樞密都丞旨兼國史院編修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二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復除樞密都承旨(《寶慶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撫年表》卷上)。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寶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虛齋資政趙公神道碑》。
全宋文·卷七六七六
趙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號虛齋,又號芝山老人、云泉野客,彥括子,居長樂(今福建長樂)。嘉定十年登進士第,歷知邵武軍、漳州。嘉熙初為樞密都承旨,二年拜同知樞密院事,淳祐初罷。尋加資政殿學士,進吏部尚書兼侍讀。寶祐四年卒,年六十八。著有《易通》、《虛齋樂府》(均存)。見劉克莊《虛齋趙公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二)。
趙希君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一年(1218)任惠州知州。
趙希閔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二年(1219)任肇慶府知府。
趙??夫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九年(1216)任刑部郎中。嘉定九年(1216)任宗正寺丞。嘉定十年(1217)任婺州知州。嘉定十四年(1221)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嘉定十四年(1221)任兵部郎中。
趙淏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一年(1218)任德安府知府。嘉定十三年(1220)9月與宮觀。
趙大圭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九
趙大圭,嘉定十三年為洪雅主簿。
趙崇亢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三年(1220)任南劍州知州。
趙師懿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七四
趙師懿,宗室,開禧時知分宜縣事,嘉定間為倉部郎中。見《宋史》卷二二三《宗室世系表九》,《宋會要輯稿》兵一三之四八,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
趙希昔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三年(1220)任戶部郎中。
趙希棕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二年(1219)任桂陽軍知軍。
趙希琴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一年(1218)任臨江軍知軍。嘉定十四年(1221)任大理寺丞。
趙希綄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定十三年(1220)任工部郎中。
趙希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六七六
趙希齊,慶元中為安慶軍節(jié)度推官,端平間知仙游縣,歷知徽州、衢州。嘉定十四年除浙西提舉。見所撰《忠憫集序》,《吳郡志》卷七,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一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彥訥。宋宗室,居彭州,字敏若。登四川類試第。吳曦叛,彥吶殺其將,遂顯名。寧宗嘉定中經(jīng)理西和州,擊退來犯金兵。歷帥沔州、興元府,以力爭鄭損不當棄四川罷歸。起為四川制置副使,升正使,與金兵戰(zhàn),大敗,貶衡州卒。
全宋詩
趙彥吶,字敏若,彭州(今屬四川)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登四川類試第(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三)。寧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經(jīng)理西和州,在州五年,轉利州西路安撫使。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移利州東路安撫使。三年,罷。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興元府(《宋史》卷四一《理宗一》)。三年,為金兵所敗貶衡州,卒。《宋史》卷四一三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