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134  135  136  137  138  140  141  142  14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與霦
趙孟傳(巖起 松壑 )
趙希伉
趙時(shí)??(寬甫 )
趙淮(元輔 靖齋 )
趙□
趙與彪
趙孟溁(君澤 直齋 )
趙孟荻
趙崇瑊
趙必韸(別稱 趙文孫 道鳴 )
趙確夫
趙蒙奎
趙與可
趙與植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與霦,東川(今四川梓潼)人。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為廣西都轉(zhuǎn)運(yùn)使。事見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二七。
趙孟傳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元間慶元鄞縣人,字巖起。宋末累官沿海制置使、知慶元府。入元,授沿海宣撫使。世祖至元十五年拜浙東宣慰使。二十一年入為集賢學(xué)士,未幾卒。
全宋文·卷八二一一
趙孟傳,字巖起,號松壑,宗室子。歷知嚴(yán)州、泉州,德祐初為臨安尹。授華文閣直學(xué)士、制置慶元府,擢淮東總領(lǐng)使、浙東制置使,官至戶部尚書。見《后村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一、六九及《四明文獻(xiàn)集》卷五所載除官制,《景定嚴(yán)州續(xù)志》卷二,《延祐四明志》卷五。
趙希伉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元年(1265)任臨江軍知軍。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時(shí)??(?~一二七六)字寬甫,仙居(今屬浙江)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jìn)士,授海鹽簿。恭宗德祐二年元兵陷城,力戰(zhàn)死難。事見清光緒《仙居志》卷一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衡山人,字元輔,號靖齋。趙葵從子。平李全之役,屢立戰(zhàn)功,累官至江東轉(zhuǎn)運(yùn)副使。恭帝德祐中,戍銀樹壩,兵敗,與其妾俱被執(zhí)至瓜州,元軍帥阿朮使淮招降李庭芝,許以高官。淮陽為許諾,至揚(yáng)州城下,則大呼李庭芝毋降。阿術(shù)怒,殺之,棄尸江濱。其妾聚薪焚淮骨,置瓦缶中,自抱持,操小舟至急流,躍水而死。
全宋詩
趙淮(?~一二七六),字元輔,號靖齋,衡山(今屬湖南)人。丞相葵從子。累官至淮東轉(zhuǎn)運(yùn)使。恭帝德祐初為太府寺丞,戍銀樹壩。二年,兵敗被執(zhí),押至瓜州,元將令招降李庭芝,至城下,大呼“李庭芝,男兒死耳,毋降也。”元將怒,遇害。《宋史》卷四五○有傳。
全宋文·卷八二二○
趙淮,字元輔,號靖齋,潭州衡山(今湖南衡山)人,丞相葵之從子。討李全之叛,屢立戰(zhàn)功,累官至淮東轉(zhuǎn)運(yùn)使。德祐中戍銀樹埧,兵敗被執(zhí),遇害。見《宋史》卷四五○本傳、《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
趙□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二年(1266)任興化軍知軍。
趙與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二年(1266)任靜江府知府兼安撫使。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三二三
趙孟溁(?——一二七七),字君澤,號直齋。太祖十一世孫,與璹子,孟堅(jiān)從弟。宋末與文天祥同起兵,為都督府咨議官。景炎二年七月,元兵突至,與天祥走永豐,戰(zhàn)死。見《宋史》卷二一六《宗室世系表》二,《宋季忠義錄》卷七。
趙孟荻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景定四年(1263)任建昌軍知軍。咸淳四年(1268)任南安軍知軍。咸淳六年(1270)任南康軍知軍。
趙崇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二年(1266)任肇慶府知府。
趙必韸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太宗十世孫。字道鳴。居晉江。度宗咸淳三年,以登極恩賜出身,除福州長樂主簿。宋亡不仕,易名文孫。游居郡庠,不接流俗,專以訓(xùn)誨講授為事。
趙確夫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三年(1267)官兩浙東路提舉常平等事。
趙蒙奎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三年(1267)任衢州知州。
趙與可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趙與可,宗室。景定三年為兩浙運(yùn)判,試將作監(jiān)。五年,除兩浙總領(lǐng)。咸淳元年六月兼權(quán)鎮(zhèn)江府事。咸淳末知寧國府。德祐元年初,元兵至,棄城遁,除名。復(fù)起為都督府參議官,為浙西安撫使。此年末,元軍次安吉州,與可以城降,元仍命為湖州路總管。見《咸淳臨安志》卷五○,《錢塘遺事》卷七,《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五、一七,《宋史》卷四七,《元史》卷八、九,《平宋錄》卷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六。
趙與植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三年(1267)任建德府知府。咸淳五年(1269)任兩浙西路提舉常平等事。咸淳五年(1269)任江南東路提舉常平等事。